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关于2012年的各种预言已经充斥了媒体,玛雅预言究竟昭示了什么?2012年,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在这一年,你有什么打算?我们找来一群不同职业和领域的人陪你玩一次大猜想。目的也许不是为了预言未来,仅仅可能是证明过去。
有一些作家,你年轻时读到,会心生崇敬;年纪再大一点读他,会想这是什么玩意儿;等到再长几岁,又读到这个作家,会生出一些感同身受。菲利普•罗斯对我来说,就是这样的作家。
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牵扯进种族和民族问题,很平常,也很棘手。在刚刚过去的节日期间,时装大鳄Lacoste有不少专卖店都遇到了这种麻烦。不过,这纯粹是它自己找来的不高兴。
用多才多艺来形容莱昂纳德•科恩,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位文娱皆精的加拿大老人家最近又推出了一本诗画集。他的诗与画,与他的歌一样,轻柔地抒着自己的内心,也抒着读者的心与思。
在电影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于电影的数字技术、对于好莱坞的想象力,摄影出身的张艺谋导演有着他自己的一番理解。在他看来,和好莱坞比,中国影视制作的规模和投资量只属中上水平。
自从J•J•艾布拉姆斯用其出品的《科洛弗档案》开创了“伪纪录片”电影的潮流,自从《鬼影实录》沿着这条小众之路跑出了票房黑马的成绩之后,好莱坞就欢欣鼓舞地成为“伪纪录片”的忠诚粉丝。
丹尼尔•克雷格演过30部电影,007系列只占了2部。在007之前,他或许只是个跑龙套的,但在007之后,无论他演什么人们都只记住了“詹姆斯•邦德”。如今,据称克雷格将续签5部007系列电影,成为007任期最长的男星,作为一个有理想的男星,接下来他该做的,或许不是如何打造更有血有肉的007,而是如何超越烙印在他身上的“邦德”印记了。
玛雅人对推算时间十分着迷,他们的历法在他们消失1000年之后仍然精确到34秒。他们预测,地球毁灭的时间在2012年的年底之前。今天,科学家也在观察到的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预警信息。对他们来说,超级风暴、超大地震、超大海啸、小行星撞击和超级火山,每个都是可信的、真正的威胁。尽管他们并不能像玛雅人一样,说出地球毁灭的准确时间,但有朝一日,这些威胁可能会突然爆发,给地球带来灭顶之灾。
在21世纪,随着国际贸易、跨国旅游、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原始丛林的过度开发,病毒爆发日益成为一种危及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这个冬季的再次来袭,使得人们不禁忧心忡忡起来,假设类似2009年的猪流感疫情又一次爆发,我们该如何面对?人类会不会因为病毒而灭绝?
过去的一年里,恶劣的天气状况就是没个消停。频发的气候事件促使气候科学家们建立起强大的数据库,通过发展计算机模拟技术来提高预测极端天气的能力。
严格来说,用“阿拉伯之春”来指代西亚和北非过去一年来的剧变,是不严肃的,这个名词只给了人们称呼上的便利,其实每个国家的所谓“革命”都有自身的特点。共通的大概只有一处,即推翻了共同的敌人—“独裁者”之后,社会各种势力的分歧凸显出来,而新政权重构体制、振兴经济的困难,让很多人心生失望,这种情绪无疑会侵蚀“革命”原有的意义。通过回访最早卷入这股浪潮的突尼斯与埃及,笔者发现,“后革命时代”之复杂,远远超乎外界的想象。
一场号称能够封锁“世界石油命脉”的军演是伊朗上位的序幕?伊朗和以色列、美国在这种你来我往的“挑衅”中难道终有一战?在风起云涌的中东变局中伊朗难道将成为真正的大赢家?
在意大利中部小镇吃饭,结账时当地朋友向餐馆索要发票。“门口可能有警察检查。”朋友解释道。吃顿饭这么郑重其事?细问之下,原来是国情特殊。
俄罗斯总理普京最近提出俄罗斯要成立新的“欧亚联盟”(Eurasia)。这是否意味着俄罗斯“双头鹰”即将更加重视对亚洲的关系?但俄罗斯与日本在北方四岛问题上的争执、力挺叙利亚和伊朗,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俄外交政策的重塑?俄罗斯新闻社驻北京分社副社长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有着自己的看法。
新一年,要拿2011年爆发的全球示威浪潮怎么办?从突尼斯而始的愤怒和不满已经在曼哈顿下城抵达最高峰,政治运动将在2012年进一步升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