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作品”相关文章

thousand FACES 百变淑女

因戴安娜王妃而得名的经典手袋Lady Dior,便真如获得了王妃之命般,嫁入时尚界王室,从此平步青云,成为时尚经典。此“王妃”却似对中国情有独钟,不仅将上海作为亚洲唯一的城市加入Lady Dior的四城故事,创作了专属Lady Blue的浪漫古惑。又将此次以Lady Dior手袋作为艺术创作的灵感缪斯的展览—Lady Dior“我之所见”的首站放在了上海,从黄浦江开始,Lady Dior在全球著名的摄影师、视觉艺术家、雕塑艺术家、电影制作人等50人的手中绽放新的生命与激情。

The Yves Klein Blue 那一个蓝

一直也很喜欢Yves Klein爱用的那种亮丽的宝蓝色,能把一个蓝色用到成为了专利,看来也只有Yves Klein才做得到,而且这个宝蓝配金也实在是经典。艺术家Cyril Duval(a.k.a. item idem)之前为Lee Cooper 100周年纪念创作了一个艺术作品,是一套Yves Klein Blue的牛仔套装,非常抢眼,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品牌推出这样的牛仔裤。

Daniel Arsham 解构空间

在《盗梦空间》中,昔日的帅哥莱昂纳多气定神闲地向小罗莉展示梦境的世界,弹指一挥间,天崩地裂,小罗莉佩服的眼神估计也恰好反映了观众的心理情绪,弹眼落睛。梦境空间所引发的想象让我们弄不清是真是假……

2011年草场地摄影季

过去40 年来,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已成为摄影艺术家、专业人士和摄影爱好者汇聚一堂之处,他们来到法国南部的这座小城,发掘摄影新锐,并重新发现大师作品。去年,首届“草场地摄影季—阿尔勒在北京”……

twice the style 美男双星

2011年度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大奖 (CFDA) 提名名单日前曝光。获得年度最佳配饰设计师提名的有:Alexander Wang、Reed Krakoff以及Jack McCollough &Lazaro Hernandez for Proenza Schouler。说到Proenza Schouler,你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说到好记的PS1,你就会惊呼:原来就是那个包啊……

石墨的随心赋彩

周敦颐著有《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传诵至今。荷花也因此在世俗文化中被誉为“圣洁”的图识。旅美艺术家石墨也有一系列绘于纸上的“爱莲说”。21年前,他为母亲创作一幅亚麻布上的荷花,浓郁的蓝墨色……

谁害怕荒木经惟?

荒木经惟的作品似乎跟他的名字有点像,又“荒谬”又“哲学”,这种冲突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便有了生与死的交织,情欲与暴力的暧昧,而翻一翻《荒木经惟的天才写真术》,或许你能体会一二……

1+1与无解的常态

在一件艺术作品的背后,艺术家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一个作品的产生经历了怎样的阶段?从某个角度看,这个环节是比作品本身更有吸引力的部分,而此次何香凝美术馆“1+1—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里更宏大有趣的一个点是,把两岸四地所具有的特殊性、复杂性、丰富性的关联通过艺术表达聚集在一个平台上……

你在这边,谁在那边?

“有时候,看自己的作品,会发现在形式上,这件作品中会有另一件的些许影子。而内在,我总有一条主线,如果有一条边界,我永远对这条边界感兴趣,如何定义这个边界,为什么‘这边’和‘那边’会不一样。

谈谈情,晒晒伤

其实我的本意是想写一篇书评,有关那本市面上正热卖的书—《那些有伤的年轻人》。曾经想,假如有一天我遇见作者,也可以热络地扑上去抓住她的手说“我可是从小看你的书长大的”。当然后面的故事发展成什么样,也都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就好像原来大家都在看有一个叫“北京女病人”的博客,后来她出了书,大家也同样追着买来看。再后来,居然成了朋友,真是造化弄人,奇妙得很。讲这件事,也是因为《那些有伤的年轻人》那本书,本来就是买书看看,没想到也引发了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和活动。我能勉为其难地也用“文化现象”这种听起来就深奥的词汇来形容吗?

透明感

在摄影师的灯光下,透明变成考验材质的一项,那些在玻璃艺术家手中精心吹制并打磨的作品,会显得格外细腻均匀,似乎可以把透射的光线凝固在脆壁之间。

我是XXX

自从天安时间创办以来,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年轻艺术家的展览,当中大多数人在圈子里并没有响亮的名字,但他们的作品却让年轻人觉得更加亲切。

“龙文身”后的拉森之谜

在一切辉煌到来之前,斯蒂格•拉森在2004年突然逝世。如果他能活到今天,2010年绝对是他的“丰收年”。如今,除了他的作品本身,他的离世也恰好为千禧年三部曲的畅销推波助澜,因为它们和作者一样更加神秘而费解了。

如果你对我说“不”,事情才算开头

每天7小时,一周6天,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在纽约MoMA整整坐了700个小时,看了1565双眼睛之后,终于在5月的最后一天,结束了她的行为艺术《艺术家在现场》(THEARTIST IS PRESENT),也结束了她在MoMA的首次个人回顾展览。阿布拉莫维奇在第二天早晨的采访中说,这是她做过的最难的作品。

Shawn Smith

有些东西需要几经推敲与品评,才能体味它的美好,例如红酒与好玉。而有些东西则需要些雾里看花的态度来对待它,例如Shawn Smith的作品。这里的雾里看花并非指“随意”的态度,而是一瞥眼的速度。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