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那么简单,就能找到聊得来的伴,尤其是在看过了那么多的背叛……”一句简单的歌词,惹来了熟女时代最深刻的共鸣。谁也没想到,这首收藏于黄小琥2009 年12 月发行的专辑《简单/ 不简单》中的歌《没那么简单》,就这么在大江南北唱红了。8 年没出过专辑的黄小琥,突然重新回大众视野,以委婉的歌声道出心路历程。8 月18 日,黄小琥带着新专辑《愈爱愈明白》中的新歌唱响广州大剧院,而这次的音乐会就叫“对爱期待”。
2012广州艺术节的开幕大戏是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对于这部歌剧,我非常期待。
两年前,香港设计师余志光及拍档林伟雄,成立了COLAB,这是一个设计实验平台,独立于他们创办了9年的设计公司CODESIGN之外,却又与CODESIGN紧密结合,互相分享设计与商业、文化及社会的互动果实。COLAB的涉猎颇广,书籍设计、产品设计、网页及品牌设计……每个项目都有着极强的社会价值,帮助低收入妇女、食物的循环利用、废纸、瑕疵陶瓷制品的环保再设计。在刚刚结束的香港书展上,他们与三联书店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循环再利用物品。以设计变废为宝,让尘封在仓库底层永不见天日的书籍及产品再次展现在大众面前。设计是什么?余志光及林伟雄以实验性的方式,在探索中寻找着对生活更具价值的答案。
带着水果的甘香,又有酒的醇厚——水果酒在一年四季都很受人欢迎,而夏日里在水果酒里加上冰块,就成了最适合的时令冰饮。如果你没有纯饮威士忌或伏特加这些烈酒的习惯,那么家中闲置的酒,用来做水果酒是再合适不过了。做水果酒不难。美食达人妖妖会教你,花上不同时间做出不同滋味的水果酒来。
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业摄影师,汤辉有机会接触许多奥运明星,这些在运动场上风光八面的运动员,在汤辉严重都是一些单纯的普通人,他也将自己对运动和运动员的理解通过 《1/300000000中国脸》 这个展览的形式呈现出来,既有运动的力量与美,也有运动员辉煌背后的艰辛。而作为汤辉的羽毛球球友,郑俊宏非常欣赏的是汤辉身上那种充满自信又十分谦卑的性格,这两位同处一个工作圈子的朋友,却有意无意地回避掉合作,用郑俊宏的话来说他们是一种“没有关系的关系朋友”。
张书豪离开恒春古城,停留在一个名叫“牡丹”的乡镇,那里是台湾最南端的排湾族原住民部落居住地。排湾族是台湾14个原住民族群中最爱美的民族,他们自制的手工服饰精美绝伦。
Soneva Fushi的65间别墅各有特色,每一栋都不一样,建在小岛的丛林中,每一栋都有庭院、私人小泳池和一小片沙滩,乘水上飞机可抵达小岛的“日出面”,此面风景最好,而“日落面”面对一个居民岛,景观受到一定影响。岛上随处可见鸡、兔子、蜥蜴等小动物,别墅中的浴室都有独立而封闭的庭院,使沐浴成为一种享受。
“我们的家乡不大,那么急,要去哪里?”经过一间咖啡馆,偶然拾得的文字,却让人驻足良久。每一个人都是行者,在各自的旅程中,有时快有时慢,有时急有时缓。无论你是谁,都需要用不同的速度,来感受不同风景,来穿越人生不同阶段。在都市中生活,既要有驾车通行的方便快捷;也要懂得享受悠然骑行的乐活方式。跟随上海大众斯柯达一起享受“4+2”的六轮乐活方式吧。
Can是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西德Krautrock前卫摇滚运动的代表乐队之一。他们于1978年解散。日前,德国“摇滚与流行音乐博物馆”购买了Can的录音室,在将这座老房子整体拆卸搬迁至藏馆的过程中,发现了乐队近30小时的未发表录音磁带,包括未发表歌曲、已发表歌曲的未采用小样和闻所未闻的现场录音及电影配乐等。从中精选出3个小时的录音—30首歌,3CD合辑《丢失的录音》刚刚出版,无论对Can,对Krautrock运动,乃至对整个当代前卫摇滚史来说,它皆弥足珍贵。
小娘惹开在香江花园,主打正宗娘惹菜,老板夫妻档都是爱吃懂吃的马来西亚人,菜单上很多菜式都是他们家的私房美味,想要地道味道,得来这儿。
黑色幕布前,衣服会飞﹑闹钟在跳舞、魔术牌滞留在半空中旋转……黑光剧的幻觉雏形早已有之,但正式以“黑光剧”命名的剧种起源于捷克,由戏剧人齐伊?瑟奈克创造。而由他创建并担任艺术指导的“捷克第一黑光剧团”将首次访沪,并带来囊括了许多原创经典作品的《黑光魅影》。
对于周刊来说,真想要每一寸都能体现它的价值。
陈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艺术家,在他的作品被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发现后,尤伦斯那边告诉他,“你就是艺术家”,是装置艺术家。事实上他毫不在意这个缀词,他通过装置在自由地表达着自己的思考,就已足够快乐。
一个导演,一个演员。两人同时坐在剧场看戏,一个想的是导演如我,会如何如何;一个看的是角色呈现,表演方式。两人拥有相同的成长背景,并先后从南京来到上海经营自己的戏剧事业。何念的好动,田水的稳重,所谓不是知音不与谈,姐弟俩性格上的互补,亦相濡以沫多年。舞台上,生活里,彼此琐碎、絮叨的言谈、开解、鼓励、扶持,至今影响各自成长路上的戏剧观、处世观。看他们在公众的镜头前,谨慎维护对方的姿态,多少让旁观者心生羡慕。有知己如此,世路茫茫亦无妨吧。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舌尖上的上海》热销,吃货瞬间成了褒义词,能吃、会吃的人,本来就在亲朋聚会中占据重要位置,这下更扬眉吐气。在吃货前景一片大好的局面中,美食家是一派,亲力亲为是另一派。相比专业食神的高精尖、对味觉和荷包的同样挑剔,后者更受到欢迎——成本相对更低,卡路里更容易控制,讲究的是会吃又会做。说得再狠点儿,就是不下厨者不得食。城中美食家、大厨们下厨的第一步,当然是进菜场,对已经心中有谱(菜谱)的人而言,找到好料至关重要。正因为此,那些食材独特和性价比都具有诱惑性的downtown菜场,哪怕方寸之地,空间质朴,如今瞬间身份翻转成为潮地,是城中美食家、大厨们、美味爱好者们的心头好,口碑相传的淘食材宝地,还是潮流设计者们的灵感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