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杂志”相关文章

书写新历史,《时代》杂志公布下一代领袖名单

自2014年起,《时代》杂志与劳力士共同发起“下一代领袖”评选活动,聚焦政治、商业、文化、科学和体育领域的优秀青年代表。今年的获奖者除了有脊柱受损的攀岩冠军凯拉·康蒂(Kyra Condie)、尼日利亚作家阿克瓦克·埃梅齐(Akwaeke Emezi)等杰出女性以外,还有美国音乐剧演员安东尼·拉莫斯(Anthony Ramos)等。

贴上“杂志编辑”标签的品牌,他们是认真的!

不少人都觉得杂志的黄金时代已然成为过去式,但却依然有人坚持认真做杂志,甚至以做杂志的专注力和深刻性提升产品本身的文化价值,传达时代潮流的文化符号。最近《花椿》中文版正式创刊,这或许也预示着,品牌杂志的全新时代正在到来。

今天你读杂志了吗?

来到包罗万象的世界第三大自治市柏林,迷路也是一份快乐。尤其走在米特区(Mitte Borough),总能有家店会冥冥之中等着你去探访。那感觉犹如许久不见的旧日伙伴忽然从远方发来一条短信问道:“ 嗨!你好吗?”— 兴许这就是你和欧陆地区著名独立杂志书店“ do you read me?!”的邂逅。

《号外》 简史

《号外》的LOGO已经用了近40年。而40年后的今日,这本全港历史最悠久的月刊迎来第500期。为纪念这个难能可贵的时刻,以及希望借此展开新的一页,我们邀请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设计了一个新LOGO,以象征《号外》对传统印刷媒体的信心,以及继续建构香港文化身份的决心。

邵忠:不停现代,新文化产业运动进行时

《周末画报》已经第20年了,正式迎来第1000期。正如汽车和服装,杂志也随着时代而变化。我们必须随机应变,保持一种敏感性。时代改变,市场变化,目标受众发生变化。我们必须重新定义《周末画报》,才能做到与时俱进,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NEW ZINES& NODELS杂乱而时髦的ZINE文化

Zine文化在一个忠实且专注的群体中繁荣起来,同时又为这个群体代言发声。它们足够真实也足够诚恳,因此,就连那些光鲜夺目的正规杂志也开始借鉴它们常用的一些行话术语。

就是任性,被自己的行为所感动

每当我手捧着刚刚从印刷厂送到的杂志,都会为这些带有自己强烈的态度和价值观与审美观的杂志而激动,会被无论从内容到版式都经过精心编辑设计、美轮美奂、散发着纸香与墨香的杂志所感动。

乐活,健康时尚新态度

我们非常高兴地向大家宣布《LO H A S 乐活》杂志第二间乐活LO H A S 体验店“ 日子”在上海创意生活新地标“ 聚集地”开张了,希望能够成为乐活族群的“ 理想地”,也希望能够以此体验店为新的里程碑,开创出我们LO H A S 乐活的新事业。

发现好生活

2012年9月巴黎时装周,我在巴黎罗浮宫参观完路易威登秀后,在香榭里舍大道的报亭看到一本让我非常有冲动要阅读的杂志《The Good Life》。这本杂志无论版式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具有互联网时代的新阅读体验。为此,我特别问了在巴黎非常有地位的当代艺术收藏家,是否知道这本杂志。他告诉我这是他最近必读的杂志,也是法国上流社会的精英读物。

重新定义杂志

在这个年代,我们还是相信编辑的力量。

共同度过

回望自己这二十年的杂志人生,创办了三份周刊、九本杂志。单从商业上来看绝对算不上成功也没有值得自豪的地方,更没有什么值得去为这些“小生意”出一本书。

HOT TOPIC 头条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街头,出现了一种由两块屏幕组成的杂志自动打印贩卖机,在其触屏上可以浏览超过两千种杂志报刊,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像KTV点歌一样,点选出自己喜欢的内容,并且打印出来,变成独一无二的你自己的杂志。

不低俗的《Playboy》

上世纪90年代当我还是初中生,从一位家境殷实并且拥有海外关系的同学手上接过《Playboy》时,还完全不知道这本杂志的历史意义。

书本的重量,旅行的能量

买书、买杂志是我在旅行中不可缺少的行为,虽然书和杂志总是增加我行李的重量,但是它们也在无形中成为我继续旅行的一种能量! 这次游览慕尼黑、冰岛的雷克雅维克以及回伦敦小住,我买的书和杂志也不少。我认为杂志可以是一个包罗万象又有生命的载体,它体现了一个团队对于生活的理解。而因为一本独立杂志聚集的青年,他们的创作和美学追求又形成了新的文化景观,对于我来讲,这倒是带领我去认识一座陌生城市的一个独特视角。

穿越年代 品读时光

光鲜的封面,耀眼的明星,如今的杂志用视觉吸引众人眼球。但你若知晓些掌故,便知道这已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4月26日至5月24日,在沪上第一个商业社区公益阅览室嘉亭荟“品读”内上演的封面艺术展,汇集了《艺觉》、《号外》、《生活》等多本精品杂志,追溯30年前的创意思路,也颠覆我们的阅读感观。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