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装置”相关文章

“多媒体艺术之父”白南准的最后10年

高古轩香港画廊于9月17日带来了展览“白南准:晚期风格”,以19件录像装置、油画及素描回顾这位“多媒体艺术之父”生命最后10年的创作,其中包括多件从未展出过的作品。在与《艺术新闻/中文版》的专访中,展览策展人Hanhardt谈到,在最后10年,白南准如何为人文主义赋予新的表达。

今夏,浸入式艺术热潮正在蔓延

今年9月,曾于2013年在纽约MoMA吸引大量观众的大型互动装置艺术作品《雨屋》(The Rain Room),将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展出。而在今年夏天,全球的数个重要美术馆均推出了参与式的大型装置作品,一股浸入式艺术热潮已开始在世界各地蔓延。

威廉·肯特里奇:边缘之处即是中心

“威廉·肯特里奇:样板札记”(William Kentridge: Notes Towardsa Model Opera)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的展览,引起了广泛关注。能够创造性地利用巨型展厅营造出带有历史感的现场,在这个空间过去的经验中并不多见。

Objects to play 物物交织

快从噩梦中醒来,加入我们的展览。”艺术家David Shrigley向人们发出邀请。在艺术家Christiaan Lieverse位于鹿特丹的工作室内,一场探讨物与物之间奇趣关联的活动正在进行。

Ice Angel 拥抱的天使

每个人都可以是天使,通过机器让大家幻想自己是天使的摸样。

暗黑到骨子里

陈玺 装置艺术家,看他的作品已经不在于体会形式和结构那么简单,好像走进了他灵魂深处最暗黑的那个世界。作品于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和上海锦江迪生鉴藏家商店出售。

“时髦”的暗黑工作室

陈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艺术家,在他的作品被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发现后,尤伦斯那边告诉他,“你就是艺术家”,是装置艺术家。事实上他毫不在意这个缀词,他通过装置在自由地表达着自己的思考,就已足够快乐。

遇见奇异咖啡桌

对我来说,咖啡桌是最好的创作载体,这个方块好像一幅画、一件装置,或者一件雕塑,激励我编织一个个故事,但与此同时,它依然可以被摆在客厅里,依然是一张咖啡桌。—Liana Yaroslavsky

Volkswagen Touareg Hybrid 低碳人生

它的声音并不符合它的外貌,如果不是直接面对它,你甚至不会感受到这个2.3吨的大块头的存在。不仅如此,8.2升的百公里油耗和每公里193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众新途锐混合动力(Volkswagen Touareg Hybrid)真的会让你产生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毛焰:想“灰”

在西方,鉴赏专家善用精密仪器研究古典大师的作品细部,一只鼻子有36个角度,是时代造就的厚度。毛焰在苏格兰Dufftown绘画的新系列,有意渲染古典的氛围,是纯朴民风赋予的气质。靠近画框里的灰和蓝,把眼睛当作显微镜,直到潜入画中人性的深河。忧郁、悲凉、绝望,抑或藏在尊严里的五味杂陈。我们读到最平常的关系,在毛焰的笔下,一贯且照旧的唯美。 这位沉静的艺术家,近二十年来以肖像为圆心,节制地创作。他冷暖自知。在中国当代艺术掀起惊涛骇浪的泡沫之时,几乎是避世的坚守以待。在众人熟知毛焰的“托马斯情结”后,一种舒服、平静、天然也凝重的笔触与心神,在历经近十年的舒缓磨砺后浮出水面。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