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吉亚对于东部伙伴关系峰会来说是一个讽刺的成功例子。
与半个多世纪前的情况一样,拉美国家在这些关键性问题上并没有拧成一股绳。
这是曾经的PC信徒“叛逃”到苹果阵营的真实经历。当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乔布斯制定的新游戏规则到底将如何改变世界。他一贯表现出的品味与远见,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的亲和与独断,都被这个整合资源的天才整合在56岁的生命中。
《纽约时报》10月6日刊登了查尔斯•杜西格(Charles Duhigg)撰写的一篇文章,讲述了乔布斯离世之前几个月的生活。得知自己的时间所剩不多,乔布斯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拒绝大部分人的道别请求,偶尔会见苹果高管,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留给了家人。
一个杰出的CEO,不仅要带领公司提升本身价值,也要有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的能力,更要有顺时造势的魄力,当然也要凭借个人魅力征服员工与世界。毫无疑问,乔布斯在这些方面,都为他得到的“最佳CEO”称号写下了一个个完美的注解。
史蒂夫•乔布斯,生于1955年2月24日,那是一个摇柄电话及计算机如房间般大小的时代;逝于2011年10月5日,此时,他已将计算机装进了电话里,然后又将这个电话放进了1.2亿人的口袋中。虽说他的出身与学历,在很多人眼中均是不值一提,他却用自己的魄力与创意,写就了一段典型的美式人生。
乔布斯是完美的信徒,圣人的信徒,禅宗的信徒,以及“i”的信徒。通过这四种信,乔布斯将他的创造与生命化为连接我们每一个生命体的白色数据线,将整个世界接入了一个充满理想主义情结与渴望完美的新数码纪元。
食物如何改变生活和世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食品质量这个概念还毫无意识。而到了七八十年代,美国食品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在这场革命中,追求回归基本食材、摒弃速食和矫饰的一方越来越壮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健康食品的重要性。
美国民众中存在着普遍的失望感,左中右各翼都觉得国家和社会面临着危机,走上街头是基层民众抗议的主要办法。在过去两年内,右翼的“茶党”成功地变成了美国最重要的一支政治力量,而如今“占领华尔街”显然是来自左翼的同样努力。
对于美军来说,不但要应付未完结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还要在这些战场甚至美国本土的军营中,应付另一场“不能说的战争”。
科幻片在好莱坞的字典里大概就等于爆破、飞船、外星人、超级英雄……但从2010年起,数部引发讨论热潮的科幻片都摒弃了这些票房元素,而转向了最难却最吸引人的部分—以智商取胜,开始了对影迷的第三类服务。
人类历史不仅是善恶相争的历史,也是一部制造谎言和与谎言斗争的历史。鉴定谎言的能力像神迹一样具有戏剧性和吸引力。在现实生活中,也的确存在着一些在测谎方面有天赋异禀的人。
地图控们的心理其实不太健康,有些人对地图的痴迷背后可能是对秩序井然的极端需求,也有些地图控为了获得内心的宁静而努力掌握各种地理知识。
父亲是前菲律宾自由党总书记、参议员阿基诺二世,母亲是有着“菲律宾民主之母”之称的科拉松•阿基诺。顶着父母光环顺利当选菲律宾第15任总统的阿基诺三世,上任一年多以来,支持率虽不断下滑,然而马尼拉不少媒体不是关心在其治下的经济数据,而是这位51岁“钻石王老五”的感情生活。
经过一轮轰轰烈烈的“入联”博弈,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从一些人口中的“叛徒”、“美以走狗”,从一个陷于内外窘境的“半个当家”,一下跃升为巴勒斯坦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