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物”相关文章

希钦斯的“生命遗言”

死有何惧?未曾亲身直面过死神的人都无话语权。能“勇敢”面对死亡,并不代表内心无一丝恐惧,难能可贵的是把立场坚持到最后的执着和勇气。这份执着和勇气,赋予了生命贯穿至尽头的意义。

隐忍成长

别人的非核心业务,正是他看重的香饽饽。周国辉经营上的“不嫌弃”,为其企业找到了市场空间。而永葆冲劲的狼性情怀,且耐得住前期投入和付出的隐忍心态,让他和怡亚通等来了爆发的机会。

大智若愚陈小奇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 ,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

“大圣真的西游了!”

虽然只是比传说中的1亿欧元少了一些,虽然只是比C罗加盟皇马时创造的9400万欧元转会世界最高纪录少了一些,但贝尔确定以9100万欧元转会皇马的消息绝对算得上这个夏天欧洲乃至世界最为引人瞩目的事情。

布考斯基:去他妈的时代文化

有这么一个没有什么突出技能的劳动者,从1941年开始做过各种最底层的工作,包括洗碗工、卡车司机及装卸工、邮递员、加油站服务员、仓库管理员、船务文员、停车场服务员、红十字会勤务员和电梯操作员;他还曾在狗饼干厂 、屠宰场、蛋糕和曲奇饼工厂工作,并在纽约地铁站里张贴过海报。跟他的人生态度相比,这些卑微的工作都显得高尚起来。他是个将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团糟的邋遢汉,沉溺于酒精和药物,周旋在荡妇和妓女之间。这虽然是一个典型的Loser形象,可也不能使人们有更多的兴趣来谈论他,除非,他是查尔斯•布考斯基—继惠特曼之后离现实最近的诗人和小说家。1 就Marco Ferrel改编布考斯基小说《Tales of Ordinary Madness》为电影一事,布考斯基(右一)与演员Ben Gazzara在讨论会上谈笑风生(Fabian Cevallos摄于 1981年3月1日洛杉矶) 2 终于得以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短篇小说集《苦水音乐》 3 《勤杂多面手》被视为布考斯基的自传,改编电影的主演马特•狄龙在其中抽烟酗酒的形象与布考斯基平时的样子十分接近(上图为电影剧照,下图为小说封面) 4 《勤杂多面手》被视为布考斯基的自传,改编电影的主演马特•狄龙在其中抽烟酗酒的形象与布考斯基平时的样子十分接近(上图为电影剧照,下图为小说封面) 5 布考斯基小说改编的电影《冷月亮》(1991) 距离真实0.01厘米的记录者 初读布考斯基,恐怕迎面而来的是不适之感。我们已经习惯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落差,习惯了艺术和现实之间的距离。然而在布考斯基那里,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他打通了二者之间的距离,他所要表达的,就是粗糙的未经修饰的现实。 他用近乎凶猛和疯狂的态度,无情地揭开了底层生活的真相:癫狂的欲念、淡漠的亲子关系、不负责任的两性关系和看不到希望的未来。文本中充斥着大量F打头的四字脏话和限制级的性行为描写,使得他被扣上了“低俗小说家”的帽子,早期给色情杂志供稿的历史,更成为了清高的学院派和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们鄙薄他的借口。这也是布考斯基在华语文学圈所遭遇的尴尬,当雷蒙德• 卡佛在国内大卖时,被《时代》杂志称为“美国下层人民的桂冠诗人” 的布考斯基,还仅在地下文学圈子里小范围流传,目前网上能看到的布考斯基诗歌,大多是诗人伊沙和老G 夫妇译介而来。广西师大“理想国”首度引进的两部布考斯基作品,分别是长篇小说《邮差》和短篇小说集《苦水音乐》,诗集何时出版仍是未知数。 说到《苦水音乐》还有一则轶事,2004年台湾圆神出版社出版该书时,曾将书名改为颇具性暗示意味的《进去,出来,结束》。一方面以色情小说家的名头臧否他,另一方面又用作品中色情的成分来做噱头,正映射出这个时代的扭曲和矛盾。“色情”并不是布考斯基作品中的全部,那只是构成他地下王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真实生活的一个侧面。可笑的是,很多人对这人类的本能唯恐避之而不及,反而调转枪口来谴责将之表现出来的作家。因为有些真实是人们不愿意面对的,或者说不愿意在公共空间讨论的,有一些禁忌的欲念是为个人所私享的,然而布考斯基却昭然于众让我们猝不及防,在两篇主题皆为《父亲之死》的小说里,充满了俄狄浦斯式的弑父娶母情节,在父亲葬礼的前夜,“我”就和父亲最后的情人上了床,以至于误了第二天的葬礼……这就是我们应当读布考斯基的原因,倘若少了他的描述,艺术版图中的人性就不再完整。 从不取悦他人的叛逆者 我们可以将布考斯基的名人粉丝列出一张长长的名单,里面有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奥斯卡影帝、好莱坞著名的坏小子西恩• 潘,U2 乐队主唱Bono,著名的音乐诗人莱昂纳德• 科恩等等。这些布考斯基的追捧者们大致都是同一类人,被称为“叛逆”和“不合群”的那种人,他们对这个时代抱持着谨慎和怀疑的态度,是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异见者。所以他们喜欢布考斯基,因为他比他们走得更远,更彻底。在摇滚乐逐渐变成主流文化的今天,叛逆者的形象也开始从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叛逆”就像是青春痘一样,成为了青春期必备的点缀,所以,自然会有人来塑造和引导有利于消费文化发展的叛逆者形象。叛逆者们被贴上了简单的标签,詹姆斯• 迪恩是“性感的反叛”,塞林格是“离群索居的隐士”等等。 他们叛逆的行为却成为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因为他们都或多或少地迎合了大众对叛逆行为的想象,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因而能被广泛接受。但布考斯基显然不是个能够被美化的叛逆者,和雷蒙德• 卡佛那种“温和的抱怨”不同的是,他从未试图采用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来书写他所经历的一切。他不取悦任何人,他拒绝用夸张的手法让倒霉的生活变得诙谐一些,他只是生活忠实的记录者。 由他小说改编的电影《酒心情缘》(Barfly,1987)、《冷月亮》(Lune Froide, 1991)和《勤杂多面手》(Factotum, 2005)中,他基本摒弃了三段式的戏剧结构,他表现的是生活本身,事物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开始和结束,也鲜有所谓高潮,就像一波一波的浪拍打在海滩上,直到死亡将之终结。他在半自传电影《勤杂多面手》中借主人公的内心独白重申了他的立场:“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会掉到各种各样的陷阱里。写作也会成为陷阱,过去一些人往往写一些能取悦读者的东西,他们听到赞赏的表彰就会轻易相信,对写作的最终评判只有一个,那就是作家本身。当他受评论家、编辑、读者的影响,他就完了。而当他为名利所动,你应该把他和粪便一起丢到河里冲走。” 对抗时代文化的异见者 6 Bono 是这样表达布考斯基对他的意义的:“我们的大众文化跟我们说,走,再吃个麦当劳汉堡,走,去购物中心—全都没问题。但全都有问题。这是摇滚乐的意义。也是布考斯基的意义。”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请原谅我用这样的陈词滥调来形容这个时代。网络等新兴科技的兴起抹平了地缘文化的最后一道壁垒,我们看到非洲的年轻人钟情于可乐,印度的年轻人成为好莱坞的拥趸,亚洲的年轻人对耐克的限量版跑鞋如数家珍。时代文化,首先举着消费文化的大旗占领了整个世界,铺天盖地的广告不知疲倦地在我们耳边轰炸,告诉我们应当拥有最新最先进的手机、数码相机和各种我们可能根本就用不上的数码产品,我们应当穿什么品牌的服饰,甚至我们应当吃什么品牌的食品,才能算得上是时下最酷的生活方式。 紧接着,在生活方式被同化之后,绝大多数人也认可了主流价值观,那些关于成功和失败的定义。似乎所有人都要不计一切代价成功,成为这个时代最杰出的人。昂贵的西装、有中央空调的办公室、150 平米以上的房子、30 万以上的车,完成了人们对成功人士的贫瘠想象。没有人要做这世界的底层,甘心于默默无闻的命运—就算命已如此,也不忘摆出一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姿态,借以欺骗自己和世人:我还在努力地迈向成功。 只有布考斯基看出了这一切的虚妄,在这个人人被时代文化所裹挟的时代,只有他甘愿以伟大的失败者的形象来对抗这个时代,用最放浪形骸的生活来撕碎现代人光鲜亮丽的桎梏。“我总是一手拿着酒瓶,一面注视着人生的曲折、打击与黑暗……对我而言,生存,就是一无所有地活着。”在《完成》这首诗里,他清晰地表达了他的生活哲学:“我们像玫瑰/ 懒得开花/ 待到太阳/ 等不及了/ 我们才怒放”,面对未知的命运,不可选择,但又坦然迎接。生活,从来就不只有一种姿态。

孙斌 未来服务的革新者

当你踏进北京盈之宝BMW经销店,立即会被眼前的一抹清爽蓝色所吸引,这个身着蓝色T-shirt、背后印着“Product Genius”(产品精英)的帅气小伙,将会解答你对于BMW的所有问题,从车型到外观亮点,从动力到驾驶感受,从细节到设计理念,从需求到理性分析……他会满足你的一切需求却不会让你感觉到半分商业的味道。

别了,“华尔街第一夫人”

缪里尔•西伯特,“华尔街第一夫人”。作为纽交所史 上第一位女性,她为女性闯荡华尔街创造了可能。

杨照谈林奕华:他不做无意义的事

《三国》公演前一个月,杨照和林奕华来到上海电影博物馆。参观、采访、拍片、对谈,年年见林奕华,年年都始终如一的话痨与不安分。才结束声势浩大的《贾宝玉》全国巡演,转眼12位女小生即以男儿面,集体栽进“三国”的群像。

FACES 面孔

俄罗斯警方突袭了圣彼得堡的Muzei Vlasti画廊,没收艺术家康斯坦丁名为《滑稽》的讽刺绘画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身着粉色紧身衣的普京,正在为身着内裤和胸罩的梅德韦杰夫梳头。

当代女性

不久前看到《Vanity Fair》好莱坞特辑中有关Dree Hemingway的文章,连着网站上对她的访问短片,这位大文豪海明威的孙女现在在时尚界声名也实在不小。

OUR MUSIC WORLD 李华宾:音乐人生梦

从1990年代初组建乐队开始,他用了20多年的时间,从一位音乐人成长为以音乐为核心的夜生活娱乐集团领袖;他推动了中国酒吧娱乐业的重要变革,成就了光鲜精彩的商业传奇。

安迪•沃霍尔这面镜子

安迪•沃霍尔是20世纪最具颠覆性的艺术家,也是最大的一团迷雾—之一。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颇有成就,30出头已在纽约商业插画和广告圈积累了相当的名声和财富。他毕业于卡耐基技术学院,那里的实用主义氛围对他有不小的影响

西门子求静

6年前罗旭德“空降”西门子并引领它走出腐败丑闻,而6年后却因连番营运失误、利润警讯及监事会风波被驱逐,新CEO凯飒上台后当务之急莫过于求得一个“静”字。

鲁哈尼:革命者的改革

他是曾流亡海外的革命者,他精通5门外语,他著述甚丰,他以“改革万岁”为口号,他被形容为“温和派”、“中间派”以及“希望”。这位外表儒雅但绵里藏针的伊朗新科总统会改变中东局势吗?

马克•扎克伯格“‘jerk’变绅士”

此前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访问韩国时左手插兜,与朴槿惠握手,态度轻慢,成功激怒韩国人......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