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的阴霾始终无法散去,一众跨国企业“争先恐后”地缩减欧洲业务的行动,恐怕更会把垂垂老矣的欧洲推落衰退的悬崖。欧洲工业领域已经亮起红灯。瑞典卡车巨头沃尔沃预计明年欧洲卡车的销售量将下滑10%,而该集团已计划明年初开始削减产量。
蓝色巨人IBM从He年代进入She年代,变成蓝色“G”人。一个名为Ginni的女人将成为其100年来首位女CEO。加强这个科技巨人的S元素,服务(Service)。约10年前,罗睿兰(Ginni Rometty)就搁下了要成为IBM最高领导人的念想。
随着美国著名人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雕塑在华盛顿正式落成,雕塑作者、来自中国的湖南省雕塑院院长雷宜锌也随之成为了中国雕塑家走向世界的又一位圆梦者。对于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现状,他在乐观之余,也不无担心地指出:“西方雕塑界的弊病开始悄然走进中国雕塑界。”
每一代笑匠都有各自的特点,本•斯蒂勒冷面、金•凯瑞夸张、亚当•桑德勒卖性、贾德•阿帕图戏谑,但无论他们如何在喜剧圈里兜转,却始终转不出一个怪圈—人们需要喜剧,却不承认喜剧。几代笑匠,喜异悲同。
一张舒适无比的沙发里头的软垫,可能含有有毒的溴化阻燃剂;一桶色彩斑斓的油漆,也很有可能用了重金属铅;一个人造夹板的书柜有可能会释放有毒气体甲醛。越来越多的人造化学合成物质被运用到生产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随时跌进有毒化学物的陷阱,从而保护自己的未来?
由反对国际金融资本的贪婪而引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扩大到全球近千个城市响应,究竟是哪里出了错?笔者在台北专访了从巴西来到亚洲考察的“世界社会论坛”创办人基科•维塔克,他同时亦被视为另类全球化运动的重要思想家,探讨另类全球化这个社会运动的可能性。
从美剧到国产剧,全世界都忙着“玩穿越”。但在国产穿越剧的风头一时无两的时候,美国穿越剧却显得大热倒灶、每况愈下。中美穿越剧到底有什么区别?穿越剧还有未来么?
钱多,《福布斯》计算;人傻,医生判断;无需专业人士下结论的是,钱多加人傻,速来骗子,还有婊子,迟到的才是审判,前者本能地目标明确,后者则要与一大堆概念和证据纠缠不休。
对于藏在暗处的贪官而言,有一句著名的警语:“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而对于聚光灯下的名人来说,也是“伸手必被捉”,当然这是指被镜头捕捉了。在无孔不入的媒体时代,大众喜欢看名人花边,没什么好指责的;媒体刺探名人隐私,相当程度上那是在履行职责。
北约在利比亚的胜利让中东产生了不如构建“中东版”北约的构想,然而,事实证明,即使与美国建立集体军事同盟,也不过是在动荡的今日中东为其普遍的君主专制和石油财富换取保护,对叙利亚、伊朗、阿以关系等焦点问题难有根本影响。可见,这哪里是真正的地区安全?
向来被西方视为“负面典型”的缅甸政府,今年开始了权力移交、大赦政治犯、放松新闻审查和网络封锁等一系列改革。尽管尚未有实质性的成果,但缅甸政府在国际上寻求“合法性”的努力已经很明显。
最后一次见到卡扎菲,是他死于枪下6个月前。接见前来劝降的非洲国家元首,他睥睨四方,拒认大难临头。卡扎菲坐进汽车时,我被人群裹挟上前,几乎贴到车窗上,看得见他神情傲慢却反应迟滞。形势急转,8月定局,卡扎菲什么时候被捉,只剩下时间问题。
按理说,非授权传记应该比授权传记更为客观,但阿桑奇的传记为什么偏偏就是卖不过《乔布斯传》呢?在这个人物传记泛滥的时代,出版者给一个太过神秘的逃亡者出传记,是不是判断失误了?
如今在中东地区流传着一个笑话 :三位埃及前总统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安瓦尔•萨达特和胡斯尼•穆巴拉克在地狱里碰面,问到彼此的感受如何。纳赛尔说“毒药”、萨达特说“暗杀”,而穆巴拉克则说“半岛电视台”。
网络中流传着“苹果力”的说法—三颗苹果改变世界,一颗诱惑了夏娃,一颗砸醒了牛顿,第三颗握在乔布斯手中。确切地说,乔布斯的那颗苹果甚至算不上完整的一颗,因为它被咬去了一口。然而就是这缺掉的一角,成为它最为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