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勒「Re-重生」城市空间艺术展在科勒上海体验中心正式揭幕,本次科勒携手城市艺术联盟(以下简称UAU)邀请全球艺术家进行一系列艺术共创,聚焦艺术、环保、科技与人类空间相融的主题打造沉浸式艺术体验空间。当日,科勒中国市场副总裁强基弘先生、UAU联合创始人孙艳女士及Paul Dezio先生、以及参展艺术家们皆出席开幕式,与众多艺术爱好者、媒体嘉宾们热切交流与互动。
2021年6月4日,中国,上海——都市律动服饰品牌DOVERIST与法国顶级奢侈沙龙香水品牌Juliette Has A Gun共同推出限量版联名合作礼盒「不是礼盒」,此次联名以“万物无界,拒绝定义”为精神内核,共同解读敢于追求真实自我,拒绝被单一标签化,拥抱更多律动可能。
您将观赏的这组专题原本想要致敬时装发布的幕后英雄,致敬摄影师、造型师、秀场音乐人,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的工作杰出而伟大,一代时装巨擘Alber Elbaz先生离世的消息,让我的大脑空白了那么几秒钟。由此,我的专题必须完成另一重要使命,致敬Elbaz先生和他的作品,我们的故事从曾经与Elbaz先生合作多年的摄影师黎不修(But Sou Lai)先生的叙说开始。
2021年6月1日,日本专业SPA品牌Bb LABORATORIES携手niko and ... 开启仲夏元气之旅限时体验店,共同打造一场别具一格的夏日狂欢派对,众多时尚及生活方式KOL及媒体亲临活动现场。
创立于1935年的法国兰蔻,始终致力于全球女性的优雅美丽,亦秉持着回馈社会与守护地球的美好愿景,坚持投身绿色公益事业,以身作则地践行环保理念。作为品牌核心项目中的重要一环,兰蔻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各项可持续环保活动,包括废品回收利用相关项目。
(6月3日,上海)盛夏来临之前,亚洲领先国际设计盛会“设计上海(Design Shanghai)”2021在魔都抢先一步,掀起一阵艺术热浪,云集世界各地的品牌与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作为首站开启一年一度的顶级设计巡回展览。四度携手“设计上海”,官方唯一酒类合作伙伴Rémy Martin 人头马优质香槟区干邑,以“干邑精粹”和品牌一直所珍视的“风土”为灵感,带来全新可持续展位设计。
(2021年6月3日,上海)今日,亚洲领先国际设计盛会“设计上海”2021于上海世博展览馆隆重开展,将于6月3日至6月6日为设计领域从业者和社会各界带来为期四天的世界一流水准设计盛会。今年第八届“设计上海”以“再生设计”为主题,从八大主题版块(当代设计、精典设计、厨卫设计、办公设计、新材料与应用、配饰设计、限量设计、TALENTS),“科勒精选·设计上海”设计论坛,创新工作坊,以及各类现场设计活动等维度,向公众展现“再生设计”时代下设计力量所创造的美好生活革新。
天空的瓦蓝、新生枝叶的翠绿、阳光洒向新叶所透露的嫩黄,摄影艺术家詹姆斯·威灵(James Welling)以三张蓝雪花照片的叠加展现2021年份的四月—为《周末画报》委约完成的新作《四月,2021》,是世界在漫长冬夜之后的焕然新生。通过对每一个图层的色彩调整,这张“四月”里,春色更像是时光的剪影,跃然而出。
2021年6月5日,Nature Moment 自然时刻——史健x乐山乐水@art新媒体艺术展在之禾空间拉开序幕。这次展览旨在将艺术家记忆中的“自然时刻”通过传统绘画以及多媒体、音乐等手段还原,将观众从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拉回到真正的森林与大自然中。
从土地到餐桌再回归土地,食物的生命旅程串联起了永续性饮食的意义。为了更好地降低人类饮食对土地环境的负担,维护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以Norbert Niederkofler为代表的世界名厨,正在通过一系列的就地改变,掀起永续性饮食革命。
英国《卫报》编辑 Alan Rusbridger前几年经历中年危机,像我认识的几个欧洲中年文青一样,竟发愿学习钢琴!这位门外汉立下旗杆,一年内熟练演奏肖邦《g小调第1号叙事曲》——在专业级别演奏家看来,也是一座高山。
时装是场美梦。筑梦的人们日夜辛劳。我们邀您入梦幕后,同步幕后的步伐,幕后的汗水,幕后的不眠。
5月27日,OPPO于阿那亚举办“夏日晴海Summer Fantasy”OPPO Reno6系列新品发布毕业派对,正式发布支持AI焕采美妆及焕采光斑人像视频的OPPO Reno6系列手机,帮助用户记录人生高光时刻,展现最美的自己。
中国首个定制化精准护发品牌effortless发布轻重系列无硅护发精油全新概念视频「WEIGHTLESS」,该视频由来自日本的摄影家Yoichi Onoda掌镜,在镜头下勾勒出纯净自然的景象,并由音乐人Hiroshi Ebina制作独家配乐,创造出空灵飘渺的氛围。
塞缪尔·乌尔曼在《青春》里写道,“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年岁有加,并非垂老。只要积极捕捉乐观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诗歌被引作对安藤忠雄作品,雕塑《永恒的青春》的说明。那是一颗“青苹果”,置于美术馆门前的广场,艺术家视其为自己“超过十年生活与创作的注脚”—庞大的,尚未成熟,甚至永不成熟的果实所传达的,是面对生活充满渴望的信号。刘嘉玲或曾数次路经这颗“青苹果”。某种意义上,刘嘉玲也像这颗“青苹果”,永远热情,保持了无杂念,几近澄明的人生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