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摄影”相关文章

2015年度盘点:玛格南图片社年度最佳图片回顾

201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伊斯兰国”依然肆虐,欧洲面临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难民移民潮,气候变化气温不断升高,不久的将来也许一些海岛国家就会消失。除了新闻报道,玛格南摄影师用图片为我们见证了这不平凡的一年。

送你一份冬的卡片,都是关于雪的赞美

说起冬天,最美的就是雪景。受来自冬天的礼物“雪”所赐,此时的北方大地,银装素裹、漫天白色,整个世界变得纯净洁白。上周末的朋友圈已被北方的小伙伴刷爆,他们纷纷穿上秋裤、戴上棉帽开始了满雪地撒欢儿的快乐日子……

图集:生活在欧洲的穆斯林,他们过得怎么样?

随着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穆斯林族群再次受到关注。目前生活在欧洲的穆斯林总共有4400万,其中法国境内生活的穆斯林就已经有471万,占到7.5%,位于欧洲之首。他们近十几年的时间里生存状况究竟如何呢?一起来看看摄影师眼中的欧洲伊斯兰文化。

离经叛道与自我实验合二为一的影像表达

如何解读芬兰式样的影像创新?来自芬兰的新生代摄影艺术家们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Liu Susiraja的摄影艺术作品中,她以自我解嘲的自画像形象出现在镜头中,试图表达当代女性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境况。

THE LEFT EYE OF ARAKI荒木经惟的左眼

荒木经惟的摄影作品里一直充满对情欲、死亡的执迷和探索,他的个人生活和体验某种程度上成为指引其影像实践和思考的灵感。妻子阳子和猫咪奇洛的离世、自己患前列腺癌,这些生老病死的日常都被荒木以特殊的影像形式转述,而在2013年10月右眼失明后,生理体验又一次被转换成他的创作灵感诞生出《左眼之恋》。

极致黑白大师的自然摄影观

以聚焦世界各地最底层劳动人民而蜚声国际的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Sebastião Salgado),怀揣着从一而终的人文关怀,倾注8年时间,完成了摄影集《创世纪》(Genesis)。不久前,萨尔加多接受了《周末画报》记者的专访。基于“人是自然的题中之义”这一理念,他对自身创作题材的转变淡然视之,认为一切皆因水到渠成—那些意义厚重而容易被遗忘的,不管是人,还是自然,都由他一帧帧地记录和讲述。

自由“幻觉”制造者

去年,俄罗斯空中电视频道(air TV channel)的一位女士联系到Evgeny Kiselev并委托他为该频道设计一个项目。现在,这些作品正以动画形式在这家电视台的节目中播放。作为一个以网络为主要生意手段的插图师、数码艺术家、图形设计师,Evgeny已经对这种找上门的生意应对自如。

《把青春唱完》:高原镜头下的摇滚青春

《把青春唱完》原本是一部非常私人的影像记录,这些时光的碎片组成记忆拼图,收纳了那整个年代里摇滚乐手最真实的生活状态。魔岩三杰、唐朝乐队、郑钧、崔健、张培仁…… 这些在今后岁月里掀起无限波澜的名字,都是高原的亲人、朋友和她的青春记忆。她既身处洪流之中,又俨然处在其之外,以见证者和亲历者的双重身份,记下整整一代人的情感回望。

谁拿走了摄影“奥斯卡”奖的小金人?

2015第13届露西奖(The Lucie Award)颁奖仪式27日在美国纽约举行,这个诞生于2003年、被称为摄影界“奥斯卡”的奖项,每年都会表彰在摄影生涯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摄影家们,同时也设置了一个露西“小金人”奖杯。今年又是哪几位摄影大咖登上榜单手捧露西小金人呢?

ART FORLOVE大师镜头下的羽绒艺术

羽绒服在本季秋冬攀上了一个新的流行高度,而羽绒服世家Moncler更是在新季纽约时装周开秀之际,将羽绒服与艺术通过30余位摄影巨匠的镜头连接在一起。这场“ART FOR LOVE”摄影展不仅让人看到羽绒服大大超越功能性的那一面,更让人可以一口气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展馆内欣赏到当今时尚界最举足轻重的摄影大师们的作品,而最重要的是这场展览以爱为名,真正的目的是为美国艾滋病研究基金会(amfAR)募集善款。

12个展览带你理解摄影艺术的魔力

刚刚过去的九月,Photo Shanghai在沪上带来的影像热还余温未散,十月金秋的北京就以第二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陌生的亚洲”高调拉开了属于帝都的影像季。以摄影为主导,综合影像艺术为延伸,本周共有12个影像展正在“占领”北上广,而与此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将在11月蔓延至厦门集美和广东连州的摄影新热潮。

和长江的63次约会

王岩拍摄母亲河的方式有些特别,她将6211公里的长江分成63个等分点,每段长100公里。带着5×4相机,她在4年内从江源到江尾,将工业摄影影像融入地理文化的叙事中。在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完整呈现的66幅大画幅摄影作品,将长江化为一出戏剧的非悲剧英雄,为我们提供了人类生活活动的方向,以及人类文明的工业景象。

Photo Shanghai引发影像“聚变”

第二届Photo Shanghai与去年首届相比,在观众、参展画廊、艺术市场乃至上海在地的艺术圈层中引发着怎样的效应?《艺术新闻/中文版》在展会首日,探访了多家参展画廊,探究这一亚洲首个专注于影像艺术的博览会,正引发着怎样的“聚变”。

在他们消失之前

历时3 年,超过30个极其稀少的原始部落,英国摄影师Jimmy Nelson用镜头捕获那些正在消失的生活在原始自然世界的部落族群。他被誉为最近10年最能触动人心的摄影师。在这个里程碑式的摄影项目中……

LAURA BARTLETT好吧,我打算开个画廊

Laura Bartlett 决定辞去高古轩画廊的工作周游欧洲时,在外人看来,这或许是个疯狂的主意。“感觉在伦敦,一切正在发生,好像这是你可能做到的事。”她轻描淡写的话语,让人对她今天做到的这一切感到难以置信。画廊代理的艺术家极为显著地体现出女主人的兴趣所在。围绕她和这些艺术家的关系,Bartlett 成功建立了一个紧凑又个人化的项目。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