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41301条查询结果

汪建伟:这个世界需要一盏黄灯

在第八届上海双年展“巡回排演”展览期间的一场讲座中,汪建伟与满场陌生的听众对坐,一人说:“对不起,我们在展厅里转悠了两个小时,感觉一塌糊涂,你们(艺术家)是不是就想把我们公众带到黑暗里?”

跳跃条纹

每回一谈到条纹,多多少少都有种背后一凉的感觉。曾经有过很多次,我以为只要挑选仔细,就算人高马大也可以驾驭它,但无论试过多少回,始终都得不到最圆满答复。好在今年的条纹完全起底大变样,有了“跳跃”这种全新的形容词可以使用。

睡眠是件大事儿

刚刚过去的“世界睡眠日”,令“睡眠”突然成为了一件大众关注的“事”。睡眠的功效以及睡眠质量所引起的健康问题,近些年来也逐渐为大众所知。可知道与重视,毕竟还在程度上有一定的区别,何况,未有过失眠经验的人,自然不知失眠者的痛苦,而睡眠质量不高也在各色绮丽的梦境中烟消云散。

生物燃料助长饥荒

2月份参加了佛罗里达州Daytona 500赛事的观众,都能分派到绿色的小旗在比赛过程中尽情挥舞,因为赛车所使用的是含15%乙醇成分的汽油,够环保!由这赛事开始的一整季里,电视广告就不停地向美国人展开生物汽油优越性的攻势。

欧洲外交的首次考验

经过8年激烈的政治吵闹,欧盟终于有了外交新系统,而它的命运,也包括欧盟“外长”凯瑟琳•阿什顿的命运,也许在未来几个星期就会有分晓。目前为止,欧盟未能恰当地回应阿拉伯世界的危机,欧洲各国的外交部准备打口水仗了。

重新展翅翱翔的苍鹰

我相信只要是有听过一点西方歌曲的人,都会对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有着极深的印象,对于五六七十年代的人而言,这确实是一场集体的共同回忆,如今他们来亚洲开唱,真的是一场集体的乡愁礼赞。

政要大牌吃相镜头学

今年的“3•15”又引出了食品安全这个在国内永恒的话题,有网友调侃说我们长年累月吃下各种足以危害身体的食品,核辐射对我们来说也就是那浮着的云。吃,除了是普通人的基本需要,政要大牌们同样也有这个需要。而且经常暴露在镁光灯之下的他们,能否在镜头前做到人和食物和谐共存也是一门大学问。现在就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地放开吃,优雅吃,对着镜头吃!

希拉里2012,不干了

希拉里被问及是否打算连任国务卿时,她态度明确地否认了这个可能性。希拉里表示不论2012年奥巴马是否成功连任,届时她都将退休。她还称自己对美国政府其他职位并无兴趣,无论是副总统还是国防部长。

世界建筑“大跃进”

凡是拉上“大跃进”这3个字的,并不会让人有愉快的联想,包括建筑。建筑界比高度、大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到了2011年,这股风却似乎愈吹愈烈。这种新建筑主义的探索最终会把人们引领到什么地方,谁都无法预料。

社交网络为何让人成瘾?

“让失散多年的亲朋好友重新建立联系”,这个“好处”简直就是社交网络给网民们下的一道难以解除的魔咒。这种交友方式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传播最广泛的一种,每天都吸走人们数十亿小时的时光。社交网络究竟为什么会有成瘾性?它们对现代人的生活又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三合一悲剧之后的日本

日本显然不再是那个经济第三、一直在帮助邻国的大国,它更需要亚洲各国平等的互动,拓宽自己的安全感想象。

日本自卫队“争议性救援”

在“3•11”地震和海啸发生后,日本自卫队作出了迅速的救援。但在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灾难中,自卫队的表现却倍受争议批评。如此的自卫队救灾表现,对世界又有什么启示?

日本核灾难:人类沉重一课

日本遭受地震和海啸双重灾难之后,更可怕的第三重灾难—核灾难接踵而至。这是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爆炸惨剧25年后最惨烈的一课,既是日本的沉痛一课,更是全球核能领域的沉重一课。在核能这把双刃剑上,人类将重新权衡效益与安全,我们将何去何从?

亲历三里岛事故核专家:日本核辐射可持续数年

日本发生核泄漏事故后,阿诺德•甘德森(Arnold Gundersen)接受了《周末画报》记者的专访。这位亲历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泄漏事故的美国核专家告诉记者,日本此次核泄漏事故的影响,绝对是一个长期问题。

切尔诺贝利25周年祭

25年前,一场人类历史上最为惨重的核电站事故,释放出相当于广岛核爆400倍的辐射剂量。 时至今日,前苏联在切尔诺贝利的教训,还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核能开发的上空,以警世人。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