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 ts 1961创意总监Fiona Cibani永远有着新鲜的灵感与奇思妙想。她充满玩味的创意与建筑感廓形早已为品牌树立起鲜明的风格。
当Adele的《Rolling in the deep》成为万人心悸的格莱美神曲,扪心自问生活的内核 — 那颗心,她的现状是有多纠结。艾柯曾经“带着鲑鱼去旅行”,如果今天有一所可以随着心的轨迹旅行的房子,是不是可以被认为是:缓释了那一波被生活所“雪藏”的走遍世界的执拗?
我没有穿过Berluti的鞋,倒是跟家族成员Olga Berluti聊过两次天,老太太个人对造鞋非常有热忱,她替Andy Warhol造鞋的故事实在是经典。后来知道Berluti被LVMH集团收购,也没什么特别感受,直到年初品牌突然宣布推出男装成衣系列,所以我们《周末画报》特别到Berluti的巴黎总部走访他们的CEO Antonie Arnault及创作总监Alessandro Sartori,以了解品牌的未来发展。
3月中旬的上海吹起了一阵浓郁低调的英伦风情,Alfred Dunhill以“Trafalgar”为主题举行发布会,也是该品牌的第三届年度展览。发布会为齐聚上海的1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展示了伦敦特有的建筑和基本精神,也突出了Alfred Dunhill专注于英伦男装的决心。
100年前的这个礼拜,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巨大悲剧给整个世界蒙上黑纱,100年后对于这一事故的关注点已经从悲痛转移到打捞物具体卖了多少身价。一份头等舱的午餐菜单竟以7.6万英镑(约合76.7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在伦敦一家拍卖行卖出。这是不是可以被精明地解读为:黑色事件背后商机无限!
既要做个深度高效的面部美容, 又想来个全身去角质,当然还有最新的美甲, 最好还不会错过姐妹们的下午茶。 这样的“一心多用”、“一石多鸟”, 会不会太过贪心?谁说SPA不能开派对? 下一个周末或生日会, 我们就可以这样HAPPY!
Peplum点亮了50年代的巴黎时装,这种强调女性身体曲线的 女性化元素今年卷土重来,从T台上的模特到镜头前的女明星, 对它的逢迎与赞美随处可见。Christian Dior的“NEW LOOK” 将Peplum运用得淋漓尽致,这一设计对服装界产生了 深远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这块加装在腰胯处的面料, 或打褶或斜裁,“多余”得如此美妙。
“唯有思想优雅才是真的优雅,思想优雅了,整个人也会优雅起来。” 提出这个主张的Diana Vreeland(1903~1989年),是位传奇时尚编辑和富有远见的策展人,人称“时装女王”。 她为时尚编辑领域及博物馆时尚展留下了巨大的遗产。这句话可能是研究这些遗产的起点, 还可能是“戴安娜•弗里兰之后的戴安娜•弗里兰” (Diana Vreeland After Diana Vreeland) 项目背后的理念。这个展览目前正在意大利威尼斯福图尼宫举行,至6月26日结束。 展览探索了她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新的角度解读她的风格和思想。
巴塞尔钟表展开幕前一晚, 豪雅在莱茵河畔以盛大的派对来欢迎品牌最新代言人 ——好莱坞身价最贵的女明星卡梅隆•迪亚兹。 《周末画报》作为唯一一家中国媒体受邀对她进行了专访。
如果时尚是在巴黎出生,那么它会在每年两次的高级定制时装周上庆祝自己的生日。高级定制象征着时尚的最高水准,也是一个让人忘掉世俗烦恼的美梦。在过去不到200的时间里,高级定制从诞生发展到高峰,却也显露出些许颓势,但它所代表的极致之美与创新概念却一直指引着整个时装业的技术工艺和设计理念的走向。在当代的成衣舞台上,我们见到了众多来自高级定制的影子,这也是Haute Couture在新时代中另一种复兴方式。
从我们出生那刻起,我们就通过联想过程建立起嗅觉的偏好;我们将气味与好的或坏的经历相联系并下意识地记住了它们。这样一来,当我们的直觉和情感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我们对气味的印象也随之改变。
高级定制,是绝美华服的代名词, 更是顶级发艺的至高象征!这一季, 我们从色彩定制的潮流概念,颂扬了手工艺人的高超技艺。
Peplum元素已经渗透进了2012各大服装秀场,“过犹不及”这个词在上世纪五十年代 Peplum当红时期就被彻底颠覆。
Kate Moss之所以成为全民时尚女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她从不仅仅拥抱奢侈大牌,高街品牌的时装屡屡在她身上出现,随即就会变为风靡全球的潮流旋风。在告别了Topshop之后,她选择为2012春夏季的Mango进行代言,并拍摄了以“Spy Game间谍游戏”为主题的电视广告。在伦敦的公寓里,我们见到了她与著名摄影师Terry Richardson,并与这位icon级超模探讨对于高街时尚与时装视频的看法。
就“为什么女鞋和女装大多是由男性设计师来做”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