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女权”相关文章

周轶君:危险的美丽事业

女权如此高涨的年代,选美注定是高危行业。穿得少被人说取悦男权,长得美——对不起,哪种美?最近印度小姐选美比赛的一张照片引爆社交网络,30名入选决赛的佳丽们长得“一模一样”,浅色皮肤,长发披肩。尽管印度有13亿人口,数百种方言和文化,审美却停留在单一的西方模式。这大概跟宝莱坞多年来接轨好莱坞有关。这些佳丽最终是为了成为“世界小姐”,就跟答习题一样,都按照标准答案生长。

GIVE ME STRENGTH 运动新愿景

当我们引用时尚术语“让衣橱为你服务”时,也许你的衣橱里没有比运动装更适合这句话的了。我们在这里谈论的不是运动风或是复古风的再次来袭,也不是数十亿美元的运动员代言广告。这期我们想纯粹地谈谈运动装,它鼓励原本都是“局外人”的我们利用运动,尝试挑战某些“体制”。也因为街头潮流品牌几乎占据了整个时尚圈的半壁江山,运动品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阿迪达斯、Nike和Reebok等国际运动品牌试图引发潮流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基于文化或议题的对谈树立品牌新形象,对话内容围绕平等、女权主义、可持续时尚和女子力。而随着我们集体青年文化的叙事问题被公开讨论,中国又将如何成为这个勇敢新愿景的一部分?

周轶君:一怒为红颜

读到新闻标题《沙特可能首次处死女人权活动者》,恶向胆边生。不久前加拿大因为声援另一名遭囚禁的沙特女异议者,与利雅得交恶。这次也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继续批评沙特糟糕的人权记录。

默克尔拒为女权改国歌歌词,但中立用语市场已打开

在3月8日国际妇女节到来之前,德国借修改国歌歌词预先为女性刷了一波存在感。德国联邦平等事务专员克里斯汀·罗瑟-默林(Kristin Rose-Möhring)呼吁,将德国国歌歌词中偏男性化的两个词改为更中性的用语。虽然这一提议最后被德国总理默克尔否决了,但由此引发的有关男女平等的讨论显然更有意义。性别中立意识在越来越多领域中的觉醒也预示着,中立用语的市场已渐渐打开。

俏然玫瑰,傲人以刺

由韦恩斯坦性骚扰丑闻而引发的一系列集体议论、揭发、抵制和抗议延绵至今。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我们似乎从未见到如此大范围(并不局限于好莱坞腹地)的女性力量的强烈的、蓬勃的、和谐的发声。

谁敢说女子不如男?

三月,简直就是女性主宰的月份,也通常是政要宣扬女性权益的重点推广月份。这个时候谁要跟女性过不去,那是吃了豹子胆!君不见,女性在社会上展现的素质远比男性更多元化,谁敢说女子不如男呢?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要会,做女人容易嘛,啊?

维基百科的超级编辑

在人们声讨国内某搜索引擎因为利益变得“不单纯”时,大洋彼岸的“知识提供者”维基百科(以下简称“维基”)迎来了自己15岁的生日。在这15年的时间里,无数个志愿者承担起了编辑的责任,而这其中不得不提到Justin Anthony Knapp。 ​

马拉拉 新时代的曼德拉?

巴基斯坦女生马拉拉被塔利班枪击,到今年10月9日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年。大难不死的马拉拉,如今成为代表着女性权益、平等受教育权的青少年领袖,一个世界级的偶像人物。联合国将她的生日定为“马拉拉日”,她作为头号热门人选与诺贝尔和平奖擦肩而过,她被人们与曼德拉、贝•布托等世界名人相提并论。

THE WEEK 一周 2013-06-22

这一天,是他在国会工作的第20997天。奥巴马是他经历的第11任美国总统。

FLAPPER GIRL寻找黄金年代

伍迪•艾伦根据自己的小情怀在《午夜巴黎》中编织了一个1920年代的艺术盛宴后,“黄金年代”突然成为周边人的谈话主题。务实的A小姐一度与我争论不休,在她的刻板严肃的小脑瓜中,沉湎于从未参与的过去从来都是可悲的,谁知道将来的人会不会认为2012也是黄金巅峰?

must be a Feminist珍妮特•温特森:必须是女权主义者

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一出版即荣获英国重要文学奖项之一的惠特布莱德首作奖,后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被授予英帝国勋章(OBE)。写作领域除了小说之外,涉及新闻报道、儿童文学以及剧本创作。2009年由她出任编剧的电影《天才》(Ingenious)摘得戛纳电影节银奖。珍妮特•温特森,她来到了中国。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