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和KC Vienna Connolly两姐妹,来自纽约。美光大学学习东亚研究和中国当代艺术,在过去的近十年里曾多次往返美国和中国大陆,做着有关当代艺术的工作。KC是一名雕塑和装置艺术家,2004年,在美光的强烈介绍下,进入中国的当代艺术圈。她们俩一起在北京创办了ChART Contemporary,是一家以“连接人与艺术”为宗旨的“艺术策划实验室”。
这是个被误会颇深的颜色,它很难形容,黄一点就是卡其色,粉一点就是肉嘟嘟的粉红,白一点就是米色,一路肉下去干脆就是肉色。这种颜色因为跟肤色接近,所以看上去总有种蠢蠢欲动的感觉。当然,前提是驾驭得好才能穿出经典优雅,驾驭不好就是那种惊蛰般的肉欲呼之欲出。事实上,这个色系和粉色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属于荷尔蒙的颜色,尤其是两者结合的肉粉色,没有什么比它更贴切了。
有些纹样是可以让你一下子想起过往的,比如那块浅蓝色的薄棉布,上面有可爱的花体英文字母,和轻轻勾勒出的卷毛小狗外国小男孩,是不是幼年时一件反穿衣的花纹呢。
在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是怎样的美味才能让我们甘心冒着严寒出门?原来,隔着半个地球和我们南北相望的澳大利亚,不远万里成为2010年北京餐桌第一股先锋力量,让热爱美食的北京人可以不用再忍受北半球的孤单。
台式食品和台式饮食,近二十年来已相继抢滩大陆。所谓台湾饮食,基本上就是闽南菜再加上大江南北,乡愁四韵。除了包装和经营上,其余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之处。当然台湾人也不总是那么Hardsale,什么都卖的,他们也有保守的地方,比如乌鱼子。
每逢年节,南方家家户户总会悬挂腊味于窗棂上,腊肠酱红色中透出白色的香膏;鸭肝肠的红中透着紫;透明油润的是腊鸭腿,当然还有那红白条纹的大块腊肉,一派姹紫嫣红的繁华景象。有腊肉有米饭吃的年节必然是油水丰盈的。
有人对我说,往往那些看上去似乎不怎么健康的食物都非常美味。这句话说得不无道理,比如猪油,比如腊味,比如烟熏的食物。
《阿凡达》时代的视听娱乐是疾速的、震撼的、眼花缭乱乃至头晕目眩的。它归根到底是被动的。你除了把六根之门完全敞开,毫无保留地迎接六尘的巨大攻势之外,别无选择。看《乌盆记》却需要“慢”的视听娱乐耐心。并且,在这耐心之余,你还需要有主动的心态,体会、猜测、心领神会乃至心驰神往。它考验的是你不同凡响的时空转换和调节接收能力。在古老而崭新的京畿,属于过去娱乐时间的《乌盆记》和属于未来娱乐时间的《阿凡达》正同时上演,数千年光阴共冶一炉。卢卡斯或马志明,恰如你手中的调频,指尖转换之际,已经在时空中行走了数百年。
开店不为赚钱。看起来这种说法有些荒唐,甚至像商家打折时使出的促销口号,但这确实已经成为趋势。
如果有一首歌是全球每天必有人唱的,你知道是哪一首吗?没错,就是这首百唱不烦、百听不厌的生日歌啦。本期,内地、香港和台湾的三位笑话大师就以“生日最搞笑的一刻”为题,敬请欣赏
北京的电视节目其实相比外地有线电视要好得多,首都嘛,毕竟没有那么多永无休止的广告,尤其是电视购物或者各种包治百病的药物广告。那些广告时间长得离谱不说,关键在于挑战观众的智商和耐性,都和脑白金一样密集轰炸、不断重复,简直是用强迫催眠的方式叫你记住某一样产品。看一晚上电视,你的生命有多少比例都是浪费在那些广告上的?
父辈凭借在中国市场引入加拿大服装品牌宝姿获得巨大商业成功,而陈俊明则计划用奥特莱斯这种零售业态,给家族生意的财富版图增添新的通路。
现在连克鲁格曼都“叫嚣”要与中国开展贸易战。2010年中国将面对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先驱,吉姆•贝尔斯利带领RIM驶过18年来多次波涛汹涌的变革,但在新旧对手的挑战之下,黑莓已必须转“基因”,从商用向零售拓展,贝尔斯利的智慧对于下一轮变局是否仍然有效?
经营全球最顶级的巧克力品牌,在外界看来这该是一个充满甜蜜的事业,但事实却远非如此,至少吉姆•高德曼品尝到的除了风险,甚至还有扣人心弦的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