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设计师、插画师Cagri Cankaya做出了一个让人既惊异又艳羡的行动计划—“设计师在路上”(Designer on the Road)。从那时开始,他彻底和“宅男”的身份告别,开始浪迹天涯。每到一个地方,“卡卡”都会成为当地设计事务所或者广告公司的一员,获得短期工作报酬以此来维持旅途所需的费用。至今为止,他的足迹已经到达了20多个国家约40个城市。
新锐设计师Karen Walker出生于新西兰,18岁在时装学校攻读时装,随后她创办同名服装品牌。酷劲乐天派的Karen Walker一向不爱华装丽服,却爱古怪奇特的混搭。在她的设计中,最为大家熟知的是她的眼镜系列,不但重新定义了太阳镜的外观,并吸引了大批明星和潮流人士的青睐。无论是时装还是配饰的设计,Karen Walker用她的创意和想象力,淋漓尽致地演绎了有天赋而不费力的时髦。
中国设计师的受关注度再一次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期。除了在国外时装周上呼声渐增的Xander Zhou、Masha Ma,将系列发布放在本土的设计师们亦是不断推出令人惊喜的作品。从专心做羊毛的Qiuhao到因为与艺术家陈天灼合作而红起来的Sankuanz,再到在这次2014秋冬北京时装周上频获点赞的Evening,我们集结了九位中国设计师的最新作品,呈现出本土设计坚持自我、创意更迭、互相扶持的当下状态。
Kacper Hamilton是一位专门从事奢侈品设计的设计师。他的作品总是以具有实验性的方式邀请人们进入到一个由故事和仪式的灵感点燃的崭新世界之中。
“你身上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服装,它是你的第一个家。服装作为身份的象征也是我设计的工作中心,这也是为什么我对这份工作充满热情。”在我们与华裔设计师殷亦晴的对话中,她讲述了自己作为时装设计师的成长。
2014年是牛仔品牌Lee诞生的第125周年,推出全球限量版“Lee 101+”牛仔裤及外套的同时,为了延续品牌好奇不灭的精神,特邀牛仔布专家Stuart Wagman亲临上海,为101系列注入更多DIY创新元素,也为牛仔达人们提供打磨创新的灵感。
带着墨西哥的辛辣余韵,我又进一步前往得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与时装设计师Kim Jones结伴寻找西南的新鲜灵感。这里是整片红色(共和党)德州上的唯一一处蓝点(民主党),是SXSW西南音乐节的诞生地,是无数年轻才子、米其林大厨的聚集地,众多高科技公司所在的“硅丘”。
千万不要被Phillip Lim谦逊的态度误导,中国市场早就已经极尽可能接纳了他:在北京旗舰店开幕之前,3.1 Phillip Lim的产品已通过Lane Crawford等精品店和网络渠道获得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和追捧。除了设计上的创造力,Phillip Lim在商业运作上的潜力更不容小觑。在他的理念里,从精神到行动的“独立性”与“和谐”,本就是设计师做服装生意的原则和底线。此次,我们特别邀请他坦陈自己对中国市场的观念和野心。
云集了新锐设计师与知名博主的伦敦男装周,自然充满了话题和争议。令人哭笑不得的古怪之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如此精彩的一场“好戏”,我们岂能作壁上观?在这一期,就让我们的“前方特派记者”Azuretea Cheung,来为你分享他所见所闻的男装周趣事。
设计师起家的穆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开设的这间“穆焱定制私人会所”会成为深圳高级礼服定制的一个行业“标杆”。
与诸多本土设计师品牌不同,Annabel Lee Shanghai是一个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而创立的新概念设计师品牌,从家居软饰、时装成衣,到珠宝饰品都传达着浓厚的东方精髓。
在采访中常常听到设计师大谈一些概念和抱负,总难免一点怀疑,一味地抒发理想是否真的能生存下去?所以当听到任铭晖说到有时设计须向市场妥协,我倒赞赏他的坦白。尤其是年轻设计师,坦白一点面对自己,很重要。
太注重实穿性的服装设计师见多了,实在有些乏味。要是突然蹦出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怪路子”,真叫人大呼过瘾!女装设计师宫沛然,便是一位十足的“怪路子”。
谈起设计,女设计师们纷纷表示,男人只懂得创作表面完美的衣服,却不在乎一个女人的日常生活环境以及对身材的要求是否脱离实际生活。这观点虽然有些局限,但从某些角度来看倒也不无道理。女设计师的着装品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设计服饰的品味。
人离不开一日三餐,食物对我们来说太稀松平常了,普通得就像空气一样不起眼。每天对着路边摊视而不见,如果它突然没了,还是会感到寂寞吧。食物与人的关系就是这样,非常贴近,非常温暖,非常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