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封面故事人物Ki rsten Dunst是一个职业化的偶像,她的表演令所有人对她的年龄产生了迷惑。
美国时尚品牌Kate Spade New York近日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举办了2012秋季新品鉴赏会。在这个秋季系列中,创意总监Deborah Lloyd在巴黎皇家宫殿的著名前院——荣誉广场得到灵感,为Kate Spade New York女孩们带来充满梦幻的水彩色调,并以有趣又个性的抽象印花装点这个秋季。
信条,看起来是非常理想主义的东西,是内心矿藏里的金子,是支持一个人的支柱……慢着,我们这一次谈的不是这些,而是那些12星座往往要被人提醒到了,才会“哦,是的,我还真的有那个倾向”的东西,往往是一些生活细节,一些和性情脱离不了关系的喜好。
在失去东道主优势后,中国军团想在伦敦复制北京奥运51金的奇迹,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今日美国》预测中国将以27金的成绩屈居美国之后,日本《产经新闻》认为中国仅在14个项目上有绝对的夺金优势。但实际上,金牌只如浮云,思考和落实如何让大众更好地投入到运动中去,才是至关重要的。
阿萨德政权的核心圈子遭暗杀之后,他们与反对派的力量对比会发生逆转。接下来,反对派要建立新政权而不是持久内战,必须和旧政权进行一定程度的妥协性谈判。
伦敦,该是怎么一个样子,100个作家笔下有100种描绘。伦敦,或许是鲁滨逊看到的充满混乱的新兴都市,又或是奥利佛•特维斯特憎恨的“垃圾场”,更或是哈利•波特飞过时看到的灯红酒绿……然而,当一切的虚构与我们看到的现实交相辉映时,每个人都会感觉到这座城市最真实的一面。
在高调“重返亚洲”的同时,美国在悄然“重返非洲”,究竟这片一度成为“战略鸡肋”的贫瘠的土地有什么重新吸引美国?这是为了“资源战略”还是“遏制中国”?美国这种在政治上推广民主制度,在经济上加强投资和合作,以及在军事上实际存在,都将极大地削弱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
理查德•庞德是国际奥委会最著名的成员之一,不仅因为他“口无遮拦”—他几次因发表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言论被批评为夸大其词,不得不收回发言,也不仅因为他写了一本名为《奥运内幕》的书,还因为他从1978年起就服务于国际奥委会,其中8年(1987~1991,1996~2000)是国际奥委会的副主席,对奥运会有深入了解。在伦敦即将拉开2012奥运会的序幕之时,庞德接受了本刊的独家专访,与我们分享他对伦敦和奥运会的看法。
“更快、更高、更强”这6个字的奥林匹克格言,曾激励过千千万万名运动员排除万难,超越自我,可它同样诱使了不少运动员选择用各种不光彩的手段来提高自己的成绩。随着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举行,兴奋剂和反兴奋剂之间的战争又一次开始。只是这一次,胜者会是何方?
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说,今日伦敦的面貌就一个字“changing”。但在多元文化融合、阶层壁垒逐渐松动的今天,英国人仍持有着某些固有看法,难怪他们对滚滚而来的奥运会有那么一点置身事外。
在中国的伦敦奥运军团中,最引人注目的明星莫过于刘翔。这位在雅典奥运一战成名,在北京奥运一战留憾的运动员,现在第3次来到奥运的赛场—伦敦。究竟这是一次最后的“自我救赎”还是一次最后的“自我超越”呢?但在接受《周末画报》记者专访的时候,刘翔只是表示,这还未必是自己的最后一届奥运,伦敦之后,他可能依旧坚持站在起跑线前。
伦敦大概是世界上“最倒霉”的城市,104年间她举办了3次奥运会,每次都并非举办的良机—1908年的奥运会诞生在一场战争之前,这场战争改变了帝国的命运;1948年的奥运会在帝国的废墟上举办。而2012年,英国则处在另一场紧缩财政之中。然而,你却能从这3次奥运会中看到贯穿如一的伦敦精神—现实、体面、节制和理性,这种民族特性并不因时代变迁而有所改变。
1908年与1948年的伦敦奥运带来的是与现代奥运完全不一样的记忆,我们习惯了用现代的设备去进行比赛,习惯了女性运动员的存在,却忘了女性运动员曾经是不被承认的,当年的设备也曾经是十分落后的。然而看着这些旧照片,你会发现纵然一切都已改变,不变的是奥运精神。
一周热点,时事热闻,尽在一周。
加拿大人格洛莉亚•泰勒是一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也称卢伽雷病)患者。在数年内她的肌肉将逐渐失去功能,以至于无法走路、使用双手、咀嚼、吞咽和说话,最终连呼吸都无法进行,然后就只有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