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商业 > 财富 > LOGO的颜色在说什么

LOGO的颜色在说什么

摘要: APPLICATION OF COLOR

同样的颜色在不同背景、不同环境中会传达出完全不同的信息,而我们一直依赖的色彩指南可能正在误导我们的品牌决策。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的品牌顾问拿着一张色彩象征图表,信心满满地指着红色说,“这代表激情和活力,绝对是你们品牌的完美选择!”然后你花了大笔预算设计了一个红色logo,结果却发现消费者看到它时联想到的不是激情,而是危险和威胁。

这听起来像是设计师的噩梦,但实际上,这种情况比你想象的更常见。问题不在于红色本身,而在于我们对色彩的理解太过简单化了。

最近,一项由《哈佛商业评论》研究员主导的大规模研究彻底改变了我们对 logo色彩的认知。这项研究涉及12个对照实验和2个自动联想测试,总共有5730名参与者,分析了37对不同的 logo设计。研究结果令人震惊:同样的颜色在不同背景下会传达出完全不同的信息,而我们一直依赖的色彩指南可能正在误导我们的品牌决策。

色彩的双面性

色彩就像人类的情感一样复杂多变。传统的色彩指南告诉我们蓝色代表信任,绿色象征环保,红色传达激情,但这些指南犯了一个根本性错误:它们只展示了色彩的阳光面,完全忽略了它们的阴暗面。

事实上,每种颜色都有着双重性格。蓝色确实能传达信任和平静,但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忧郁和恐惧。绿色虽然代表健康和成长,但在某些情境下也会让人想到毒性和怪异。这种双重性并非偶然,而是色彩感知的基本规律。

更重要的是,色彩的感知高度依赖于上下文。当我们看到一个logo时,我们的大脑不只是在处理颜色信息,还在同时分析整个视觉环境,包括背景色、设计风格、构图方式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我们对颜色的最终感知。

研究团队发现,背景色是影响色彩感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同样的红色logo在白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充满活力,在黑色背景上却显得危险逼人。这种变化不是轻微的,而是戏剧性的。在实验中,73%的参与者将白色背景上的红色logo与“活泼”联系起来,而83%的参与者将黑色背景上的同一 logo与“危险”联系起来。

这种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其实很容易理解。黑色背景往往让人联想到夜晚、未知、神秘,甚至是威胁。当一个颜色出现在黑色背景上时,它会自动沿袭这些负面联想。相反,白色背景代表着光明、纯净、安全,会让同样的颜色显得更加积极正面。

知名品牌也难逃“背景陷阱”

你可能会想:这些发现对于小品牌来说或许有意义,但那些家喻户晓的大品牌应该不会受到这种影响吧?毕竟,消费者对它们的logo已经非常熟悉。

然而,研究结果再次颠覆了我们的认知。即使是知名品牌,也无法完全摆脱背景色的影响。研究人员选择了一些广为人知的品牌logo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背景色同样会显著改变人们对这些品牌的感知。

以汇丰银行(HSBC)的红色logo为例,当它出现在白色背景上时,参与者更容易将其与愉快联系起来;而当同样的logo出现在黑色背景上时,人们更倾向于认为它传达的是攻击性。安联保险(Allianz)的蓝色logo在白色背景上显得平静安宁,但在黑色背景上却让人感到恐惧不安。

最有趣的案例是英伟达(Nvidia)的绿色logo。在白色背景上,人们认为它更加环保友好;而在黑色背景上,同样的绿色却让人联想到毒性和有害物质。这种感知的转变如此明显,以至于连品牌的核心属性都发生了变化。

这些发现对品牌管理具有重要启示。即使是最成功的品牌,也需要仔细考虑其logo在不同背景下的表现。品牌认知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视觉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微妙但重要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影响往往是发生在潜意识当中的。参与者在看到logo时,并不会刻意思考背景色的影响,但他们的感知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改变。这意味着品牌传达的信息可能与品牌方的意图相去甚远,而品牌方却对此浑然不觉。

抽象与具象的游戏规则

并非所有logo都会受到背景色的严重影响。研究发现, logo的设计风格——抽象还是具象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背景色的影响力。

抽象logo的设计往往不描绘现实或易于识别的概念,它们大都由几何形状、抽象图案或无意义的符号组成。相比之下,具象logo则清晰地传达某种可识别的概念,比如水果、动物或者有意义的文字。

研究表明,背景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抽象logo上,而对具象logo的影响微乎其微。这种差异背后的原理很有趣:当人们看到一个具象logo时,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logo所传达的具体概念上,颜色的重要性相对较低。但当面对抽象logo时,由于无法立即理解其含义,颜色就成了最显著、往往也是唯一可以理解的特征。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他们创建了两个版本的logo:一个是具象的“Pure Fruits”(纯果汁),另一个是抽象的“Urpe Tru.s”(通过重新排列字母创造的无意义词汇)。两个logo使用相同的字体和布局,分别在黑白背景上展示。

结果令人印象深刻。抽象版本“Urpe Tru.s”在黑色背景上显得危险和冷漠,而在白色背景上则显得温暖友好。但具象版本 “Pure Fruits”在两种背景下的感知差异微乎其微。

这一发现对品牌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你的品牌使用抽象logo,那么,必须格外注意背景色的选择,因为它会显著影响品牌的感知。但是,如果你的logo具有明确的象征意义,那么,它对背景色的依赖度就会相对较低。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具象logo就一定优于抽象logo。抽象设计往往更具现代感和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关键是要理解不同设计风格的特点,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品牌策略。

边框的保护力量

在logo设计中,还有一个经常被忽视但极为重要的元素:边框。研究发现,带有边框的logo对背景色的敏感性显著降低,这为品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保护机制。

边框就像是logo的保护罩,它明确地划分了logo的内部和外部空间。当logo被边框包围时,观察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边框内部的颜色和设计元素上,而对外部背景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测试了带有“填充边框”的logo——即边框内部有固定背景色(通常是黑色或白色)的设计。结果显示,即使外部背景色发生变化,人们对这些logo的感知仍然保持相对稳定。

这种现象的原理在于视觉注意力的分配机制。当我们看到一个有边框的logo时,我们的大脑会不由自主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边框内部,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视觉单元。边框起到了视觉隔离的作用,减少了外部环境对logo色彩调性的影响。

这一发现为品牌设计提供了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如果你的品牌需要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下使用logo,那么添加一个边框可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样做不仅能够保持品牌形象的一致性,还能确保logo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传达预期的信息。

如何驾驭色彩的双重性格

了解了色彩的复杂性后,品牌应该如何制定有效的色彩策略呢?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几个重要的指导原则。

首先,要明确品牌想要传达的情感基调。如果你的品牌追求的是安全、友好、积极的形象,那么白色背景会是更好的选择。白色背景能够激发人们的正面联想,让颜色显得更加温暖和亲切。如果你的品牌需要表达力量、神秘、前卫的特质,那么黑色背景可能更符合你的需求。

有趣的是,有些品牌故意利用色彩的负面特质来强化其品牌个性。例如,杀虫剂品牌Raid使用黄黑配色来传达有害和致命的信息;滑板品牌Spit.re采用红黑配色来表达叛逆和攻击性;金属音乐节Hellfest使用蓝黑配色来营造恐怖和不安的氛围。

这些品牌的成功证明了一个重要观点:并非所有品牌都需要追求正面的色彩联想。关键是要确保色彩传达的信息与品牌的核心价值、目标受众相匹配。

其次,建立清晰的品牌视觉指南至关重要。研究建议,无论品牌知名度如何,品牌方都应该制定明确的色彩使用规范,包括严格规定何时使用白色背景、何时使用黑色背景,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如何处理。

一些品牌已经在这方面做得很好。Spotify、IBM、Net.ix和三菱等品牌允许其logo在黑白背景上灵活使用,但都有明确的使用指南。这种灵活性为品牌提供了更大的创意空间,同时也确保了信息传达的一致性。

相比之下,戴尔和易捷航空明确规定其logo不得出现在黑色背景上,而五金工具品牌GearWrench和流媒体视频平台Hulu则要求其logo只能在黑色背景上使用。这些不同的策略反映了品牌对自身形象的不同定位和期望。

最后,要为意外情况做好准备。在实际应用中,logo往往需要出现在各种不可控的环境中,比如包装、标识、数字横幅等。在这些情况下,使用带有固定背景色的边框设计可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色彩的魅力在于其微妙而强大的影响力。当我们学会尊重视觉对色彩感知的复杂性,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设计决策时,就能让品牌色彩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仅是装饰,更是沟通、说服和联结的有力工具。

在一个视觉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精确运用色彩传达信息的品牌将获得显著优势。它们不仅能够更清晰地与消费者沟通,还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与目标受众建立更深层的情感联结。毕竟,在品牌的世界里,色彩不只是色彩,它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第一语言。掌握这门语言,就掌握了品牌成功的关键密码。




12种常见颜色的色彩心理学

研究表明,色彩能将品牌认知度提升80%,更有85%的消费者承认色彩是他们选择某一品牌而非另一品牌的主要原因。因此,这不仅是美学选择,更是深刻影响购买决策的商业策略。它要求品牌方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色彩的运用既能激发情感共鸣,又能精准传递品牌的核心价值。

充满激情与能量的红色是视觉上最具冲击力的色彩,它能激发紧迫感与兴奋,但也与危险和愤怒相关联。在其旁边的橙色,融合了红色的活力与黄色的明快,传递出温暖、友好与价值感,是一种充满乐趣的色彩,但有时也显得轻浮。黄色是乐观与创造力的象征,最能吸引注意力,然而过度使用会引发焦虑与不安。

作为最令眼睛舒适的色彩,绿色天然地代表着健康、自然与平静,是平衡的象征,但其负面则与嫉妒和停滞有关。蓝色是心智与逻辑的色彩,作为最受欢迎的颜色之一,它广泛传递着信任、可靠与宁静的信息,是企业界的“安全牌”,不过也可能显得冷漠或抑制食欲。介于蓝、绿之间的青绿色,则象征着清晰的沟通、自我表达与变革,是科技与创意产业的宠儿。

紫色由红、蓝交融而成,天生带有皇室的尊贵、奢华与神秘感,能激发想象力,但也可能显得不切实际或压抑。独特的洋红色则代表着情感的平衡与和谐,它鼓励创新与变革,是一种既大胆又务实的色彩。

源于大地的棕色,传递着可靠、质朴与稳重的感觉,象征着真实与支持,但需巧妙运用,以避免显得沉闷或缺乏精致感。

光谱的两极定义了基调:黑色是权力、优雅与永恒的象征,拥有无可比拟的严肃与精致感,但同时也与压迫和哀悼等负面情绪挂钩。灰色作为终极的中性色,代表着平衡、现代与智慧,既能衬托出高级感,也易陷入平淡与压抑。而白色则象征着纯洁、简约与新的开始,能营造出洁净与广阔的空间感,但若不当使用,则会带来空洞与疏离感。

每一种色彩都蕴含着复杂的双重性,品牌唯有精准把握其内在含义,并结合自身定位,才能让色彩成为其最有力的视觉语言。



撰文——Al

编辑——邹健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