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发去俄罗斯前,卡梅伦信誓旦旦地要为利特维年科一家寻求正义。到了莫斯科后,他一个关于克格勃的玩笑,就让报纸上此后的话题不再与利特维年科有关,那桩吵闹了5年的旧案也就没人追究了。
“时尚杂志腔”多半是以如何开始了一次采访为开头,这简直成了一种定式。大伙不仅圆滑地说着漂亮话,还自以为发掘了人性的光辉,只差大喊“光荣属于人类灵魂的记录者”。
巴勒斯坦为何誓要“入联”?美国为何“铁腕”阻止?这是巴勒斯坦对奥巴马的一次有效“将军”,还是对以巴和平进程既难有结果也无甚实际意义的折腾?
不能在他面前吵架、不能坐他的沙发专座、不能改电视对比度或高度,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如果惹恼了他就向对方发射spova波……
能够两年获得艾美奖喜剧类最佳男主角,打败苦苦守候了6年的史蒂夫•卡瑞(《办公室》男主角),谢耳朵(吉姆•帕森斯)的观众缘可见一斑。人们喜欢他身上因为极度聪明而引发的喜感,或曰性感。在“解构主义”盛行,对高智商极度崇尚的今日,谢耳朵或《生活大爆炸》的走红似乎正是预料之中。
就算获得联合国承认,也不意味着被占领的结束或者一个拥有充分主权的巴勒斯坦国。
克里夫•罗伯森年轻时虽也有俊帅的外表,健美的体格,但从入行开始,他靠的从来都是演技。虽然星光不及其他大牌明星耀眼,但观众在电视剧、电影,甚至百老汇的舞台上,都能找到他的身影。
在今年“阿拉伯之春”席卷中东之时,夹在阿拉伯强邻之间的以色列却保持了某种程度的平静。不过这种平静是脆弱的,以色列因长途汽车遭遇恐怖袭击而展开报复,埃及人因5名边防警察在以色列报复行动中丧生而围攻以色列使馆。而在同一时期,以色列国内爆发了抗议房价高涨的30万人大游行。走在以色列的土地上,你能体会到很多的复杂性:警觉中的热情,冲突中的安宁,自然资源匮乏中的高科技,生活困扰中的希望……
最近,印尼重拾动力潜艇采购计划,引来各国竞争。在这项潜艇采购招标下,既有韩德两国的博弈,也有东南亚各国的小算盘—中国经济和军事迅速壮大后,东南亚各国都不断通过升级武器和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关系来增强自己在东南亚的地位,印尼也不例外。
10年前,少女们喜欢的是很多个男孩—西城男孩、后街男孩、男孩地带……如今,她们喜欢的是一个男孩—贾斯汀•比伯。同样的稚龄,同样的唇红齿白,却因为遭遇唱片工业的寒冬而让组合们没了继续吆喝的底气。男孩们的秋天,会有多长?
戏剧,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小说也一样。荷曼•柯赫将人生百态的精髓浓缩进一顿家宴当中再细腻铺展,不仅归功于他高明的写作手法,独具一格的行文风格,还得益于他细微的观察和长期作为演员在参演过程中积累的戏剧感。
意大利向中国发出求援信号。中国的回应直截了当:救,但有条件!在欧 盟意见不统一的情形下,中国救或是不救?这让人既盼望又担心。
9•11之后,世界上出现了一种被另行命名的战争“反恐战争”(War on Terror)。后9•11时代,印度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如何被恐怖组织的活动所改变?与美国合作的加强能否为反恐“正名”?与中国等金砖五国的多边关系如何变化?尼赫鲁大学教授狄伯杰就此接受《周末画报》独家专访。
24岁,4座大满贯在手,2011年ATP年终排名第一。德约科维奇用几乎完美的赛季,征服了现今的男子网坛,也彻底颠覆了从2004年以来,长达7年的“费纳”统治男子网坛的格局。很多人会好奇,他能否真正超越历史最佳—麦肯罗的单赛季82胜3负。不过,最爱搞怪的他却可能会说,等我拿个法网冠军,或者先跳个舞再说。
伦敦奥运会的一年倒计时才过去不久,组委会就宣布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消息:明年将全面推广3D奥运。英国广播公司BBC已经确认,明年伦敦奥运每天会有10个小时的比赛通过3D转播信号传送至世界各地,让体育迷们度过一个热血沸腾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