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
美国福克斯新闻10月29日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已指示五角大楼立即开始与其他核大国在核武器试验方面“保持同步”,他特别点名俄罗斯和中国。特朗普10月29日在Truth Social上发帖称:“由于其他国家的试验计划,我已指示‘战争部’(Department of War)以平等的方式开始测试我们的核武器。这个过程将立即启动。”自第二任期开始以来,特朗普总统多次谈及核武器问题,强调其紧迫性,并表示在解决乌克兰和中东危机之后将处理这一问题。特朗普核武计划也使得后来者仿效的情况增多,因而威胁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未来。

美国重启核武测试
特朗普的贴子是在俄罗斯进行核武器测试之后发表的。俄罗斯总统普京10月26日表示,俄罗斯已成功测试其“独特的”核动力“暴风雪”(Burevestnik)巡航导弹,该导弹也可携带核弹头。克里姆林宫称这属于“确保国家安全”的努力的一部分。特朗普随后表示普京的宣布“并不合适”。普京的亲信谢尔盖·里亚布科夫(Sergei Ryabkov)对俄罗斯媒体称,莫斯科已事先通知美国这次试验。俄罗斯此次试验“暴风雪”导弹的时机颇为引人注目,恰逢克里姆林宫加剧核姿态展示、且美俄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的谈判陷入中断之际。普京10月29日还表示俄罗斯进行了“波塞冬”(Poseidon)核动力超级鱼雷的试验。军事分析人士称,这种武器可通过引爆核弹头制造巨大的放射性海啸,摧毁沿海地区并污染城市。

特朗普还在Truth Social上错误地声称美国拥有的核武器比任何国家都多。根据“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ICAN)的数据,目前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多的已确认核弹头,超过5500枚,而美国则拥有5044枚。美国上一次进行完整的核武器试验是在1992年,中国和俄罗斯自那个时代以来也未被确认进行过此类试验。特朗普所说的“以平等的方式”尚不清楚具体指什么样的武器试验,或者他是否指代类似俄罗斯最近进行的“力量展示”。
自1998年以来,除朝鲜外,没有其他国家被确认进行过完整的爆炸性核试验;但包括美国在内的核国家此后一直通过高性能计算机进行模拟爆炸测试,并测试可携核弹的导弹、弹头机制,以及进行“亚临界”核材料试验,以确保其核武库的有效性。美国上一次完整的核试验代号为“Divider”,于1992年9月23日在今天的“内华达国家安全场地”(Nevada National Security Site)进行。同年,总统乔治·H·W·布什宣布暂停地下核试验的禁令。不过,美国仍具备在该场地恢复试验的能力。

特朗普在核武议题上的复杂立场
尽管莫斯科和华盛顿多次声明希望停止军备竞赛,但几乎没有取得实质进展。克里姆林宫最近批评特朗普推动发展导弹防御系统“黄金穹顶”(Golden Dome)的计划——特朗普声称该系统将使美国“刀枪不入”。据NBC新闻报道,在他的第一任期内,特朗普曾寻求将美国的核武库“增加十倍”。2016年12月,他在推特上写道:“美国必须大幅加强和扩展其核能力,直到世界对核武器恢复理智为止。”自第二任期开始以来,特朗普总统多次谈及核武器问题,强调其紧迫性,并表示在解决乌克兰和中东危机之后将处理这一问题。
不过特朗普也曾表达过削减核武的观点。2024年3月25日,他表达了对全球核裁军的愿望,称:“如果我们都能摆脱核武器,那将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因为核武器的威力简直疯狂,太疯狂了。”特朗普强调了应对核扩散的紧迫性,并重申呼吁俄罗斯和中国重启军控谈判,大幅削减国防预算。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对特朗普的提议做出积极回应,强调谈判也应包括英国和法国,特别是在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可能扩大法国核保护伞以覆盖更多欧洲国家之后。然而,俄罗斯驻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大使澄清说,在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下,特朗普的核裁军提议是“不可能实现的”。

然而,实际上,特朗普的行为并未创造有利于推进其既定目标的条件,反而可能促进核扩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特朗普执政下的美国无法成为可靠的盟友。如果那些一直依赖美国核保护伞的国家决定发展独立的核能力,那么此举很可能会使其他国家采取类似行动的行为合法化。结果,特朗普对盟友的态度最终可能使其裁军目标更加遥不可及,而非更接近,同时也威胁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未来。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未来
特朗普执政下的美国被视为不可靠盟友的认知,为马克龙自2017年以来多次未果的“战略自主”倡议注入了新动力。该倡议旨在建立一个“战略自主的欧洲”,以逐步减少欧洲对美国安全的依赖。除努力加强常规军事能力与构建防务工业基础外,马克龙还提议就扩大核威慑以覆盖欧洲盟友展开战略讨论,以应对全球性威胁,尤其是来自俄罗斯的威胁。德国新任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对这一提议表示欢迎。波兰总统对此倡议表示赞赏,同时邀请美国在波兰部署核武器,这一呼吁也得到波罗的海国家领导人的响应。

美国核威慑承诺可信度的不确定性,也引发了日本和韩国的担忧。发展独立核能力的可能性已进入两国安全讨论的范畴。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去年9月出版的编著《国力研究》(产经新闻出版社)中自曝,她曾要求将作为国家原则的“无核三原则”从“安保三文件”中删除,理由是它“碍事”。无核三原则是时任日本首相佐藤荣作于1967年12月提出的,佐藤荣作也因此成为唯一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日本首相。根据无核三原则,日本政府承诺“不制造、不拥有、不运进核武器”。

美国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缔约国,重启核武测试本身也已经成为对核不扩散目标的重大威胁。《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要求,每个有核武器的缔约国承诺不直接或间接向任何接受国转让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或对这种武器或爆炸装置的控制权;并不以任何方式协助、鼓励或引导任何无核武器国家制造或以其他方式取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或对这种武器或爆炸装置的控制权。在向联合国大会提交国际原子能机构年度报告时,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Rafael Mariano Grossi)呼吁国际社会重新坚定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承诺,他称该条约是“在当今极度需要稳定与确定性的世界中”的一项“稳定与信心的锚”。他还特别提及和平利用核能技术的迅速增长,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为确保公共安全所作的努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iWeekly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2025 现代传播 Modern Media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