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诗歌”相关文章

有如太阳照耀

诗歌对于诗人而言,就是照耀在痛苦里的太阳,生活里的避难所。无论是那些名垂青史的诗人,籍籍无名的诗歌爱好者,还是离经叛道的诗人导演,诗歌都是他们对抗生活的方式。那些电影里的诗人,压抑、愤怒、悲戚、张狂,甚至平庸。他们用自己一点点的疯狂,达成了一点点的平静。

读者已死,诗歌繁荣,社交媒体复活了诗意?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读诗了,这是20年来诗歌阅读率的首次上涨。不少人将这归功于社交媒体。从INSTAGRAM、TWITTER等平台发迹的年轻作家们正在引领全新的诗歌潮流。被称为“INSTAPOETS”(INSTAGRAM式诗人)的群体精明地利用这些平台创作诗歌,吸引数百万追随者,开创了一种新的数字文学流派。

专访冯唐:读诗是接触美最简单的方式,成本为零

14日晚,由杨晨主演、冯唐编剧的《人籁》吟诗会在上海长宁艺术中心如期上演,作家、诗人冯唐亲临现场助阵,并接受了iWeekly的独家专访。他说,比起用“文字打败时间”,现在更渴望顺其自然;他说,当听闻“巴黎爆炸”让你难过,情绪无法发泄时,读那些“描写无常的诗”,有很强的排解作用;他说,骂我的诗“根本就不是诗”的那些人,你们爱骂骂好了。

因为风的缘故 BECAUSE OF THE WIND

人们称洛夫为“诗魔”,我却分明看到了一个顽童。他通过自己的探索,开创了中国台湾现代主义诗歌的新时代。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荷兰、瑞典、南斯拉夫等文字,并收入各种大型诗选,台湾地区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将洛夫评为中国十大诗人首位。

北岛印象

北岛是中国当代诗歌的一个象征符号,注定被后人反复打量。他是新诗30年最具象征性的人物,启蒙了一代人的诗歌观念,主宰了一代人的诗歌记忆。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

写诗,直到被诗歌抛弃

诗歌,是俄罗斯20世纪最具影响力诗人之一的玛丽娜•茨维塔耶娃释放内心如火般热烈情感的唯一方式,也是她生存的心灵支柱。她用生命去拥抱诗歌,一直到她放弃生命的一刻。

黄灿然:诗人死后,诗歌才会诞生

新出炉的诺贝尔文学奖,将所有人关注的目光聚集在一个人与一座奖杯上。就在此喧嚣的时刻,有这样一些人,以当代汉语诗歌的名义围坐一起,谈论日常生活给予人们的“奇迹”体验。

举重若轻的终极超脱

用多才多艺来形容莱昂纳德•科恩,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位文娱皆精的加拿大老人家最近又推出了一本诗画集。他的诗与画,与他的歌一样,轻柔地抒着自己的内心,也抒着读者的心与思。

诗歌,孤独开放的春天

4月23日,中国“第六届诗歌与人•诗人奖”颁给了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半年后,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历史与世界相同的价值审美眼光重新回归到诗歌这项“语言的桂冠”之上的信号。然而,这些获奖喜悦,在克服诗歌日益边缘化现实尴尬的尝试中,还是显得力不从心。

周云蓬:诗歌不一定要及物

“春天/责备没有灵魂的人。” 自九岁开始,周云蓬靠耳朵来看书,靠手脚来看世界。他是“中国孩子”,是一千万中国盲人中的一个。 问:少小失明,这是否摧毁了你?答曰:灾难来得太早,它扑了个空。内里的幽默,是岁月的砥砺,是神伤 与坦荡。

给诗歌一个空间

11月中,深圳音乐厅内举行了首届中国诗剧场《我听见深圳在歌唱》,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朗诵会形式,也并不只是搭配歌舞,而是以戏剧、诗歌吟咏、音乐等综合艺术形式,为大家献上了一台不一样的诗剧。

文化聚焦Culture Focus 2010-06-19

对芭蕾舞彻底外行的张艺谋,10年前“不务正业”地参与创作了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结果引起的争议并不亚于他的电影。

谁说这不是一个诗歌的年代

孟京辉曾经拍过一部电影,叫做《像鸡毛一样飞》,当中有一场戏让我印象深刻,扮演诗人欧阳云飞的陈建斌在出版了一本很火的诗集之后,有个导演找到他,想把诗集改编成电影,陈建斌不解地问,诗集怎么拍?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