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捷高速的都市运作中,一次接近自然的深呼吸,一条林荫道上的轻松漫步,或是街角咖,啡馆的小坐轻谈就成了人们的奢侈神往。同时,物极必反,在高速高效之后,回归心灵的慢速生活,不再仅是心理导师的“心灵鸡汤”,而变为被提上日程的政府规划。最近的徐汇区政府工作报告中,人们就看到今年徐汇将推进衡山路-复兴路地区功能改造和街面业态调整,将其打造成一个“慢生活街区”。不妨就在这个“减速”的大趋势中,在这里一路慢行一次。
这两年,已经退休息影的裴艳玲,再次“京喻沪晓”起来。去年在北京热烈上演的裴艳玲舞台生活60年纪念演出《甲子四折》又随春风南渡,来到上海。比起一年前的《问道寻源》,《甲子四折》可谓彻底回归,略去展示和比较的外衣,实打实的粉墨穿戴起来。
Sustainability持续性,是不少当代北欧设计师定下的目标之一。追求产品的美学和质素都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从物料的选择、技术的运用,到制造的过程每一步,都以对地球及人们影响最小为原则。自去年起,斯德哥尔摩设计圈里多了一位时间守护者“Afteroom”,名字令人联想起午后的休闲空间。两位来自台湾的年轻人陈宏铭与魏晨燕,从“衣、食、住、行”出发,立志创作优美而耐用耐看的产品。
“日本时尚通”Misha Janette是东京时下最时髦的时尚记者。她因与Olivia Lufkin演唱会上的合作一炮而红,她因爱穿1920年代服装,加上21 世纪的波普感和一点未来主义,以及只穿高跟鞋的原则被认作日本Gaga。每天她用三种语言(日文平假名、片假名和英文)更新博客,每月她为《Times》日本版、《Numéro》东京版、《*wallpaper》以及style.com等主流时尚媒体写报道。本期,身兼造型师的Janette还兴致颇高地欲与我们分享其时尚穿衣经。
一座理想的公共图书馆当然首先应该具备对公众的便利性与开放性,其次应该有足够的好活动来推广阅读。我心目中的理想图书馆?我想到的是像日本代官山Tsutaya书店那样一个理想书店的样貌。
今天的艺术市场上,观念和现实之间有几个重要的断层,情况颠倒混乱。我并不认为市场会再一次回到1990年代的流动性收缩,但是被盲目和顽固的乐观主义感染的群体心态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我期待着经过一番大浪淘沙,市场最终会慢慢冷却下来。但是不要过于担心:记住“别人给不了你给我的感觉”。
最近,法国两位创意艺术家Thomas 和Quentin在Tumblr上开了一个名为“Fat &Furious”的有趣网站,专门用来展示两人设计出的创意汉堡包,让汉堡包也上演了一场有趣的cosplay。
三八妇女节其实是一个让女人尴尬的节日,且不说女人们一贯不喜欢“三八”这个词,而被套上“妇女”这个特别显老又土气的称谓更是脸一黑。就像是世界上最丑的人PK比赛,得奖者是应该高兴呢,还是该伤心?这个专门为女人而设计的节日被安排在3月8日这天,本身就像一个精心安排好的冷笑话。在粤语中,“八”字本身就有到处搬弄是非,卖弄口舌的意思。
现居伦敦的德国摄影师Juergen Teller,以一种与时尚作品相似的强烈情感来记录他的个人生活,将自己的自恋和自我展示暴露无遗。有时候他的作品表达了玩世不恭、自嘲和傲慢,而有时候则是坦诚和温柔。在伦敦当代艺术学会举办的个展“Woo”中,他别具风格的作品仿佛是一场社交集会,云集了时尚、艺术和电影界中他欣赏的人物。
刚刚摘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桂冠的90后演员Jennifer Lawrence最近成为Dior最新代言人。Jennifer Lawrence将演绎2013年春夏全新Miss Dior手袋广告,该广告于2013年3月全球同步首发。
收集杂碎的旧材料,再重组赋予其新生,这听上去像是早年一些吆喝“环保”概念的过气艺术家爱干的事。来自上海的年轻艺术家小龙花虽也从旧材料中造新的世界,但他已经跳脱旧材料本身的话题和价值,任凭材料和材料之间相互碰撞,自然生长出没有边界的造型可能性。
长久以来,蛇都是珠宝故事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蛇于美学而言是一种欲望与好感,这恐怕得从“蛇引诱亚当和夏娃品尝智慧树上的果实,人类从此鸿蒙初开”那一刻说起。时尚设计大师们深谙中国蛇的灵动力量:它造型多变、可大胆发挥,又能撩拨人心,令人激动喜悦。
从商人到藏家再到私人美术馆老板,郑好对艺术的热情可见一斑。在经历了异常忙碌的2012年后,他用一场盛大的个人藏品展,向搬迁中的上海美术馆道别,出资建造的位于浦东张江世和中心的昊美术馆也开馆在即。这一切都标志着民间资本在当代艺术中越来越重的分量。郑好对此趋势非常乐观,有着很多的憧憬。他称中国私人美术馆为一个“巨婴”,起点高,却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古老的欧式宫廷中,和英俊的王子面对面坐着一起品尝美味甜品的画面,大概每个有公主梦的女孩都偷偷幻想过。继王子甜品之后,王子童话系列的第二家店在江南西低调开业。新店依然保持了欧洲皇室贵族宫廷风,与王子主题相关的挂画随处可见。
当我考虑将“老旧”的iPad2给退休的老妈,再去买一台iPad4时,老妈果断地拒绝了我的提议,并且在第二天就去给自己买了台iPadmini,我在饭桌上抱怨她这么做太“浪费”,她反问我:“既然你的老iPad还可以用,那你去买台新的iPad就不浪费了吗?”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