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27条查询结果

天马行空,逆向创意

在petit h 的世界里,意想不到的材质组合会碰撞出奇妙的火花,一如petit h创意总监Godefroy de Virieu 一贯以来的设计理念——在日常物品里寻找带有智慧的美感。好奇心加持设计精神,趣味与实用协奏,逆向创作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她在织物中找到最后的安慰

布尔乔亚算是20、21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此次中国展为大家呈现了她的不同面,坚强与柔软,对抗与包容。

Pi式错觉展 - 艺术与科学的奇异交会

2019年5月18日,Burgundy Assemblage(BA),来自纽约的独立设计师皮件品牌,在位于陆家嘴的震旦博物馆开启Pi系列巡回展上海站。

周轶君:艺术家没了

最近一次去苏州园林也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到了狮子林,总是要想起贝聿铭,想童年的他在叔祖父、颜料大王贝润生的园子里,在石洞、竹林、小径间穿梭、躲藏,想阳光与影子如何在幼小的心灵间慢慢显影,留下一生的印记。

漂浮于落花世界:探访日本艺术天团teamLab

五月,展览《teamLab: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让普罗大众认识到两个存在:1.油罐艺术中心,2.teamLab。其实从2001年开始,teamLab便开始在诸多艺术事件中崭露头脚,很快蜚声国际。这一次在上海的展览,像是teamLab为油罐艺术中心施展的“还魂术”,让这一神秘所在,从多年沉睡里复苏。

废弃物品变雕塑,他们究竟是清洁工or艺术家?

世上真的会有承认自己的作品是“垃圾”的艺术家吗?还真的有哦。马特·坎普(Matt Kemp)和凯文·赫里希(Kevin Herlihy)是两位来自英国伦敦的温布尔登工作室的艺术家,与其它艺术家不同的是,他们的雕塑作品原材料并非是石料、钢铁或是泥土,而是人类的废弃物。

废弃物品变雕塑,他们究竟是清洁工or艺术家?

世上真的会有承认自己的作品是“垃圾”的艺术家吗?还真的有哦。马特·坎普(Matt Kemp)和凯文·赫里希(Kevin Herlihy)是两位来自英国伦敦的温布尔登工作室的艺术家,与其它艺术家不同的是,他们的雕塑作品原材料并非是石料、钢铁或是泥土,而是人类的废弃物。(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塑造瓷未来

1944年夏天,英美联军在诺曼底登陆,法国光复。那一年,经历了艰难岁月的毕加索来到位于法国南部的蓝色海岸( Côte d'Azur)并开始创作了一系列简单又可爱的红色陶土人物雕塑。从此,艺术家和陶瓷结下不解之缘。他把瓷器当作画布,根据器形上釉。当他掌握了基本陶瓷技法,还创造性地用车床切割加工陶瓷,做出令人们意想不到的造型,将自己的立体主义运用到陶瓷创作中。在毕加索的创作生涯里,他一共创作了3000多件陶瓷,这直接影响了现代陶艺的发展。

Chinamania 瓷·新生

几年前在拍卖行看到一只青花瓷杯,刘树荫下,躺着一堆长发披肩的男女,俨然是一副活色生香的春宫画,杯旁还配有一个同主题的小蝶。这组与16世纪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特定的出口瓷将送到欧洲某位贵族手中,在那样一个年代,这或是大洋彼岸那位外国人认识中国的第一面。一则轶事,但陶瓷确实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它是物质的,亦是精神的。

崔晓红谈现象级艺术展“戏游2:无界之宴”

4月28日-5月7日,“戏游 2:无界之宴”登陆近10000㎡的上海东岸•民生艺术码头,打造120分钟不间断的参与式艺术实验现场,每天仅2场每次限250人,仅有10天在上海,意在唤醒身体的原生感知。

FACING WINDOW 外欲

窗是敞开的,房间是自己的,两者兼而有之。

寻一场难忘之梦

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北京对于世界而言又未尝不是如此。摩天楼宇与古楼胡同并存,人文艺术与自然情怀交织,历史与摩登的碰撞总能让人发现这座城市不一样的精彩旖旎。

BEHAVIOR ART 行为艺术

当奢侈品出现在寻常街头,落入日常生活里,是不是也能成为一道风景?

电子漫步

在2018 年上海双年展期间,Electrical Walks“电子漫步”跨国电音大趴巡游到了中国上海,UNArt 跨媒体艺术中心邀请到艺术家库碧诗,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展示她的作品“电子漫步”,上海也是艺术家此项目的全球第73站。

Ontimeshow 2019AW 第十季精彩落幕

紧随着上海时装周的落幕脚步,Ontimeshow 2019秋冬第十季展会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4月2日精彩落幕。此次展会总面积达25,000平方米,在6天展会期间共迎来了海内外品牌共337个,接待专业观众总人数达15855人。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