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触摸”是绝大部分博物馆里常见的警示,但近日于巴黎钱币博物馆开幕的展览却积极鼓励观众和作品的接触。
9月24日,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以“从镀金时代到白银时代”为主题的论坛,论坛由北欧设计出发,沿着北欧设计的精神内核及无国界流变展开探讨,意图探索走过了以彰显财富为导向的“镀金时代”设计的中国,如何朝向回归人本的“白银时代”发展。
高古轩香港画廊于9月17日带来了展览“白南准:晚期风格”,以19件录像装置、油画及素描回顾这位“多媒体艺术之父”生命最后10年的创作,其中包括多件从未展出过的作品。在与《艺术新闻/中文版》的专访中,展览策展人Hanhardt谈到,在最后10年,白南准如何为人文主义赋予新的表达。
由美国富豪、慈善家埃利与艾迪丝·布罗德夫妇(Eli and Edythe Broad)为其2000多件艺术收藏而出资建造的洛杉矶布罗德美术馆(the Broad)在当地时间9月20日正式开幕。尽管有评论称之为“新镀金时代”的美术馆,但这个备受关注的私营艺术机构也许会是洛杉矶成为下一个艺术中心的关键一步。
自古根海姆个展“时间寺”之后不到一年,9月18日,艺术家汪建伟又在北京长征空间举办了最新个展“脏物”,展览展出了其延续“时间寺”系列创作的绘画、装置新作。展览开幕现场,还有汪建伟发起的十人组合“结晶体”进行的剧场实践。与此同时,此次展览的学术批评鲁明君编纂的新书《软弱的时间》也同期发布。
位于外滩五号的MUSEO妙食社是新加坡MUSEO在海外的首家分店,这里的美食都如艺术作品一般,叫人舍不得吃。
刁德谦是20世纪后半叶世界观念艺术史中不可绕开的一个名字。2015年9月18日,他在中国(同时也是在全球)的首次个人回顾展“刁德谦”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了。展览由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担任策展人,全面呈现了艺术家自上世纪70年代初到现在创作的115件绘画作品。
像卡巴科夫夫妇那样成功的出生于东方的艺术家,在西方并不算多见。30年的流散经历,卡巴科夫的作品主题发生了从政治话语到普世价值的转变。他们似乎总有这样的能力,把梦想场景、漫画插图生动地转变成可触摸的现实,让观众变成演员,身临其境地去体验荒谬困境……
“Acqua di Parma 帕尔玛之水”首次发起的当代艺术展“传奇不朽-经典永存”(I will be there forever)近期在米兰久享盛誉的库萨尼皇宫隆重揭幕。这一文化盛宴由“Acqua di Parma 帕尔玛之水”当代艺术项目的艺术总监兼艺术评论家Cloe Piccoli倾力策划……
约翰·伯格被国人广泛熟知的身份是艺术评论家,他的艺术评论早已不止于通常意义上对艺术品的阐释或是解读。纳博科夫认为“美加怜悯”是“我们可以得到的最接近艺术本身的定义”,这一定义似也可用来描绘伯格的艺术评论——他的文字充满着公共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焦虑,并且在诗性和理智的两极摆动和较量……
从1986年延续至今的“火人节”(Burning Man Festival),令遍布全球的“信徒”魂牵梦萦。他们会如期赴约,在位于美国内华达州北部沙漠的这座临时城市里,通过音乐和艺术表达最真实的自我。整场狂欢的高潮,定格在巨型木头人被火焰烧毁,仪式完成的刹那。喧嚣过后,人们怅然四散,一切仿若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与画作相比,毕加索的雕塑创作较少为公众所知,尤其是在美国。9月14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再次举办了毕加索雕塑展,展出的140件作品贯穿了毕加索60年的创作。沿着他在绘画和雕塑上并存的创作线索,《艺术新闻/中文版》将带你追溯毕加索的艺术生涯。
对于贪念过去的人儿,电影《像素大战》(Pixel)里的一个个小方块无疑打开了“小时候”的大门。俄罗斯方块、魂斗罗、吃豆豆,无数红白机游戏画面,各种分辨率低到捂脸的图形......在这个全面追求“高清”的时代,有人毅然决然选择沉醉在“低像素”世界里。
由华特迪士尼动画研究所主办的“生命之绘——迪士尼经典动画艺术展” 9月8日起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本次展品涵盖迪士尼历史上经典动画图、布局图、背景绘图、故事草图和单帧设置等作品,展出的迪士尼经典动画包括米奇的荧幕首秀《蒸汽船威利》、《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美女与野兽》、《魔发奇缘》、《花木兰》、《狮子王》、《冰雪奇缘》、《超能陆战队》等。
4个有着不同背景的双年展陆续在里昂、伊斯坦布尔、莫斯科、乌拉尔地区开幕,使9月成为2015“双年展之月”。里昂双年展旨在重新定义“现代生活”;伊斯坦布尔双年展规模之大,需要三天才能逛完;莫斯科双年展政治意味浓厚;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则有中国策展人李振华的加盟。《艺术新闻/中文版》就策展主题“没有真身”专访了策展人李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