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女权主义”相关文章

SEXY TWIST 欲望地带

或许你不曾发现,当我们购买时装品牌的时候,本就是想要提升自己的吸引力。更直白地说,就是想为某个时装屋“献身”;与此同时,时尚界也见证着越来越多与之相关或埋藏暗示的时装隐喻:Christopher Kane就不断用时装为性感赋权,从对“The Joy of Sex”的挪用以及对于Eco Sex( 人们对自然寄予的情愫)主题的诠释与阐发,都体现着他身为设计师对于“性感”这一概念的不断深化与外化。无独有偶,Alessandro Michele 也选择将2020年春夏季作为由由Gucci书写的当代性感的全新起点。最近十年间,尤其是#MeToo 兴起后,我们开始着眼于时尚如何才能在一个非二元对立性别构建出的女权主义的世界突出重围,获得为新一代年轻人“打造性感”的自由。

女权主义才是歧视?韩国年轻男性直呼不公平

去年10月,一万名韩国妇女在首尔街头集会,要求停止监控摄像头和性暴力。现在,在同一街角,一个新的激进组织的领导人带领着一小群愤怒的年轻男子发表了讲话。“我们是一个追求法律公正、反仇恨和真正性别平等的团体。”Dang Dang We组织领导人文成镐(Moon Sung-ho)说,这个组织是韩国近期兴起的反女权组织。

女权主义最时尚?

女权主义被讲故事的时装人盗取了。带有女权主义Slogan的爆款T恤可以提升的只有公司业绩,而非女性地位。女权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地球潮语:两分钟教你用英文为女权主义发声

大家好,欢迎收看新一期的《地球潮语》。最近英语文化圈最流行的主题当属feminism(女权主义),这个单词在2017年还被《韦氏词典》评为年度单词。无论是发酵至今的#MeToo运动,还是今年1月初的“黑色”金球奖,或者是最新的格莱美颁奖仪式上的白玫瑰,人们对于女权的表态和支持层出不穷。今天,英语老师Zoe就来教大家几个关于女权主义的常用词汇。

2018SS多面女权

女权主义一直是近几年时尚圈无法避开不谈的话题,即便是2018年春夏的米兰时装周也不例外。比起巴黎时装周上的Dior这样,将“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的标语印在T恤之上的堂而皇之,这一季米兰时装周对于女权主义的表达似乎更加的内敛。其意向无疑是明显的:无论是Prada的漫画女英雄还是Dolce & Gabbana的红桃皇后,无不是独立坚定的女性代表。但柔美的新古典元素或是热情的加勒比风情的加入却又使得这一季的秀场多了一丝温柔优雅的意味,再没有了尖锐强硬的外壳,取而代之的是柔软的外表。如同电影里无坚不摧的女英雄,在白天拯救世界之后脱下自己的钢铁铠甲,换上夜晚珠光闪耀的晚装。

社交媒体时代的性别之争

20年前,《泰坦尼克号》上映后,万人空巷。男女主人公凄美的爱情故事固然可歌可泣,但危难来临之前,男乘客和船员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气概更是让观影人叹为观止。如今提起这部电影,我们心中的好感依然存在,当然,我们也可能会有疑惑——100年前,沉船上的男子气概似乎在“阴盛阳衰”、“宅文化”盛行的当今社会中烟消云散。那为何造成了这样的现象?或许可以从美国两位著名学者的代表作《雄性的衰落》和《雄性气质》中找到部分答案。

雄性的“退化”和女权主义的“困局”

105年前一个春天的晚上,载有2000多名乘客和船员的“梦幻巨轮”在大西洋和冰川相撞后不幸遇难。20年前,根据沉船事件改编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上映后,一时出现万人空巷之景。男女主人公凄美的爱情故事固然可歌可泣,但危难来临之前,男乘客和船员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气概更是让观影人叹为观止。

现代重新定义“粉色”

粉色显然能强烈刺激人的感官。在上世纪30年代,超现实主义时尚设计师夏帕瑞丽(Elsa Schiaparelli)因在其设计作品中加入亮粉色元素名声大噪。然而,一些组织如“粉红色臭臭”(Pink Stinks)的成员们反对以粉红色作为女性的象征,在他们眼中芭比娃娃和Hello Kitty所代表的极端粉色女性文化是对女权主义的亵渎。另一方面,激进的后女权主义者及女同性恋社群则用粉色代言进步和同志运动。

2017春夏时装——女权回归女性

变美、坦然面对和展现自我的女性气质,这是第四拨女权主义者所传达出的强烈信息,也是2017春夏时装季时装舞台中,时装设计师们所描绘的——无论如花朵般极尽美丽馥郁,抑或在两性之间、在性感和典雅之间、在实用和扮靓之间自在游走却依然柔美可人的女性形象——哪怕包裹着女权主义的陈旧灵魂,成为了后现代主义的女性权力形式,成为了女性视角的胜利。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