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失业现象加剧,成为法国人生活中的焦点话题。法国全民每年最关心的是年度失业率问题,怕丢掉饭碗,沦为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时下,如果能把已然泛滥的灯具设计得有多么讨巧,实属不易。
这是一个独特的衣柜,由Madeleine Chéruit时装店销售总监Alice Alleaume(任期自1912年至1923年)捐给巴黎时装博物馆,是1930年代时髦巴黎的缩影。
蒂芙尼与两次荣获奥斯卡服装设计奖的设计师凯瑟琳•马汀联手打造的“Tiffany & Co. The Great Gatsby”系列珠宝极尽奢华,这些臻品在巴兹•鲁赫曼导演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由演员们佩戴。
在本季纽约时装周中,时尚品牌Eckhaus Latta与艺术家Bjarne Melgaard的跨界合作Ignorant Transparencies以其独具一格的趣味概念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可说是iPad上必备的RSS阅读应用。在Google Reader关掉以后,iOS 7即将发布之际,Reeder更新至第二代。
夏末北欧,畅游在丹麦哥本哈根街头,捕捉熟悉的风景,相机中留下的是翩翩美影… …行走于北欧风情万种的街道,追寻丝丝精致丹麦甜点的香味,就让我们跟随秦岚来到古老运河旁,享受这悠然惬意的时光,与 ECCO 一起分享秋意渐浓的一个下午。
要说我记住的第一款法式蛋糕,大约就是“拿破仑”了。它的名字够特别,口味也够出众。尤其是奶油沾染着悉悉索索的酥皮,形成了一种又脆又轻柔的口感,实在是个性盎然。其实据考证,“拿破仑”的由来跟有名的那位拿破仑没有关系,只是蛋糕的英文名是Napoleon 而已。
虽然Jef f Koons从未远离公众视线,但今夏在纽约两大画廊巨头Gagosian和Zwirner同时展出不同系列的作品,依旧能够引发艺术圈里圈外话题不断。老东家Gagosian展出了他已广为人知的系列:不锈钢彩色气球玩具雕塑、对绿巨人等卡通形象及古典美术图像挪用的作品,在Zwirner则呈现了视觉效果完全不同的“水晶球”系列:几十件大小不等的纯白石膏像,从著名古希腊雕塑到美国城郊庭院中常见的装饰物或信箱,一律顶着宝蓝色的水晶球。
《纽约时报》:去年有8300万名中国大陆游客合共在国外消费了102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人和德国人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消费群体。与从前的美国人和日本人一样,这些刚刚富裕起来,而且不懂外语的中国游客成了并不受人待见的游客。
最近的欧洲IFA大展有两款重量级手机发布,索尼Xperia Z1和三星GALAXY Note 3。这一次的话题性还在于围绕手机的新生态,智能手表重新被拿来大做文章,而索尼的“镜头相机”绝对是个创新亮点。
当全世界翘首期盼美联储“关小”量化宽松(QE)的“水龙头”之时,美联储却令人震惊地宣布决定暂时维持每月850亿美元债券购买规模不变。这一决定再次令无数市场参与者措手不及,市场也随之出现剧烈波动。
近日“迪奥精神”(Esprit Dior)展览于上海当代艺术馆正式拉开序幕,向迪奥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时代周刊》曾放过豪言,“没有去过10 Corso Como的米兰之行是不完整的。”
雕像设计师 L'Wren Sc ot t与高街品牌香蕉共和国(Banana Republic)合作了超过50件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