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archive:英国摇滚50年摄影展”于成都、北京、广州、长沙四地巡回,成功秒杀了乐迷和各种英国文化偏好者。显然,这并非一场全面立体的历史回顾,而透过极其私人化的镜头,温习的摇滚文化对于乐迷来说同样是一种奢侈。借用吴文光的说辞,“那些年,我们的镜头像自己的眼睛”。
今年3月底,作为香港政府“第一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之一的大澳文物酒店正式开放营业,意味着又一座历史建筑向公众打开大门,化身成酒店。活化,关键字是“活”,赋予新生命才能称为活,植物是此理,建筑亦然。要使建筑活过来,让每一个人都亲历其中感受和使用,比如化身酒店与餐厅,或许是值得借鉴的好办法。
那些设计独特的灯具有着鲜艳的色彩外观,再搭配不同亮度和色彩的灯泡,可轻而易举地改变环境格局,营造更好的氛围,调节我们的情绪。
欧洲杯期间,一切适于外卖的食物都备受青睐。而比萨的好处是可以身兼正餐和夜宵、主食及小点等数种功能,且可以混搭可乐啤酒,甚至任何一款你喜爱的饮品。这种亦庄亦谐的特性令比萨成为眼下季节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不论是看球赛还是为了其他的理由,比萨,一般都是好选择。
数码相机无处不在的今天,那些个头反应略显笨拙,画质原始的老相机们早已退出生活,成为又一件被时间收纳,束之高阁的物品。
法国被称为香水王国,巴黎大街上、百货公司里随处可见最新上市的香水和络绎不绝来试香的人们。可是谁说认识香水和法国,就得从巴黎开始呢?来到南法,更能体会香水在法国人的生活中占了多重要的地位,而最不能错过的就是香水王国之都—格拉斯。
不知是否本家人显得尤其亲切,陈漫第一次见陈幼坚,便丝毫没有陌生感。她曾说:“我与陈幼坚老师一见如故。”此次,陈幼坚用他的设计功力,从视觉、触觉、嗅觉全方位再次诠释了陈漫的31幅久负盛名的摄影作品。虽然陈幼坚与陈漫有年龄差距,但在陈漫眼里,他的不断创新叫人佩服,而陈漫年纪轻轻所表现出来的超大能量,亦叫陈幼坚印象深刻。两位陈老师,在设计创意上有着心心相印的共同语言,而这次在香港的再次相遇,又会产生怎样的新火花?
白切鸡是粤菜中的一道经典,以清水/清汤浸熟光鸡,再佐以蘸料,吃的就是鸡的原鲜,也体现粤菜“清淡中自有滋味无穷”的灵魂。然而白切鸡看似简单,实则做法不尽相同。常说粤菜中有数大名鸡,就是从做法、蘸料上去区分。这期我们请来吃鸡成“精”的鲍汁飞,与“做鸡”名店东方宾馆的总厨师长张志强师傅,将粤菜白切鸡的精妙之处公之于众。
深圳和巴黎,一个是中国后起之秀中最具有商业气息的“特区”,一个是法国最具有文人气质的“浪漫之都”。两个几乎完全没有共性的城市,却因我这个旅居巴黎10年的深圳女孩而紧紧联系在一起。因为工作关系,每年常往返于这两座城市数次,也就渐渐发掘出不少有意思,不贵且相当“接地气”的小玩意店,这期先分享以下三间同样拥有复古气息的小店。
说起砂锅粥,也许你会想到深夜里嘈杂的大排档,汗流浃背地交谈的情景。其实,享用砂锅粥也能在明亮宽敞的精致餐厅,换个环境享用砂锅粥,让美味与舒适兼得,也别有一番滋味。
海南鸡饭是否出自海南,这已是个有点无聊的话题,所以不去论证也罢。我更倾向于“海南鸡”是个形容词,因为做这道菜的最佳食材,首推来自海南岛的文昌鸡。不过所谓正点的文昌鸡,大概在海南岛上也很难寻觅。所以做这道菜,完全没必要局限于“海南鸡”,一切适合做白切鸡的鸡,都可以入列。
Parker(上)和Michael(下)两兄弟,香港古着爱好者,爱好收集旧物,尤其以1970年代物品为主,其中收集包包过千只。在香港中环开店出售收藏“战利品”,与人分享收集古着的快乐。
奥朗德当选总统后,各界压力都在将他们从法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第一情侣”往“合法夫妇”挤。虽然5月6日奥朗德宣誓就职之日时,瓦莱丽仍坚持“没有名分”不会构成任何外交问题。
“中国的教育界,中国的大学,已经偏离原点太远了。”在中科大十年,他坚持不扩招,不建分校,原生态迎评估;任南科大校长一年,他坚持去行政化,办一所真正的大学,找回丢失的大学精神。
在上合组织主席国任期的最后一年,中国100亿美元的贷款、成立发展基金和开发银行等多项实质性推动,显示了中国对该组织加深合作的活跃姿态,峰会倡导的“公正、民主、多极化的新型世界格局”,更是体现出这个没有美国因素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试图影响世界走向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