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每年夏天都买一两副新墨镜,但到了新季却还是在马不停蹄地寻找。在我而言,墨镜简直就是消耗品,镜片上总是莫名其妙被磨花,或者干脆消失不见—它们多数遗留在陌生的咖啡座或洗手间里,望有心人拾得能好好相对。
本城的魅力之一在于,当你以为已经踏遍城市的每一处角落,却总能发现一两处令你耳目一新的地方,你免不了就要感叹一句:“这是上海吗?” 揽月轩所在的上海绿地万豪酒店,地处滨江的浦西世博园区内,大城市的繁华就在眼前,四下里却让人平和安静,另有一番滋味。
那种因为技术和财力无法达到写实而想尽办法表达让观众受到震撼而想出的种种奇招让人非常佩服。比如沙怪兽在受到科特队光线攻击后变成纸片粉碎了。
从1979年诞生开始,普利兹克奖带给建筑师们的并非单纯的个人荣誉,而是秉持着前瞻性和责任感,将一代代建筑师推向世界,这些站在建筑世界顶点的人,通过他们的作品,用自己的方式改造着这个世界。今年,这个荣誉授予了一位中国人—王澍。有人说建筑行业是老龄行业,那么对于49岁的王澍来说,这个奖似乎早了一些。但回顾王澍过去的经历,你或许会认为这个奖对于他来说,并不算早。
很多人一说到“潮人”,就以为他们只是穿个怪点的衣服而已,假如你想变身为潮人,也只需要穿上赶潮儿的衣服。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即便是读再多的潮刊,学各色潮人的配搭。那你也终究没有逃出“土”的樊篱。
先是全面解禁,798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安排了长达十天娄烨电影的放映活动;再是新片《浮城谜事》在戛纳“ 一种关注”单元作为开幕影片,拉开全球首映帷幕;又闻该片被普遍担心的“ 电影审查”仅23天就获通过,成为娄烨近十年来进入中国影院正式放映的首部影片。
说起普罗旺斯,你会想到什么?薰衣草?橄榄油?在彼得•梅尔的笔下,“普罗旺斯”已不单是一个地域名称,更代表单纯无忧的生活态度和慵懒惬意的人生。而位于白沙泉的这间普罗旺斯法国餐厅带给你更多的是关于美食的记忆。
千百年来令女人们困惑不已参之不透的爱的秘密,其谜底不外乎怎样做一个独立迷人的人,唯有独立,得到和丧失才不至于山呼海啸般改变你原先的轨迹,唯有迷人,才有获得恒定持久的爱,而不仅仅是意乱情迷的可能。
十几年前,丰江舟以摇滚青年身份跨足舞台剧的音乐创作,正好遇到了喜欢在戏剧中尝试音乐和多媒体的孟京辉,于是,丰江舟和他的音乐犹如戏剧舞台上的黑马,一跃成为决定某些戏剧质量的关键人物。陈明昊的表演有很强的爆发力,脑筋灵活,是孟京辉这几年器重和力捧的演员之一。两人除了在孟京辉的传统戏剧中有合作之外,丰江舟的多媒体戏剧创作也常常找陈明昊一起讨论,而陈明昊的导演处女作《蚂蚁没问题》则请来丰江舟操刀音效,“抛弃”孟京辉,这两人私下里的合作又能迸出什么样的火花?
每年6月,是上海影迷的固定节日。已经开办了19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正逐渐培养起观众观看多元电影的观影理念,并培育了好莱坞电影体系之外的另一个发行系统,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电影也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而去年刚刚崛起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因为年轻而引人注目,两者在定位、选片和观影体验上究竟有哪些区别?
在欧洲一些地方和美国,红酒吧是另外一个概念,除了饮酒之外,它还传达出了健康饮食的哲学。这次美食现场,我们请到了北京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曹涤非和Veloce的创始人Frederick谈谈红酒吧以及与之相关的衍生文化。
粥是我国的传统煮食方式,北方主要是谷麦小米等的粮食粥及南方部分地区煮至米粒稀烂的老火粥。砂锅粥算是其中个性较爽快、明朗的,烹煮时间短且口味鲜美丰富。当中当然要说到砂锅粥文化的起始地区潮汕一带。
对居住在亚马逊的人们来说,外来的东西还不能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从孤立的村庄到熙来攘往的大都会,住在亚马逊的人无一能控制亚马逊的力量,他们早已适应了由亚马逊主宰一切的生活。
男装虽不像女装有如此多端的变化,但男用配饰也不甘落后。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不断追求衣服的变化时,适当地添加不同的配饰可以令整体锦上添花,更加丰富和有看头。
华侨新村一直是潮人们难以舍弃的一个“蒲点”,这里老洋房林立,是做餐饮私厨的好地方。靠近牌坊大门的一处,最近就有一家新式越南菜馆进驻,老洋房的悠悠情致,配以清新越南菜,老与新的结合,很是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