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幸运之神一直眷顾着Dahn Vo。这位越裔丹麦观念艺术家,成为不久前宣布的Hugo Boss艺术奖得主,并为自己赢得了一座小巧的三角形奖杯、10万美元现金,以及一次在古根海姆举办个展的机会。1979年,Dahn Vo年仅4岁的时候,他的家人乘坐自制小船逃离战火中的南越,在海上被一艘丹麦邮轮救起,最终在丹麦定居。个人命运与历史事件的交融,让Dahn Vo的创作方式,更像是人类学家而非艺术家,他将古董手工艺品、个人回忆和家庭成员的手笔,融入到他的装置作品中。它们看上去像是喃喃的告白,却又仿佛有所隐瞒。
近几年,道德时尚成为了时髦词语,以前的老土形象早已消失无踪。如今,道德时尚换上了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奢侈时装品牌、设计专业的前卫毕业生,甚至还有高街品牌,全都热衷于强调自己的道德凭据。
旅行和路易威登几乎同时诞生,继南京首展之后,路易威登“旅行的艺术”展览来到羊城广州,在广州太古汇商场中庭揭幕。
去年智利10天试酒团,写了个小黑羊与小绵羊的故事。
前几天去了一趟天津,其实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上那边淘换比鼓楼东大街便宜十倍的Vintage衣服,但是被邀请的原因还是庆王府别墅式历史文化主题酒店的开业。
看小说时,自然不会用上海话默读。但吴侬软语地唤一声“囡囡”,尹雪艳移步登场的瞬间,还是有被拉回老上海的恍惚感。《永远的尹雪艳》是白先勇小说集《台北人》的开卷,全篇揶揄语调为主流,生生地为读者描摹了一幅社会讽刺图景。自小说转向舞台,象征手法照搬,除了霓虹灯光歌舞升平,一身素白的尹雪艳,实则隐喻幽灵一般俯瞰人类。
如果偶然在“噼呤啪啷”遇到邓兵兵先生,一定能一下子认出他,因为他自己就那么爱颜色,总能在他的衣着上找到叫人欢喜的亮点,诙谐跳脱。
在北京,真正江浙人家的地道江鲜难得吃到,刚开张不久的新荣记主席台店是新荣记在北京的第二家店,主打的依旧是江浙地区的台州菜,不过这次选址CBD商圈的中央位置,美景配美食,倒是更有滋味了。
几十亿人都心知肚明,没有一个物质偶像是永恒的,好比一段关系,永恒只是痴人说梦。所以,当一对男女结合50年,人们会给予最热烈的祝福,并用“金婚”阐释这段着实不易的维系。在向往永恒又怎么都做不到永恒的人类社会,詹姆斯·邦德居然和世界保持50年的爱恋长跑,并随时代发展,以伦敦为圆心,向外延展。借着2012伦敦奥运会的东风,007系列电影设计展开始在世界各地巡展。上海,近年全球最为关注的城市之一,自然成为该大展的亚洲首秀之地。589件令恋物癖们爱不释手的电影道具集体亮相。
提到慕尼黑,旧有印象会把我们引到“Hofbrauhaus”,中国人习惯称之为HB啤酒馆,在这里喝啤酒、吃肘子,同时欣赏巴伐利亚歌舞表演。有关这座城市的符号还包括工业城市的前身以及曾有显赫战绩的球队“拜仁慕尼黑”,但当我在这儿溜达一圈后,发现真正让这座城市流动起来的,不是这些传统标签,而是那些兴建多年的博物馆和其中不断更换的展览。
即使被包围在各种形态的餐饮中,米子(mizzi)的辨识率仍然非常之高,红、白、蓝的空间和传统的餐厅氛围迥异。不过餐厅却一再强调,它们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咖啡馆,而是一个集创意甜品、饮品以及健康主餐为一体的生活空间。
不算很多年前,对随时能去南丫岛的人心生艳羡,几十分钟路程就满目青翠葱茏,哪怕有人工痕迹,也值得享半刻清静。如今本城的假日,樱花桃花油菜花,草莓葡萄大西瓜,大把人往郊外跑,像赶集似的,几乎倒不知是看人还是看花,吃时鲜还是吃尾气,没法计较服务,找不到在南丫岛时的悠闲。一旦一窝蜂,难免落得混乱无趣。 出游最讲心情,与其挤得精疲力尽人仰马翻,不如趁雾霾散尽城里逛逛。朝九晚五那几天,未必有精力把脚步放慢,把步行范围从公交地铁站到公司的几百米扩大一点,像写字楼与百货公司的夹缝、公交地铁站的周边,甚至平时熟悉但只是匆匆经过的路。顾村的花还没动静,北京西路上静安雕塑公园里已经一片烂漫了。
1970年9月18日夜,28岁的Jimi Hendrix大醉,仰面昏睡在前奥运会单人女子花样滑冰冠军的床上,竟被自己的呕吐物活活呛死。这位迄今为止仍无人对其摇滚史上“第一吉他手”称号存疑的黑人美国小伙子,今年适逢70岁诞辰。据称,适时推出的专辑《People, Hell andAngels》是他死后出版的数十遗作中,原作指数最高的一张。
爱德国或意大利?这里说的不是国米对拜仁,不是大众跟法拉利,而是W 和V。2013 年同是瓦格纳和威尔第诞辰二百周年,代表欧洲两大浪漫民族主义传统的歌剧巨人,一生从未碰面,今日在文字、剧场、电影中交叉相遇,乐谱上两个相撞的平行国度,被重新赋予现实的情绪。
自1938年创立之日起,大众汽车便一直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制造非凡的汽车。从经典的“甲壳虫”到受人钟爱的“高尔夫”,大众汽车一直在倾听来自全社会的各种声音,并以世界顶尖设计、科技和创新理念,为人们创造理想之车—“甲壳虫”是实现人类想象的一个奇迹,而“高尔夫”则是人们的选择。这些深受不同时代不同国界的人们钟爱的车,实践着大众汽车的初衷:造“大众之车”。进入2011年,造车不再是工程师与设计师的专属,每一个人都可参与到这项有趣的工作之中,“大众自造”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