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开始对英国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他与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以及英国女王举行了会晤。但这位王储的到来在英国引发了舆论争执,就在梅姨准备热情招待王储时,英国民众在唐宁街外进行了抗议,他们头戴梅姨和王储萨勒曼的面具,用“行为艺术”的方式指责沙特插手也门战争。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一年一度的“香港艺术月”( 3 月 1 日至 31 日)让这座现代化的城市散发出迷人的艺文气息。从展馆、剧院、画廊到最新崛起的艺术社群和文化空间,街头巷尾的每个角落似乎都被笼罩在艺术的氛围中。长久以来,香港这座城市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存在,来自不同国度、有着不同信仰的人们在此毫无禁忌地混杂丛生,也让本土文化与外来艺术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
无论第几次来到香港,这座摩天大楼云集的城市总能给人以惊喜和新鲜感。在三月,你将因为“艺术”而多一个理由来到这里。事实上无论是大牌的艺术中心、求生于工业大楼的艺术家工作室,还是随兴出现在街头角落的创意之作,你都能从中窥见最真实的香港艺术形态。我们邀请了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带大家重新发现香港艺术。而在他们各自与这座城市的故事之中,也许你能感受到香港艺术的更多可能性。
从希腊神话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西班牙艺术家 Ignasi Monreal 通过现代感十足的画风为这些充满时代感的佳作注入超现实主义的 奇幻基因。他在时尚版图里挥洒着才情横溢的创意,也桥接了艺术与时尚的领域。
荷兰阿姆斯特丹向来被誉为“欧洲牛仔中心”,然而除了牛仔裤,荷兰似乎在时尚领域鲜有影响深远的品牌或作品。明明以天马行空的创意闻名于世,这个国家的底蕴并不差。原因何在呢?
我们对海洋的探索远没有我们对外太空的探索来得投入。人类对海洋的认知尚停留在未知的、恐怖的以及想象的阶段。这样的观点源于我们对海洋有限的经验,又进一步被老一辈的神话学和当下的科幻电影所混淆。
从 2000 年开始,日本公共艺术家北川富朗展开了一项声势浩大、时间漫长的艺术运动。为了重新振兴衰败的日本阿尔卑斯山脉村落区域,他在纯自然环境中布置了数百件现代艺术作品,永久留存。
由韦恩斯坦性骚扰丑闻而引发的一系列集体议论、揭发、抵制和抗议延绵至今。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我们似乎从未见到如此大范围(并不局限于好莱坞腹地)的女性力量的强烈的、蓬勃的、和谐的发声。
1960年代是现代文明的青春期。逐步完成战后重建的西方社会,开始了巨大的经济繁荣。在新生的庞大年轻群体的推动下,一系列空前绝后的文化艺术运动和风格流派接连不断地涌现。
在电子商务冲击下,唯泰CEO Desirée Bollier 通过把传统购物中心变成奢华旅游胜地的做法,创造了奢侈品折扣零售业的传奇。而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通过将艺术创意与购物体验空间结合的独特优势,唯泰的购物村也成为中国顾客的关注焦点。
如今,OLED电视正不断以创新的形式俘获消费者的感官。OLED电视目前也不仅仅发挥“电视”的角色,而是更多地被视为可灵活运用到装修等改变生活方式的产品,也因此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追捧。
2018年对维也纳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对四位伟大艺术家、建筑设计师逝世百年的盛大纪念,令曾以青春激进风格开创自由新时代的维也纳分离派在这座城市留下的无尽之美,再度深深震撼我们的眼与心灵,吸引我们投身一场热爱并探索的现代主义艺术之旅。
“相对于情感及个人信念,客观事实对形成民意的影响相对小很多”,这是牛津英语词典在 2016 年末对“后真相”所下的定义。
看上去似乎永远先锋超前的“当代艺术”,到底起源于何时?也许没有一本教科书上的定义可以称为绝对精确。但在刚刚过去的 2017 年,我们见证了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画廊之一里森画廊走过了第 50 周年,在它 50 年的故事里,也许可以瞥见世界当代艺术发展历程的一抹投影。
每一季设计师们总得倒腾出点新意话题点才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绘画与建筑这些艺术本质所相通的存在物是最易被转化成新流行趋势的。换言之,有着历史感的,可故事性的话题点结合新型工艺,符合当下审美体系的新款,人人爱之。品牌们纷纷跨出一大步与“名师”合作推出联名新款,电影《至爱梵高》的热映,更是把品牌的联名系列又推上了一个新高度。而插画大师James Jean 与品牌 Prada 推出的兔子印花系列亦敲开了一个新世界,为时装精们带来一个兼具趣味性,优雅又不是俏皮的奇幻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