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音像租赁连锁巨头百视达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是实体音像店的宿命,还是涅槃的机会。
也许是过于膨胀的自我意识在作祟,又或者是视万贯家财为眼中钉,有些社会名流们往往会做出些糟糕透顶的投资决定。
前年破产倒闭的美国投行雷曼兄弟把142件珍藏的艺术品交给纽约苏富比进行拍卖,以筹钱还债,此次拍卖打破了17项销售纪录,为雷曼筹得1230万美元的款项,但相比雷曼所欠的6000多亿美元的债务,这个金额只是杯水车薪。
虽然关于中国禁止对日出口稀土的消息最终只是谣言,但也令日韩美等国惊出一身冷汗。
在移居北京之前,彭浩翔就凭借《志明与春娇》里的爱情故事,虏获了广大内地文艺青年的心。这个众人口中有点“怪”的创作人,高调启动了他的“4+1”电影计划,一时间颇为引人关注。而先于他的新片与众人见面的则是他两本书的内地版,《志明与春娇》和《爱的地下教育》。一向以文字有趣,说话戏谑著称的彭浩翔,最初只是为了好玩而写作,并没有计划成为一个身兼导演和作家双重身份的创作人,而要在这两者之间做个选择,他坦言更愿意写作,理由也简单,写作给予他的个人创作空间比电影多太多。在与彭浩翔的聊天过程中,你会发现他其实一点也不“怪”,只是他的确太过机灵,稍不注意,你便会被他鬼马对所有事物都充满孩子般好奇心的外表所“欺骗”,无法发现他那有点悲观又有点忧郁的内心。
顺风123在重庆是一个老店了,来到北京,环境明显升级不少,但菜品却是丝毫不肯改变,为了保持直白泼辣的川菜个性,花椒辣椒等调味品一律从重庆运过来。同时“空运”来的还有店里的服务生,一个个干净得可以去演《山楂树之恋》的少男少女,笑起来非常讨喜。
一入秋,尝鲜的季节就算到了。不单加拿大龙虾、澳洲龙虾、大闸蟹这些大牌纷纷出场,淡水里的小巧河鲜也是肥美爽嫩的时候。出名的长江三鲜、太湖三白之类的东西因正宗量少更显名贵,野生洱海青虾收拾起来比野生鲫鱼、河蟹等鲜物简单,水质好的湖水则更突出了它的甜、脆、嫩。
历时六个月的2010上海世博会即将落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亦是世界各地不断为之努力的,而全球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便是如何保证未来城市的可持续性。对于人口与建筑已高度密集的北京,这个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令人欣喜的是,现在一些类似项目已经在京城悄然出现,或许我们也可从举行过世界气候大会的丹麦那取取经。
结婚第一年,老公忘记了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我大发雷霆,最后获得了一大堆道歉的礼物。第二年,他又忘记了,我却连发脾气的兴趣都没有了。结婚纪念日,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他不觉得呢?很快就要到第三年结婚纪念日了,我的闺密决定帮我去提醒下我老公,免得我生气。但是这种善意,她已经跟我来说过了,所以照样让人觉得意兴阑珊。其实我老公还是不错的,但是这种老是忘记结婚纪念日这样重大日子的毛病,要怎么样才能改掉呢?这种事情,到底有没有办法让老公们真正放到心里去呢?
在日式洁净幽静之室里,着和服的女子,仪态安宁温婉地烧水、洗茶具、洗茶,四周点缀着插花、水墨画或书法,然后再把色泽鲜润的茶水依次注入精致小巧的陶瓷杯子里……觉得无论怎么写,都不外是一种从容道来的状态。想不到的是,在这本《茶之书》的头一章里,作者会选择一种激烈的抨击西方文化的方式作为“传道”的开始。
在1920年爱迪生发明有声电影之前,电影中人物的说白多是通过动作、姿态以及插入字幕间接表达。尽管如此,仍然有无数被创造被颠覆,并永载史册的电影艺术精品。年初的第60届柏林电影节上,作为历史上造价最为昂贵的无声电影《大都会》2001年的修复版在勃兰登堡门前高调放映,今年年底的台湾金马影展也同样特设了向巴斯特•基顿致敬的单元,种种事件无不暗示着,2010似乎是一个对默片情有独钟的年份。10月在上海举办的“2010首届上海中外无声影片展”毫无疑问,更是整个跨度之间最为重要的一环。秦怡牵头,经典压阵,这个秋天能否掀起温习默片的小高潮,实在是令人心生感慨更令人期待。
女诗人桑德拉•希斯内罗斯来自墨西哥,出生并生活在美国芝加哥。《芒果街上的小屋》是她最被中国读者熟知的一部作品。诗歌和小说结合的文体,让整本书的阅读节奏格外轻盈。也因这本芒果色的小书,桑德拉引得大批中国的读者群。新近引进的《喊女溪》,是这位墨西哥裔的女子,将童年经历的穷困、孤独、游移和茫然的自我阐述,转化成更成熟宏大的移民题材的一本“心经”。
Thomas同样毕业于法国知名的时装设计学院,同样曾在服装大牌如Cholé做过实习生,可他却选择了一条与其他独立设计师学成回国创立自己品牌不尽相同的路走。它显得务实、现实以及踏实,不知道这和他金牛座的性格特质是否有关。但他肯定了一点,那就是自己的品牌一定要做,而且做出来就不许失败。
俯身坐在廊吧34米的长吧上,很容易叫人心生倦怠。在这个1911年就已开业,经过岁月更替,如今重现的酒廊,周遭的一切都显得非常合拍:有些老派的DJ、每一款都有事的鸡尾酒,还有穿着像极了《情人》时代的老外们……这一切组合在一起,并不显得雕琢,毕竟,在同样的空间里,时光真的流过了100年。
对于作为水果的榴莲,我不算是忠实的粉丝。尤其是它那滑腻的口感,甚至有点无法消受,因为难以接受水果和“油腻”这个词结合起来,在这一点上,它和牛油果多么相似。但我却热爱一切用榴莲做成的甜品、点心、菜肴。在我看来,它最大的优点就是那叫有些人感到别扭,却让有些人迷恋不已的奇异的味道,这种专属于热带水果的特殊滋味,给予它所附合的每一种食物以鲜明的特性。用榴莲做成的每一道食物,都叫人难忘,仿佛平淡日子中的一次小小的刺激,久久不散,它适时地打破了味蕾的僵局。所谓味道的记忆,指的就是这样一类食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