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41301条查询结果

感知“非现实”

增生,在《现代汉语词典》 里的解释是:生物体某一部分组织的细胞数目增加,体积扩大,例如皮肤经常受摩擦,上皮和结缔组织变厚。感知系统里没有细胞核,不是生物系专业,笼统地想,增生在展厅里的言外之意应是视觉、听觉、触觉分裂并重组后在脑瓜里产生的若干可能性。“感知增生”,有相当的实验色彩,30位中法艺术家的28件作品,将分别在上海、深圳巡演。影像、装置是媒介,艺术家们将以科学技术结合声、光、电、影以其各自的艺术形式对“感知增生”进行诠释。

第六味:糟味

糟货应该是上海夏日最富有特色的食物之一了。即使是酷夏时节,无论荤素,一经糟醉,立刻清爽开胃,让人胃口大增。说上海的此刻,是糟香飘逸的街头,也不为过。无论是百年老字号,还是本帮餐厅,甚至走海派路线的时髦馆子,都会推出各自特色的糟醉食品。

爆炸的诗性和想象力

阿根廷文学大师路易斯•博尔赫斯曾说:“没有人能够为科塔萨尔的作品做出内容简介,当我们试图概括的时候,那些精彩的要素就会悄悄溜走。”或许这句评语同样适用于这本《动物寓言集》。

站在披头士的肩膀上玩噪音

Ringo Deathstarr难道是披头士鼓手林格•斯塔尔的新乐队吗?大错特错,这压根和林格•斯塔尔、和披头士没半点关系,他们是一支美国得州的独立乐队。正是因为他们刻意地使用了披头士成员的名字做噱头,2009年他们那张处女专辑虽然从制作水准和音乐水平上都算上乘,但结果却恶评如潮,甚至遭到了披头士歌迷的抵制。2011年他们卷土重来,并且更肆无忌惮地发挥着他们对吉他噪音的情结。

新世纪的鲁滨孙

《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簿狱》是法国人米歇尔•图尔尼埃重写笛福《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18世纪,《鲁滨孙漂流记》轰动英国,其故事本体来自苏格兰失踪水手塞尔科克的真人真事。1704年,塞尔科克与船长不和被抛在距智利500海里的于安•菲南德岛上,文明世界抛给他的全部是一支步枪、一小堆弹药和一本圣经。

我们的生活环境

“绿色出行”说了那么多年,广州市政府说起来也没少下力气。“绿道”就是为了骑车和走路的人设置的专门通道,也是美化城市环境的举措。骑车出行这件事,多环保啊,还顺便锻炼身体,你说,你看见外国电影里穿西装背双肩包骑车上班的画面是不是也感慨过“瞧人家的日子过得”?但最近根据某NGO组织的调查,广州现在只有15%的人采用单车上下班的交通方式,而在1998年还有22%呢!

石川:莫以善小而不为

再次步入扉艺廊,设计师石川的展览“这是神马”正在展出。由塑料瓶制成的木马把空间装点得如同游乐场,下午闲暇时分,附近的居民带着孩子过来嬉戏,展览空间似乎突然化身成社区的一部分,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最初,这匹简单的木马不过是设计师爸爸送给女儿的礼物,经过反复推敲,环保、亲子关系、创意、文化传承等等概念被融入其中。如今的“神马”不仅仅是一件玩具,更升华出启发公众的信息。希望大家以一种轻松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建设自己的生活。毕竟,只要多花一点心思,生活就会被改变,而这个莫以善小而不为的过程产生的精神,我们称之为“神马精神”,而“神马无处不在”。

绅士的终极标志

纵使潮流和设计千变万化,总有一种服装是男士的象征(也有人说是制服),那就是西装。电影《INCEPTION》(盗梦空间)里面的男性们,基本都以考究的西装出镜,整体搭配功底绝对不在一般水平,让电影有了吸引人的又一大看点。就像女士们对鞋的执狂一样,很多男人都梦想,打开衣橱后,各式高级西装整齐成排地挂在那里任君挑选。挑选到适合自己的西装,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难,抓住三个关键点就OK了。

清新竹器

晚风吹过竹林,到溪面上,一些窄叶如竹蜻蜓般在空中旋转着,轻歇水面顺流再走。两岸竹林绿得洗目。自古竹就入诗入画,“青青翠枝,日瘦不寒”,它给我们以诗意的美感。竹更是天然的好材料,它的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本身既有坚硬度又韧性十足。从古代起人们就以竹做各种器物及工艺品。竹扁、竹椅、竹筷、竹席……每家每户都会有竹制品相伴。如今,设计师将新的器形观念赋予竹,并以更妙的技术将其切割拼贴,盘绕造型,做出圆润清新的竹制品,加工时确保使用环保工艺,凑近闻一闻,还可以清晰嗅出竹子的清香味。新竹器的自然气息,养眼之外更养心。

牛油纯美滋味

黄色小小的一块牛油,嫩滑、柔软,含在齿间,热气掠过,便雪般融化,那种润泽的油香,熨帖地裹着每一处味蕾,仿似寒夜里盖上了被阳光熏暖的小棉被。而食欲,立即就像被决了堤的水,汹涌而出,哪里还管什么节食、减肥……这分明是夏娃的诱惑!说到底,人生忽忽即过,与其分分钟计较卡路里,不如放手一试,吃值得吃的,才是豁达的态度。

核出此盐

盐之花……回想起当年慷慨地把这撮矜贵的盐就这样送人了,那个悔恨啊……别小瞧了这白花花的盐,关乎烹饪最重要的调料,所有人的答案都是盐,差别只是品种和质量。

对待潮流要有判断力

在广州混艺术、设计圈的朋友应该都很熟悉Nikita,作为扉艺廊营运总监的她,原本读的是国际金融和国际法律专业,看上去这两个专业和艺术风马牛不相及,前者强调理性思考而后者强调感性。

餐厅也爱时尚玩混搭

深圳金光华广场新开了一家名叫“一菜一味”的餐厅,在入口处墙壁上是一个手触屏幕,你可以在上面“点阅”所有的出品,多媒体与餐厅的结合不多,但也许以后会成为一种新兴的趋势。进去探了个究竟之后发现原来这里跟多媒体结合的元素还真不少,装饰风格还很混搭,加上出品的一些可圈可点之处,还会定时举办一些主题美食活动,不失为城中吃喝玩乐新去处。

cityspy 2011-06-25

想要在这偌大的城市里寻找一杯正宗的意式咖啡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小小一杯的意大利特浓让多少人欲罢不能地到处寻找,好在这一次,我们迎来了Lavazza。

City Observation 城市观察 2011-06-25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出发厅,通过3D地画,将武隆的标志性景观“龙水峡地缝”搬到了航站楼内,旅客需要“穿越”地缝走向登机口。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