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审美”相关文章

玩物尚志

丰裕社会,造物之多如恒河沙数。理论上,只要一种东西存在,就有可能被拥有;只要它所从属的种类衍生出别的成员,就有可能整整齐齐地聚集在一个“家”里。玩物的符号更迭,正在于尚志的与时俱进。

周轶君:回看态度之美

Jari Jones震惊世人审美的时候,议论焦点是“这般模样,怎么成了内衣模特?是因为政治正确过头了吧?”一阵热议过后,鲜有再提及。网络话题的宿命,便是模糊事实,别处放枪,硝烟散去之后,倒是重新审视的机会。我仔细查了一下Jari Jones的背景和上升路途,才发现她既不是签约模特,也跟政治正确关系不大。

Back To Fashion 回潮

年轻化的浪潮此起彼伏,街头服饰在千禧一代的前呼后拥下,这些年不断涌入大众视野。品牌借此契机找到了接近年轻一代的窗口,随着消费群体的审美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街头潮流的热度开始逐渐下降。当下时尚开始自上而下表现出一种对于街头潮流的冷淡,取而代之的是各大时装屋包裹在潮流包装下那份高雅的回溯。同样,品牌对往日时光的回味在此时,也开始不断渗透进人们的时装时刻。

整形奇葩说

美与不美,全在观者。审美的主观和多元,人们早就了解;但没有谁像“ 轴心一代”,由观赏者跃身创造者,在同质化的整形世界,催开不一样的花朵。若你正想有所改变,欢迎加入这波风潮,那些所谓奇葩模样,更接近美的真相。

童颜VS同颜

“青春!青春!这世上没有比青春更重要的了。”在画家Basil Hallward(《多里安·格雷的画像》中角色)的花园里,亨利勋爵大声抒发着内心的苦涩。于现在的我们看来,这句话就是一个自我证实的预言。不管以前怎样,这个时代的人们的确如此。进入21世纪,青春成了一个停滞而具黏性的时间概念。我们陷进青春,就像陷入了流沙。从电影到八卦专栏再到社交网络上的偶像团体,人们追随着青春的脸庞。

邵忠:审美是我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立足审美,追求艺韵。格物致知,传播美学。审美,乃是生命品质的一部分。没有审美,世界都与你无关。

邵忠 | 艺术影响生活

我们做艺术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希望影响国人的审美情趣,提升国人的生活素质和水平。这个是我们Modern Art的宗旨。在艺术的氛围中发现自己。通过艺术空间,为社会、个人提供与知识之间冥想和交流的场所。

READY FORCOMBAT准备战斗

当一些自大的时装评论家认为某个设计师打造出了一个打破现有风格和审美的条条框框的系列时, “无畏的设计”往往会成为他们的爱用词。它可能是一种被历史书籍遗弃了几十年的审美,被传统认为是俗气的、禁忌的、极端的或是不被社会认可的审美。这偶尔会是真正的创新,但更多时候它属于实验性的时尚,一种会被小报嘲笑或被你住在乡下的阿姨误解的时尚。

自拍节奏

从President Obama到Lena Dunham,整个世界通过“无私”的个人奉献和惊人的团队合作成功地把“自拍Selfie”推入了牛津词典2013年度最热词。

服饰的禅意

作为旗舰店,这家吉祥斋看起来是这么的独特,门口的设计就是一个古建筑的门,古色古香,进去之后豁然开朗,犹如徜徉于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古老院子,心情为之宁静不少。

艺术与我们的距离

英国全民海选“50件最受欢迎的英国艺术家作品”、街头自动贩卖机还有艺术品出售而中国人仍在说着:“我根本不懂艺术,我也没钱买艺术品。”艺术品对于中国民众来讲似乎是一件奢侈品,与极少数人的财富关联。为什么别人在逛博物馆的时候,我们在商场血拼打折货?可见中国人缺的不是钱而是对艺术的审美意识。

舞道之美 环球美妆之旅

艺伎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不仅本身是一种美的载体与表现,更深刻地透露出日本女性对于美的欣赏角度。即便都市化节奏发展的今天,艺伎的行为举止依然为日本很多女性所效仿,而艺伎身上所展露出的日本人对于审美的认知,也在其美妆市场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恶趣味审美力

美国古董娃娃 购自朋友的店,很喜欢它有些龟裂的表面,具有年代的质感。 2.仿真骷髅 骷髅的造型十分逼真,你可以见到上面有骨缝等细节。据说这是由真人头骨进行翻模

韩家英:中国需要审美的供给

韩家英,不太熟悉中国设计师的人可能对这个名字略感陌生,但如果说起怡宝矿泉水,估计大家都能想起那流线型的形象,而这正是韩家英的设计。

李尤松:乌托邦归来

李尤松是一个典型的文革主题创作艺术家中的非典型个案,这么拗口完全是由于他的“与众不同”。原本特定的主题被他导向了完全不同的解读方向上,既无关于政治指涉,也不去调侃与批判。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