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41301条查询结果

SenSe andSenSitivity感性和敏感之间

小孩子的身体发肤,由妈妈全权掌管。妈妈的选择,非常重要。她们要懂得选择,择善而取,为孩子的健康负责。

the festival season法国南部之节

五六月的巴黎尚寒,法国南部的盛夏却已在此时拉开帷幕,这热烈的气氛以一场戛纳的电影节盛事为开端,伴着整个法国南部海岸和普罗旺斯地区大大小小城市里的节日汹涌而来。

草间弥生:圆点无限

在日本,草间弥生被视为活生生的神;而在世界艺术界,现年83岁的她是无可争议的焦点所在,其巡回回顾展正在泰特现代美术馆进行中,出席伦敦的开幕式是她十多年来第一次离开日本。草间弥生的工作室就在她入住的精神病院对马路,她在附近买了一小块地,正在筹建自己的博物馆。她正与Louis Vuitton合作,希望从而让“我的圆点延伸到各个角落”。

Polka Dot aDDiction 波点迷情

波点是现代时装史上厚重的一笔,若认为波点的世界中只有草间弥生,未免狭隘。历经百年变迁,波点从未退出历史的舞台。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风貌。波点是永不过时经典纹路,在这一季的T台上,也存在波点的身影。这里为你揭示它的前世今生。

Sweet BaBy Sweet香恋宝贝

香水一直以来似乎都是成年人的专属配饰,我们会不厌其烦地为自己寻觅奇香,对各大品牌推出的新品也十分好奇。有一群更加前卫的妈妈们开始把目光转移至自己的儿女身上。最早,有Jeanne Lanvin 为女儿30岁的生日配制香水(Lanvin Arpege),现有许多儿童时尚品牌推出婴儿专属香水,香水的世界渐渐变得年轻,甚至“萌”味十足!

Riding the wind快乐不封顶

开敞篷车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呢?纵观在汽车工业极其发达的欧美地区,开敞篷车的大多都是45岁以上的男子,穿着考究,通常会戴着一副墨镜,享受着阳光沐浴的同时,会带着自己的爱人一起去吹吹风。

Polka Dots Fever波点风潮

上世纪60年代是波尔卡的黄金时代,以黑底白点作为配色的波点图案服饰曾是时髦女郎的首选,女人们身着蓬松的过膝裙装,带出一种轻松、轻盈、自由的气息,这是波尔卡圆点的精髓所在。

ones to watch 2012-06-02

黑先生看看表,休息时间到了。于是关上电脑,下楼来到星巴克,看到小红,攀谈起来。“今天有雨,转多云,傍晚还有雷阵雨。”这天气真不爽。两人点了饮料和点心,坐下来边用边聊……小红:“我在找房子。”黑先生:“我看RSS订阅信息,显示房价在跌,油价在涨。”小红想油价上升,自己的丰田车花费又高了,很郁闷。

BOTTEGAVENETA中国最大专门店开幕

日前,Bottega Veneta为庆祝在中国最大的专门店——上海益丰•外滩源新店开幕,特别派遣意大利工坊最资深的皮革工匠来到上海,为本地顾客亲身展示制作品牌最具代表性的皮包中所需要运用到的精湛技巧及超凡工艺,并为顾客们的皮包以手工缝制上由顶级鳄鱼皮所制成的名字缩写。

arbiter 2012-06-02

自从Louise Bourgeois去世之后,艺术界似乎在寻找下一位“母”大师,这时1960年代活跃于纽约,1970年代引领日本当代艺术(虽然那时回到日本的她非常痛苦,在纽约遭到外国人的歧视,回到国内又受到男性艺术家们的漠视,她终于决定把自己送进精神病院,一直住到今日),1990年代后开始又活跃于西方艺术界的草间弥生, 似乎成为最佳候选人。

3D printing3D打印,重塑世界

想象一下,你在一台电脑上用 CAD 软件完成一个塑料杯的设计图,按一下打印键,打印机那头出来的不是平面的喷墨打印设计稿,而是一个真正的可以马上用来装水喝的塑料杯,这或许是最“小样”的 3D 打印案例。今天,从赛车、固态电池、建筑模型,到珠宝时装,甚至人体器官,都可以被“打印”出来。全新品牌 EXNOVO 在今年的米兰设计周上正式亮相,带来包括设计红人 Maarten B aas 在内的诸多设计师的最新3 D 打印作品。此项技术正在重塑我们原本熟悉的世界。

THE WEEK 一周 2012-05-26

在西方社会,一个把纳粹党等极端政党选进自己议会的民族是不值得尊重的。5月6日希腊议会选举结束后,整个欧洲发现该国选民彻底放弃了亲欧盟财政紧缩政策的泛希腊社会运动党,另外一个亲欧盟的政党新民主党得票率也下降了14.6%。

英雄,走进新时代

据说,克里斯托弗•里夫年轻的时候,曾因接演超人一角而饱受百老汇同僚们的嘲笑,作为一位搞古典艺术的演员,接拍爆米花商业大片无疑是令人羞耻的。然而,若是他有幸能活在今天,必定会为今日超级英雄的状态而感到欣慰—超级英雄不再代表傻大个,他们有脑有深度,有技术有能量。我们对超级英雄电影给过太多的白眼,是时候给一些喝彩了。

王澍 时间的诗意

自从2月28日普利兹克奖公布以来,作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中国公民的王澍便不得不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采访潮。5月25日的颁奖礼到来前夕,《周末画报》记者亲赴杭州,在如诗如画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独家专访了王澍及其夫人陆文宇。尽管与他们相处的时间有限,但我们终于理解了为什么王澍在得知自己获得普利兹克奖时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奖发错了,应该是发给两个人的”。

普利兹克奖 第一次中国选择

30多年来,普利兹克建筑奖像一架选拔建筑大师的机器,目光犀利,下手精准,绝大多数获奖者都名副其实,也往往会给建筑美学及建筑价值观念带来深远的影响。我们耳熟能详的包括贝聿铭、弗兰克•盖里、雷姆•库哈斯和扎哈•哈迪德等在内的很多现代建筑大师都榜上有名。而今年,它有史以来第一次把这份荣誉颁给了一个中国公民,这不仅仅把获奖者王澍本人带到了公众关注视野之中,也将中国建筑又一次带到了国际舞台的聚光灯下。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