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博”论坛大幕已然拉开。“要说世博回收的意义,要先明确世博园的意义:民众通过设计师的眼看到未来生活的种种可能,世博园和场馆本身仅是表达的载体。”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著名城市设计评论家彼得•斯金纳教授有意卖关子:“我讲一个1988年昆士兰世博会的故事。世博回收,意义并非保存‘世博木乃伊’。”
在我们以往的Ones To Watch中介绍过不少与字母有关的设计,或是摩登单品剪贴出的26个英文字母,抑或是火柴棍的无厘头演出,归根结底,这些设计师都运用了多种物质与表现手法去重现、再创造了原本简单乏味的字母。
真是时间如梭,但设计师Tsumori Chisato总是在憧憬将来的心境、总是将稚气和浪漫融为一体的风格让我们欣慰:不需要拒绝长大,也可以做永远的小女孩。
为了满足人们的惰性,设计师们在不断地实现一物多用,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变成007那样拥有几样万能工具。
“技术仅仅是一方面,让我们真正有兴趣的是技术在实际环境中如何扮演一个积极而生动的角色。”Portion的设计师Phillip Tiongson如是说。
当人们已经对那些过于妖魔化的男性设计师开始感到些许厌倦了的时候,Roland Mouret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个全身心热爱女人的男人所拥有的力量。他儒雅、炙热,用绝对纯粹的视角来欣赏每一个女人,这股爱的力量由他心底迸发,将在中央徘徊的那些模糊性别纷纷击垮。男人和女人,没有其它可能。
所有知名设计师的成名作品不尽相同,但他们至少都设计过一把大受欢迎的椅子。众多设计师也乐于把椅子作为自己灵感的载体。椅子同设计师之间的关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每把椅子都倾注了设计师异于常日的情感。
从动物找灵感的时装设计师,总爱把玩豹纹、老虎纹、斑马纹这些带着野性象征的兽纹图案,效果非常突出。
Lovisa Burfitt,见到这位巴黎当前炙手可热的插画艺术家是在北京南锣古巷一个有着温暖阳光的旧胡同院子里,她看起来正如她喜欢的Cat Power的音乐一样柔和。
持续一年足不出门,每天至少看四出恐怖电影而得来的创作的灵感,这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想消化都难。然而在这样的血腥画面过后,Kate和Laura Mulleavy两姐妹乐此不疲,交出一幅幅绝妙的作品。在张曼玉(Maggie Cheung)的眼中,她们更是偶像,是知己,她们皆因电影而疯狂。这次在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筹款活动上,我们特别找来张曼玉替《周末画报》访问Rodarte两位设计师姊妹。
在“南美”这两个字的背后,似乎隐匿着一个具有奇异力量的漩涡,转动着令人目眩的色彩,倏忽就会将人们的想象引至一趟不可思议的魔幻旅程。玛雅人留下的残垣断壁、羊毛织物上明亮多彩的印加图腾、博尔赫斯抑或马尔克斯的文字甚至是Ricardo Villalobos明快得宛如反射着太阳光泽的Techno节奏…… 我们从这里或是那里获得了关于她的零星印象。
Julien Vallee是个经常与“封面”挂钩的设计师,请不要误解,上封面的不是他的人,而是他的作品。当然,这位加拿大设计师的脸蛋身形也足够荣登封面了。
白衬衫是Anne Fontaine的标志,今年她的作品中却添了许多轻快的色彩。这位巴西法国混血的设计师把自己对生命的热爱融入作品中:生活处处充满了灵感和美,设计是为了表达对他人的爱与关怀。
他是著名真人秀节目《粉雄救兵》中的室内设计顾问,也是脱口秀女王Oprah的席上嘉宾。 Thom Filicia 的名字听起来总和电视娱乐联系在一起,实际上他最重要的职业是一名室内设计师,曾为Jennifer Lopez 和 Marc Anthony设计新居,还一手操办了“W”酒店集团的室内设计。在如此繁忙多角色的工作背后,Filicia钟爱周末休闲时光。他花一年时间修复了位于纽约Copake的湖畔居所,将在这所“湖中之城”的生活视为一次完美的周末逃逸。
设计师如何找到自己的机会?被某某大师钦点、在某某大秀上一鸣惊人的案例毕竟近乎传奇,初出茅庐的设计师们怀揣着一颗承载着千万个梦想的心,却往往在失望中等待,在被拒绝中等待,在产业链不完整的现实中等待。美国Project Runway开创了电视选拔设计师的先例,北京的《创意星空》和上海的《魔法天裁》也相继出现。设计师们真的能借此圆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