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发生7.8级地震,随之而来,多处发生为索要保险赔款而出现的火灾。大火烧毁了旧金山移民局的档案,再加上政府官员恐惧公布真正的3000~6000人的死亡人数,捏造数字为478人。立刻意识到移民局的数字和文件都有机可乘的华工,立刻把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偷渡到美国,声称他们一家子都是当地出生的公民。美国历史称这些“声称”曾经有文件记录的华人为“paperson”。此一场天灾和人祸,让1882年、1892年、1904年颁布的“排华法案”在实质上毫无意义。
不久前,奥巴马的医生确认,美国总统戒烟了。在第一夫人的敦促下,奥巴马于2006年决心开始戒烟,并使用尼古丁替代疗法来帮助自己。像奥巴马这样意志坚定、对美国总统宝座不懈追求终于成功的人,戒烟都花了他5年时间,那么数以亿计的人无法成功戒烟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说与电影本是互不牵连的两种媒介,却因为相互关联的利益而成为盟友—电影因小说有了厚实的剧本基础,而小说也因为电影的强势传播而更广为人知。谁也离不开谁,谁都不会消亡。
此前的11月11日被称为“世纪光棍节”,数量惊人的单身男女们纷纷吆喝着要“脱光”。然而对于外国的摇滚人士来说,只要兴之所至,天天都是“脱光节”—颁奖典礼可以冲上台脱,开着演唱会可以脱,唱着唱着也可以误被同伙脱……脱是一种最直观的坦荡,也是制造话题最有效的手段。脱脱,更流行。
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已经导致至少两个国家政府更迭,更多的欧洲国家走在财政破产边缘。欧元区如何避免解体的命运,如何避免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经济学家克林根教授给出了两个方案:发行欧元债券,并推动各个国家向欧盟作出更多的主权让渡。
每隔一段时间,国内外媒体就会报告某种新进展并信誓旦旦地宣布“男用避孕药”前景光明,“男性节育时代”即将来临,专家们继而连篇累牍地分析男用避孕药将对两性生活带来怎样的冲击。现实却是,直到如今,男性节育时代仍然难产。是什么,令一个意在均分两性节育责任的美好理念,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3个多月的泰国洪水开始消退,虽然伴有562人罹难、大片农田和工业区遭毁等坏消息,但泰国总理英拉在电话采访中说“我没有哭泣”,生活还要继续。
美国利用一个曾经的小协议TPP,强势重返亚洲地区,如果这是瓜分亚洲市场、同时遏制中国势头的阴谋论,美国、日本、东南亚各国,甚至还有掺进一脚的澳大利亚,都各怀何种心思、扮演了什么角色?
对听众来说,更有风情的不是政客们在麦克风前活力自信的表演,而是没有关好的麦克风,它会让政治圈里的严肃角色像绯闻女孩一样洋溢活力,毕竟说了些真话。
他一定是家族的骄傲,不然在台山家族墙上不会都挂满了他的照片:“2011年6月,骆家辉成为美国驻华大使”、“2003年10月,华盛顿州长骆家辉”……此时此刻,他却只是个带着父亲遗照重返故里的儿子。
罗贝托•波拉尼奥带病写完《2666》的初稿便病逝,没能赶上书的出版,更未能知道自己前后只用了10年时间便问鼎国际文坛。他的遗作,打破了文学作品的传统,将多种写作风格完美拼凑,并在其中,将他临死前的绝望完美释放。
他是一个诉说真相的人,他给你直接剖析问题的核心,他带你正视你内心的想法。文字和语言是他挑动世界的工具。安迪•鲁尼,这名诙谐睿智的老人,于11月4日在纽约逝世,享年92岁。
北约持续空袭利比亚7个月后,反对派直捣黄龙、再擒卡扎菲。空军将士欢庆胜利—相比科索沃、伊拉克,他们欢呼这是一次空中打击的完胜。北约如何炸垮了卡扎菲政权?未来战争真的能撇开地面干预?
如今,伊朗核武器问题已经到了引爆临界点。真正比美国更焦虑的,是处于伊朗远程导弹射程内的以色列。这个国家一向对本地区敌对国家的核武计划持“零容忍”态度,不乏主动出击的先例。他们视伊朗核计划为“最大的安全威胁”,这一次又会怎么做呢?
美国黑人绝大多数支持民主党,共和党内的保守派黑人并不多,而在今年共和党竞逐总统候选人提名的人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赫尔曼•凯恩,而且迅速跻身热门人选之列。此时接二连三关于他的性丑闻被公开,他将此比作南北战争后种族主义者杀死黑人的“私刑”。如此看来,美国政治中尽管出现了非洲裔总统,但“不问种族、只看政见”的新时代尚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