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创作”相关文章

就像建筑师一样

英国作家大卫•米切尔绝对是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书展上最“大牌”人物之一,他写的五本小说得过两个布克奖。时隔数年,他第二次来到上海,不再是为了旅行,而是向中国读者推荐他的作品。米切尔的小说结构独特,题材上融历史与幻想于一炉,美国《时代》杂志曾将他列入“世界100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广州画》10岁了!

前段时间,因为做新河浦的专题,与《广州画》策划团队合作,绘制了一幅新河浦的手绘地图,他们非常用心地游走新河浦,精益求精地改进地图的美观度。其实,用心的背后是积攒了10多年的漫画从业经验。而许多人或许不知道,关注广州本土文化的《广州画》策划团队,到今年已经成立了10年。

托尼•克拉格:弯曲的思想

4月,因“阿涅斯•瓦尔达的海滩”影像回顾展去到北京中央美院。彼时,灰调子的校园里,正竖着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的黑色雕塑。螺旋状,迂回着向上,像根墨色的正在升天的大肠。这座名为“弯曲的思想”是克拉格21世纪初期的雕塑典范,自由多变,抽象不羁。总希望以“神的启示”而付诸作品的英国雕塑家将在9月来到上海,带着他近177件作品,包括大约50件雕塑和100余件画作在证大喜玛拉雅美术馆展出。

亚历山大·塔霍的指尖魔法

这一位钢琴家,背靠着法国百年的钢琴演奏传统,却又始终传递着干净优雅的雅痞气质—他就是才华横溢的塔霍—用音乐连接着古典与现代,用指尖施展着一曲曼妙的魔法。

设计是什么?—COLAB的解读

两年前,香港设计师余志光及拍档林伟雄,成立了COLAB,这是一个设计实验平台,独立于他们创办了9年的设计公司CODESIGN之外,却又与CODESIGN紧密结合,互相分享设计与商业、文化及社会的互动果实。COLAB的涉猎颇广,书籍设计、产品设计、网页及品牌设计……每个项目都有着极强的社会价值,帮助低收入妇女、食物的循环利用、废纸、瑕疵陶瓷制品的环保再设计。在刚刚结束的香港书展上,他们与三联书店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循环再利用物品。以设计变废为宝,让尘封在仓库底层永不见天日的书籍及产品再次展现在大众面前。设计是什么?余志光及林伟雄以实验性的方式,在探索中寻找着对生活更具价值的答案。

再见苏丝黄

千百年来令女人们困惑不已参之不透的爱的秘密,其谜底不外乎怎样做一个独立迷人的人,唯有独立,得到和丧失才不至于山呼海啸般改变你原先的轨迹,唯有迷人,才有获得恒定持久的爱,而不仅仅是意乱情迷的可能。

创作者的思辨空间

从 5 月中开始,“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正式拉开序幕,策展人以“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为题,并称这是一个从实践者和创作者的角度出发的,希望重提个体秩序的展览。展览会一直持续到 8 月 31 日,其间穿插李明维、丁乙、隋建国、宋冬、张培力等艺术家的讲座。这个研究型展览带来的思考,大概无法令普罗大众完全明了,却为创作者提出了思辨空间。

张恩利:漫漫长路,慢慢走来

在这中国以大国姿态崛起的年代,别说张恩利那一代艺术家,连最年轻的艺术家们都每天“心动”了。能够那么沉淀下来,那么用功,那么“苦”地追求着自己的路可真是让我佩服的一件事。

从黄桷坪到黑桥

从“川美黄桷坪”到“北京艺术后花园黑桥”,三位曾经在大学时期的同学、好友如今携手成为了中国年轻一代杰出艺术家的代表,这就是有关李姝睿、陈杰和郭鸿蔚三位充满了奇思妙想的艺术家的简单的故事,像是一次移民,也是一次升级。2012年5月5日,这三位艺术创作和生活中的好友一同开幕了自己的个人展览,陈杰在空间站、李姝睿在空白空间、郭鸿蔚在前波画廊,这是一次属于好朋友们的聚会。

我不说,你才会想象更多

开始影像艺术创作已经有20多年,却在今年才开始第一个个人展览;想要把影像艺术收藏和展览作为一种长期形态,于是今年才开始设立影像局。蒋志和陈侗这两个热爱影像艺术的老男人,喜欢用动态的影像解构人们的主观,不需要背景、不需要说太多,让观众自己去解读和想象。

CITY SPY 2012-04-28

涂鸦创作是街头摇滚风格的典型代表,也许有人觉得它过于繁复,但不可否认,在年轻人的眼中涂鸦是一种性格的表达。

冰岛式创作, 从自然中汲取力量

冰岛设计界这几年颇为活跃,成立于4年前的冰岛设计中心只有两名全职员工, 正如这个国家一样显得小巧,所有人都必须身兼数职,设计师由设计、制造到推广及销售, 都必须一手包办。

此地-他乡的双重幻象

近五六年间,陈小文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漂浮”,这与他个人经历有关系。从上世纪80年代的赴美留学,到如今美国阿尔弗莱德大学终身教授,频繁往来于中美之间创作、教学,让在他乡生活多了份浮萍之感。

对话艺术才俊及创作性合作

在过去为期一年的指导中,各个领域内的导师和门生经常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他们的经历、见解与想法

遇见奇异咖啡桌

对我来说,咖啡桌是最好的创作载体,这个方块好像一幅画、一件装置,或者一件雕塑,激励我编织一个个故事,但与此同时,它依然可以被摆在客厅里,依然是一张咖啡桌。—Liana Yaroslavsky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