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
俄罗斯政府8月21日表示,从今年9月起,俄罗斯出售的所有新手机和平板电脑都将强制安装一款由政府支持开发的名为Max的聊天应用。Max被指是用来替代美国公司Meta开发的聊天应用WhatsApp。这被认为是,俄罗斯政府在俄乌冲突3年中,为构建单独的社会电子生态系统采取的措施之一。事实上,在冲突持续的3年中,俄罗斯政府增加了多项互联网审查措施,以推进这一进程。学界则将之视为地缘政治加剧互联网碎片化(Splinternet),或称“互联网巴尔干化”(Balkanization)的典型实例。
App Max
克里姆林宫在8月21日的声明中称,Max将与政府服务进行整合,并被列入自9月1日起在俄罗斯销售的所有“电子设备”(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中必须预装的应用清单。开发Max的公司本周表示,其应用的下载量已达1800万人次,其中部分功能仍处于测试阶段。批评者则将之视为WhatsApp的竞争对手,认为Max可能被用来追踪用户。俄罗斯媒体回应称,克里姆林宫批评者关于Max是间谍软件的指控是虚假的,并强调它获取用户数据的权限少于WhatsApp和Telegram等竞争对手。
此外,自9月1日起,俄罗斯国内应用商店RuStore(目前已预装于所有安卓设备)也将被要求强制预装在苹果设备上。而一款俄语电视应用Lime HD TV(可供用户免费观看国家电视台频道)将从明年1月1日起强制预装在俄罗斯销售的所有智能电视上。俄罗斯推广国产应用的举措,发生在其宣布开始限制WhatsApp(Meta旗下应用)和Telegram的部分通话之后。莫斯科指责这些外资平台未能在诈骗与恐怖主义案件中向执法部门提供信息。
WhatsApp(截至7月在俄用户量达9730万)回应称,莫斯科此举意在阻止俄罗斯人使用安全通信;而Telegram(用户量9080万)则表示,其正在积极打击对平台的有害使用。根据市场调研公司Mediascope的数据,7月份俄罗斯第三大流行的即时通讯应用是VK Messenger,用户量为1790万。它由俄罗斯国家控股的科技公司VK开发,该公司同时也是Max的研发方。
俄罗斯加强互联网控制
在莫斯科与西方因乌克兰问题陷入对峙之际,推广Max的决定凸显了俄罗斯寻求对互联网实施更大控制的意图。国家杜马信息政策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安东·戈列尔金(Anton Gorelkin)7月中旬表示,WhatsApp“应该准备好退出俄罗斯市场”。他说,这一平台“很可能”被列入来自所谓“不友好”国家的软件清单,并将受到新限制。普京7月中旬也指示政府在 9 月 1 日前提出建议,进一步限制来自被俄罗斯正式认定为“不友好”国家(包括美国)的软件使用,包括“通信服务”。两名接近总统府的消息人士和一名国家杜马官员告诉流亡媒体《Meduza》,WhatsApp 几乎肯定会被封禁,而安全部门正主导推动这一举措。
这种打压即将进一步升级,立法者已通过新法律,对在线搜索所谓“极端主义”内容以及为VPN做广告引入罚款措施。迄今为止,俄罗斯法律并未惩罚仅仅在网上搜索的用户——只处罚制作或传播被禁内容的人。一旦联邦委员会(上院)通过并由总统普京签署,该法律将于9月1日生效。该提案的共同作者、参议员阿尔乔姆·谢伊金(Artyom Sheikin)表示,这些修正案针对的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技术中介,而不是普通用户。根据新法律,个人若搜索“极端主义”材料,可能被罚款最高5000卢布。
修正案甚至引发了一些亲克里姆林宫人士和杜马议员的批评。国家杜马副议长、新人民党议员弗拉迪斯拉夫·达万科夫(Vladislav Davankov)表示:“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可能因为不是传播,而仅仅是访问内容——甚至经常是无意中访问——而被罚款。”克里姆林宫关联的“安全互联网联盟”负责人、积极支持网络审查和举报的叶卡捷琳娜·米祖利娜(Yekaterina Mizulina)也表达了担忧,称该法律可能妨碍她所在组织的工作。米祖利娜表示,该联盟约 30% 的工作涉及监控极端主义内容并转交执法部门,而根据新规则,这可能被视为违法。她补充说,甚至警察自己在监控类似材料时也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除此之外,据独立媒体《Govorit NeMoskva》报道,随着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的无人机袭击日益频繁,最近几周至少有40个俄罗斯地区经历了移动互联网中断。尽管最严重的中断发生在5 月胜利日和6月俄罗斯日,但人们在其他时段也报告发生网络问题。有专家认为,这些暂时关闭互联网的举措不仅是为了应对无人机,还可能是推进俄罗斯互联网“主权化”的测试手段。
互联网巴尔干化
俄罗斯政府多年来一直推动“主权互联网”。2019 年,普京签署了被称为“主权互联网法”的立法,以应对其所谓美国的激进网络安全战略。该法律规定安装特定设备,使俄罗斯网络能够过滤、追踪并重定向互联网使用。俄罗斯还测试了其“Runet”内部网,通过与全球互联网断开连接来检验其独立运行的能力;俄罗斯能够无延迟运行缓存页面。通过让所有网站经过过滤器和防火墙,俄罗斯政府完全掌控了民众所能看到的内容。而俄乌冲突无疑大幅加速了这一过程。
学界将这一过程视为地缘政治加速“互联网碎片化”或称互联网巴尔干化的典型实例。卡托研究所的研究员克莱德·韦恩·克鲁斯(Clyde Wayne Crews)在2001年首次提出“互联网碎片化”一词,用来描述“并行的互联网,这些互联网会作为独立、私有且自治的世界来运行”。在过去15年中,国家安全关切以及电商的私有化导致了被围墙隔离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孤立主义,使互联网按照地缘政治边界被切割,就像地球今天被地理边界划分一样。造成互联网分裂的原因还可能包括:宗教、政治、技术、商业、国家利益等。每个碎片都由不同的规则管理,结果形成多个彼此不相连的平行互联网。
在碎片化网络下,人们对信息的访问受到限制。企业可能不得不调整战略以在不同地区维持生存。在复杂的法规和法律下,在某些地区经营的成本可能过高。企业依赖全球数据,而在碎片化网络环境下收集这些数据会变得困难。对网络内容的审查可能导致错误信息传播。人们失去获取准确和完整信息的能力,从而可能被误导。在碎片化网络下的国家,民众可能成为地缘政治的受害者,因为政府决定什么应该可用、什么不应该。政府可能引导人们追随某种议程。内容的删除也可能导致公众对政府信任陷入“塔西佗陷阱”。
《碎片化网络:地缘政治与商业如何分裂万维网》(Splinternet: How Geopolitics and Commerce Are Fragmenting the World Wide Web)一书作者斯科特·马尔科姆森(Scott Malcomson)指出,碎片化网络正日益威胁互联网作为全球网络体系的地位。而据法国数字事务特使亨利·韦迪耶(Henri Verdier)称,它还可能助长网络攻击。韦迪耶警告称,若俄罗斯真的打造一个独立的互联网,“后果将非常严重”,因为那些与其他国家互联网隔绝的国家更可能产生发动网络攻击的冲动。“今天如果我破坏了俄罗斯的互联网,我也可能破坏了我自己的互联网,因为它们是同一个体系。”韦迪耶解释道。他强调万维网的互联性保护着所有用户的服务不至于中断。
图片来源于网络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