艺术家玛丽·阔思的工作室更像是一个大工厂。她爬到很高的梯子上去刷墙,用电钻在各种金属上钻孔,她把有机玻璃盒子罩住氩气灯管,离墙悬挂,好似在空中漂浮。她一直在研究用不同的物质来表达她的想法。她研究光、研究黑色和白色,抛弃传统的画布和颜料,企图直接与物质的本体对话。
2021年7月30日,由T-10文化艺术空间呈现的德国国际知名摄影师尤尔根·泰勒的中国首次个展“所议为何”,在高端时尚百货——SKP-S正式拉开帷幕。
设计师品牌SOFITTE将涂鸦艺术延伸至实用主义,致力于将不受束缚的个性潮流与自由无界限的态度体现在品牌所设计的产品之中。品牌于2021年7月20日以线下快闪店形式正式发售此次与国内新晋艺术家AGAHO的联名款“Go With Flowers”系列,将小兔、小熊、花朵这三种形象重新设计描绘并把它们搭配在一起,碰撞出童趣满满的全新火花。
中国,上海——国际创意工作室LINE FRIENDS日前宣布携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打造全新艺术跨界合作,将LINE FRIENDS标志性人物形象布朗熊和他的朋友们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经典馆藏梵高的“戴草帽的自画像”、“麦田与柏树”、 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等名作萌趣结合,在中国和韩国市场开启为期2年的艺术授权合作项目。
艺术与自然的融合,总能诞生令人惊喜的生命力。就如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所说:“艺术必须出自于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已为人们创造出最美丽的造型。”入夏后的大自然里,存在着一个个宛如艺术佳作的美味场所,它们是料理食物的空间,也是观赏风景的旅行地;它们守护着大自然,也缔造了艺术生活。
Art Deco 风格与老家具,都与时间有关,丁乙从艺术家的视角来看,找寻着能刺激、感染、影响到他自己的那些细节。当年,丁乙还自己拿着相机与三脚架,去拍摄了 150 栋上海 Art Deco 风格的建筑,也是一种记录。 Art Deco 像是上海的一种文脉,就连金茂大厦的尖顶,也是汲取这一风格灵感的产物。
黑人能够把雄心壮志转化为商业上的成功,这还是很少见的事。
“在这里,色彩直接影响了心灵。色彩犹如键盘,眼睛好似音锤,心灵仿佛绷满着弦的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他有意识地按动着各个琴键,以激起心灵的有目的的震动。”—瓦西里·康定斯基
在艺术品拍卖市场里,名画拍卖出一个惊天的价格不在意料之外,但艺术品经销商与其客户之间的合同纠纷常常让艺术市场饱受争议。最近频繁被提起的例子就是俄国巨头德米特里·雷博洛夫列夫(Dmitry Rybolovlev)和大资本家伊夫·布维尔(Yves Bouvier)之间的官司战。
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于2017年落成,开幕首次展览带来了德国艺术家Gerhard Richter的创作,其中包括艺术家此前从未公开展出的作品—万花筒风格系列作品、4900 Colours(2007)的第七版。继空间于2018年聚焦美国知名艺术家Richard Prince后,2019年迎来了由品牌男装艺术总监Virgil Abloh策划的集体展览“成长轨迹”。在2021年4月7日,空间的最新展览则关注了瑞士雕塑家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用精选的八件作品来串连起他的艺术故事。
近日,科勒「Re-重生」城市空间艺术展在科勒上海体验中心正式揭幕,本次科勒携手城市艺术联盟(以下简称UAU)邀请全球艺术家进行一系列艺术共创,聚焦艺术、环保、科技与人类空间相融的主题打造沉浸式艺术体验空间。当日,科勒中国市场副总裁强基弘先生、UAU联合创始人孙艳女士及Paul Dezio先生、以及参展艺术家们皆出席开幕式,与众多艺术爱好者、媒体嘉宾们热切交流与互动。
他是活跃于国际舞台的艺术家,是尊重泥土和手作的陶艺人,是改造和翻新旧屋的社会实践者。他是西斯特·盖茨,一个用艺术改造社区的“爱唱歌、爱跳舞、热爱美”的非裔美国人。今春,上海的两场个展,试图让人走近他的多面人生。
天空的瓦蓝、新生枝叶的翠绿、阳光洒向新叶所透露的嫩黄,摄影艺术家詹姆斯·威灵(James Welling)以三张蓝雪花照片的叠加展现2021年份的四月—为《周末画报》委约完成的新作《四月,2021》,是世界在漫长冬夜之后的焕然新生。通过对每一个图层的色彩调整,这张“四月”里,春色更像是时光的剪影,跃然而出。
2021年6月5日,Nature Moment 自然时刻——史健x乐山乐水@art新媒体艺术展在之禾空间拉开序幕。这次展览旨在将艺术家记忆中的“自然时刻”通过传统绘画以及多媒体、音乐等手段还原,将观众从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拉回到真正的森林与大自然中。
2021年六一儿童节, ZARA于全国店铺举办为期四天的六一儿童节特别活动。每一个孩子都有着最明媚的笑容和无穷无尽的想象力,ZARA希望借此儿童节与孩子们一同来一场奇趣缤纷的节日计划,放飞童年的大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