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
俄罗斯总统普京10月29日表示,俄罗斯已经测试了一种名为“波塞冬”(Poseidon)的无人潜航器,这是俄罗斯在一周内第二次宣布与可携带核弹头的武器系统相关的试验。就在几天前,俄罗斯宣布测试一种新的核动力巡航导弹“海燕”(Burevestnik),这一消息似乎特别惹恼了美国总统特朗普。为此,特朗普指示五角大楼立即启动核武器测试。有专家对“波塞冬”的性能和实用性提出了质疑,要么认为它的破坏性没有宣传的那么大,要么就是觉得更有效的武器其实早已存在。那么俄罗斯在这个时间点展示这些新武器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其背后到底是要传递怎样的信息?
海燕核导弹
连续宣布成功试验多款武器
10月29日,在与乌克兰战争老兵交流的过程中,普京宣布,俄罗斯已经测试了一种新型武器。这款名为“波塞冬”的无人潜航器是俄罗斯最新的核打击项目之一。普京称“波塞冬”的试验发生在10月28日。“在速度和航行深度方面,世界上没有与这种无人航行器相当的东西——而且很可能永远不会有。”他还称“没有办法拦截它”。普京没有说明“波塞冬”从何处发射或航行了多远,但他提到它“航行了一段特定的时间”。“波塞冬”是俄罗斯在俄乌冲突前公布的六大核武器项目之一,专家称其为超级武器。据悉,这款水下无人潜航器的航速可达100节(约185公里/小时),其设计初衷旨在突破防御系统,并引发足以摧毁沿海城市的巨型海啸。
普京在老兵交流会上
就在宣布“波塞冬”前几天,普京在另一场合透露,俄罗斯已成功完成可携带核弹头的“海燕”导弹试验,并正着手部署该型号导弹。至10月29日他进一步补充道,这款导弹具有“无可匹敌的优越性能”,其核反应堆启动仅需“数分钟乃至数秒”。
而在上周末,俄罗斯还正式下水了新型核动力潜艇“哈巴罗夫斯克”(Khabarovsk)号,该潜艇将配备“波塞冬”无人潜航器。据悉,“哈巴罗夫斯克”号在俄罗斯北极地区的北德文斯克市举行下水仪式,国防部长安德烈·别洛乌索夫、海军总司令亚历山大·莫伊谢耶夫上将,以及联合造船集团与北德文斯克造船厂负责人共同出席。俄罗斯虽拥有多艘核动力舰艇,但“哈巴罗夫斯克”号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能够搭载并发射多种无人作战系统。据相关报道,在该艇下水仪式期间,其舰体上已装载了可携带核弹头的“波塞冬”无人潜航器。据了解,“哈巴罗夫斯克”即将展开海试阶段,预计最终将正式列装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服役。
“哈巴罗夫斯克”下水
专家质疑“波塞冬”的实力
2020年11月,时任美国国际安全与防扩散事务助理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福特(Christopher Ford)曾宣称,“波塞冬”的设计目的是用“放射性海啸淹没美国沿海城市”。不过学界对于核爆能否真正引发海啸存疑。俄罗斯核力量专家帕维尔·帕德维格(Pavel Podvig)指出:“值得回顾的是,苏联曾多次研究利用类海啸摧毁沿海设施的方案,但每次结论都是不可行——有研究报告直指该设想‘荒诞不经’。”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妮可·格拉耶夫斯基(Nicole Grajewski)指出,“波塞冬”延续了苏联长期探索高当量水下投送系统的传统。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就开始研究如何利用海洋深度、压力与冲击波传播特性来塑造或放大核爆效应。她在社交媒体平台透露:“苏联科研机构曾在拉多加湖进行水下核爆模拟,后续又在新地岛开展试验。这些研究证实大陆架会吸收大部分能量——巨浪会迅速消散,要实现大规模海岸破坏在物理学层面并不现实。目前除俄罗斯电视台披露的演示资料外,我们对‘波塞冬’知之甚少。鉴于苏联时期的探索积淀,这款武器更多体现的是战略概念的延续,而非技术革命。”
波塞冬
尽管公众讨论常聚焦于“波塞冬”制造海啸的戏剧性能力,但有专家指出,该武器的实战价值其实相当有限。美国海军分析中心俄罗斯军事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迈克尔·彼得森(Michael B. Petersen)强调“波塞冬”属于二次核打击手段,即敌方通过突袭性核打击摧毁了俄罗斯的核武库,俄方仍能通过这种水下核报复系统让侵略者付出毁灭性代价。但是俄罗斯早已有更有效的二次核打击手段——可携带16枚分导式弹道导弹的战略核潜艇,其毁灭性要强于数十个“波塞冬”,所以俄方部署该系统的真正战略意图可能在于“通过威慑迫使对手退缩”。当然俄罗斯保留使用权利,但届时全球战略战争要么已全面爆发,要么已是最后手段。
官宣的时机值得考虑
所以为什么俄罗斯要在这个时候宣布成功测试了“波塞冬”和“海燕”这两款核武器?有分析称,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声明发布的时机而非其具体内容。
在特朗普历时数月试图促成俄乌谈判的外交努力受挫后,美国似乎已对结束战争失去热情。上周白宫突然取消了美俄峰会,显然是因为美方意识到双方立场鸿沟难以通过高层会晤弥合。不仅后续对话无从谈起,峰会取消后特朗普更立即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实施制裁,以此惩罚莫斯科拒绝接受乌克兰和平方案。尽管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关系依然微妙,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对莫斯科顽固立场日渐显露的不满。在这种背景下,普京或许正在试图重新吸引特朗普的注意力。“面对特朗普对乌克兰时冷时热的态度、对俄罗斯若即若离的姿态,莫斯科此刻确实掌握着基辅所没有的筹码,”俄罗斯问题学者、长期关注俄罗斯政治的专家马克·加利奥蒂(Mark Galeotti)在接受英媒采访时表示,“因此(成功试验武器)更多是为了让特朗普持续意识到俄罗斯确实拥有强大实力。”

另一种可能来自乌克兰战场。俄乌冲突爆发三年半后,俄军仍在以巨大生命和资源代价缓慢推进,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乌克兰夏季作战季即将结束,但俄军表现并不理想。”麦肯锡情报机构负责人大卫·希斯考特(David Heathcote)表示。他告诉英媒,“海燕”与“波塞冬”的测试声明恰恰折射出俄军常规力量的薄弱,在面对来自战场的压力时,“俄方的典型反应总是进行过度夸张的武力炫耀”。
事实上,俄罗斯的核武器的确成功吸引到了特朗普的注意。他下令重启核试验,并以“需与中俄保持同步”为由辩解称:“既然别国都在测试,我认为我们也应该进行。”俄方对此迅速做出反应,强调全球暂停核试验的共识仍然有效。克里姆林宫发言人表示:“即便有人提及‘海燕’试验,这绝非核试验。各国都在发展防御系统,但我们的测试与核试验毫无关联。”
图片来自网络
iWeekly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2025 现代传播 Modern Media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