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阿桑奇”相关文章

美败诉!英判不引渡阿桑奇,新闻自由争议再起

当地时间4日,在伦敦老贝利法院,法官凡妮莎·巴拉赛(Vanessa Baraitser)裁决,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不应被引渡到美国,这是出于对阿桑奇有自杀风险的考虑,美国监狱无法阻止其自杀,因此法官拒绝了美国的引渡请求。这项裁决并没有确定阿桑奇是否犯有不当行为。美国方面的律师表示,他们将对这一裁决提出上诉。英国内政大臣对引渡有最终决定权,这意味着此案可能还会拖上一段时间。

阿桑奇引渡美国案开审,可能面临175年监禁

当地时间24日,伦敦一家法院开始对阿桑奇引渡美国案进行审理。阿桑奇因涉嫌鼓励、接受和发布国防有关机密文件而被美国指控18项罪名。如果被定罪,他有可能面临最高175年监禁。

阿桑奇再度露面泛泪,律师:没时间准备文件

当地时间13日,阿桑奇被押前往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出席听证会。支持者们纷纷上前给他打气,隔着车窗一次又一次地对他喊“我们与你同在,要坚强!”据报道,英国伦敦地方法院将在2月份举行美国全面引渡听证会。本次听证会是阿桑奇为避免被引渡而走的流程。听证会上,阿桑奇的律师加雷思·皮尔斯(Gareth Peirce)称,法院给予她跟阿桑奇接触的时间非常有限,而大部分文件和证物都需要阿桑奇本人亲自签署认证,时间的不足拖延了案件审理进程。因此,法庭最终同意延迟听证会的时间,让阿桑奇有时间与律师准备辩护文件。(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宅了6年,阿桑奇起诉厄瓜多尔想把他逐出“家门”

你在家宅了6年,你爸妈口口声声一边说只要你乖,爱在家待多久就待多久,一边给你立些新家规,你信吗?这么一想,“维基解密”(WikiLeaks)网站创建者阿桑奇(Julian Assange)最近跟厄瓜多尔大使馆闹的“小脾气”似乎也可以理解些了。最近,阿桑奇因为不满厄瓜多尔给自己定下的新版“住宿守则”,对大使馆提起诉讼。这场远程电话视频听证会上,双方都吐了哪些槽?结果谁“赢”了?

2月8日国际媒体头条

当地时间2月7日上午8时30分,朝鲜在东仓里发射中心发射了一枚运载火箭。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于当天发布公报指出,“光明星四号”卫星发射取得完全成功,“这是朝鲜在和平利用宇宙权利来发展国家科技、经济和国防力量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2月5日国际媒体头条

叙利亚和谈被暂停后,美国国务卿克里指责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一方在俄罗斯撑腰下,试图以武力解决这场战争。叙利亚驻联合国大使贾法里则指责反对派听从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土耳其的命令,来破坏和谈。

从“密码朋克”到“维基解密”

《阿桑奇自传》中文版问世的当口,正遇上斯诺登事件发酵,美国情报部门绝密的“棱镜计划”随之浮出水面。与此同时,美军士兵曼宁被控泄露国家机密,或将面临百年刑期。一时间,他们的“前辈”、互联网上最有名的“泄密者”—— 朱利安•阿桑奇的是非争议,再度引发公众关注。从公布美军装备数据库、关塔那摩监狱手册、各大机构和企业腐败报告,到披露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争日志、“电报门”机密文件,这位近年来颇受瞩目的泄密网站“维基解密”创始人,早已让各国(尤其是美国)政客和情报部门为之胆寒,必欲除之而后快。

三大泄密者的戏剧人生

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生失败者,一个理想主义但经验不足的“正常青年”,一个控制欲极强的自大狂,他们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著名的三个泄密者,或者按英文的说法“吹哨揭发者”(Whistle-blower)。曼宁,斯诺登和阿桑奇,分别属于20岁、30岁、40岁年龄段,性格与经历迥异,一样的是这类人常有的“破碎人生”。很明显,这不是绝大多数人想要的生活,而三人毅然决然地作出了类似的选择,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故事?他们的人生,我们大概都单独了解一些,但把三人放在一起比较和发掘的时候,还是有出人意料的戏剧性。

FACES 面孔

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泽纳维在远赴布鲁塞尔接受治疗两月后,终因病情急剧恶化病逝。梅莱斯•泽纳维曾任埃塞俄比亚两任总理,从反独裁的热血青年成长为叱咤非洲的政治强人,随后深陷破坏选举丑闻,甚至在去年G8峰会上被迎面痛斥为“独裁者”,20多年来从政生涯充满争议。

阿桑奇与“水浒传”

阿桑奇只有一张床垫栖身。房间照不见阳光,前些日子他还感冒了。母亲说,很为他担心,当然,还有世界上其他受到不公待遇的人。

悬崖边的阿桑奇

因“维基解密”触怒美国,阿桑奇面临着从英国引渡到瑞典,再从瑞典引渡到美国的危险前景。他在英国自首以来,通过司法申诉来免予引渡的努力已告失败,躲入厄瓜多尔驻英国使馆,又是一场胜算不高的自救行动。

信息的恩惠

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与维基解密(WikiLeaks)已经美名远扬或恶名昭著(请自行选择你的形容),不是因为过往的一场政治斗争,而是因为一些更深刻的理由:对拥有、传播与吞食信息的渴望。自从维基解密在今年7月披露约92000份美国关于阿富汗战争的文件,一个来自共产主义时代的老笑话便不停在我脑海中盘旋。“我们无法预测未来,”苏联电台播音员报道政治局的审议情况,“但过去正在我们的眼前发生变化。”如今,随着391832份美军秘密战地报告的披露,一座令人震惊的万花筒般的战争剧场亮于眼前,我们对美国在伊拉克介入性质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透明或被透明:“维基解密”的理想

由于“维基解密”网站不断公开机密文件,美国甚至全世界都在面临一场“外交上的‘9·11’”。在网站创始人阿桑奇看来,这并不是为了使政要和政府难堪,而是要促使政府等大型机构变得更加透明和开放。这样理想化的描述,遭遇到现实中强大的阻力,“维基解密”未来的命运仍是未知。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