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惯了传统的歌舞话剧,那些一成不变的传统舞台效果难免让人感到厌倦。在新媒体时代,剧场须找特别的存在形式才能让其生命力得以延续。
据不完全统计, 2012年至今,金·卡戴珊至少登上了90本杂志的封面—这么算的话,除去一些只用狗仔街拍的八卦杂志,她每个月至少得接拍10本杂志的拍摄任务,加上她日渐强盛的商业帝国,续约到2015年的真人秀事业,我们能不能得出一个结论—卡戴珊,很红。可是,谁能说得出她为什么这么红?
京城的戏剧圈嘈杂,流派众多。人与人的相处谨慎,虽有大气的理想,也难免各怀心思。成军16年,三拓旗剧团的成员,台前幕后犹如家人。纯粹、艺术、悲悯,或者更多善良的文辞是这支形体剧团留给观众,抑或旁人的印象。无言的感动,也成为三拓旗在上海首个123戏剧季展演过程中,馈赠给这个严冬最温暖的礼物。镜头前的导演与演员,是三拓旗的元老。他们的成长见证了梦想照进现实,需要时间的磨砺,也需要朋友的呵护。
广州第一家潮皇食府(国贸店)在2013年推出了全新的专属包房。专属包房特指营造一种自家厅堂的概念,在承袭传统潮汕文化的基础上, 加上现代演绎元素,每间包房的装修风格各不相同,家具摆设都是精心挑选,大气又不失雅致。在头等包房内设置有透明厨房,食客可以看到厨师全程的现场烹饪秀,如果客人技痒,还可以即席下厨大显身手,为亲朋好友烹制菜品,打造属于家宴的独有气氛。
当阿尔卑斯山另一边的米兰出现了穿着蕾丝热裤的Versace猛男,巴黎男人始终不是过度激进、离经叛道的坏孩子,主打面貌依然简约、经典。都市新贵的迷人形象无处不在,只是绅士气质下藏有暗涌。设计师们似乎希望把人群中“第二面”性格在本季发掘出来:正经西装男也爱户外运动风,在硬挺的大衣下是妖娆的透视衬衣。Expect the unexpected!这就是2013秋冬的巴黎精神。
为了迎合顾客的不同口味,广州很多餐厅在粤菜的基础上,或多或少都会融入各地口味,比如江浙菜的凉菜、四川菜的麻辣风味等,但主家菜与地方菜都做得拔尖的并不多见,珠江新城新开的悦语酒家,则充分展现了这方面的优势。
外国人对于中文字块的喜爱或许就如国人热衷ABC(Armani、Burberry、Chanel)上身一样, 充斥着一种致命的美感、与众不同感和神秘感。可是就像以前某国宝级运动员穿着写满英文脏话的名牌裤子被大肆嘲讽一样,老外们的汉字文身有时也极度违和。如果刺青是代表一种态度的话,那么你只能说,某些名人的态度真是颠覆三观啊。
尹默近期在极具空间艺术感的春在中国风家具馆举办了一场春夏新品媒体预览。
安迪·沃霍尔,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争议而又有力量的名字,关于他的一切都是人们好奇的对象,他所引领的波普狂热直到今天,在世界上影响仍非常巨大,而今香港艺术馆展出的《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满足了大家一窥这位传奇艺术家的欲望。
阿尔及利亚的人质事件表面是法国出兵马里引爆的,但究其根源是和西方各国尤其是美国在插手引发了该国内乱后,又对该地区权力真空局势视而不见做法关联甚紧。
1980年代,高中生马克·凯利有一个天方夜谭般的“梦想”—成为第一个到火星去逛一逛的地球人。30年后,已经四次飞往太空的他依然没有实现当年的狂想,但他并不遗憾。与《周末画报》记者对话时,马克·凯利又狂想了一次:有一天,如果遇到了外星人,他要跟它们显摆一下—“我去过地球五次!”
情人节是爱的纪念日,在这个关于温情和浪漫的节日里,恋人们在这一天互赠礼物,许下彼此的美好祝福。自诞生以来就与情爱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巧克力,自然是情人节必备单品。作为与玫瑰花不分伯仲的情人节礼物,巧克力代表着甜蜜,以及恋人们颗颗融化的心。产自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皇室御用巧克力品牌GODIVA歌帝梵每年都会以顶级创作,为全球恋人们设计香醇浓郁的爱情滋味。2013年情人节,GODIVA歌帝梵携手西班牙艺术设计师Jaime Hayon,奉上独具匠心的全新情人节巧克力系列,为不变的甜蜜注入创意新生,让恋人们尽情沉醉于浓情巧克力的爱情味道之中。
Phaidon出版社宣布将推出由10位时尚大腕策划、紧跟最新潮流的国际化“书上时装秀”—《PATTERN》。《PATTERN》的舞台中不仅有新兴的全球时尚中心,如上海和悉尼,也有成熟的时尚之都,如伦敦、巴黎、米兰和纽约,聚焦100位活跃在男装、女装、女帽及配件等领域的最有活力的国际设计师。本书更细心地配了手提袋,方便读者带着它环游世界。
《芬尼根的守灵夜》描述了一个夜晚梦境,具有“迷宫”一样的文学结构,通篇充满了意识流。作者乔伊斯甚至发明了一种在世界语言史上绝无仅有的“梦语”。整部书中最有名的一个单词,就是乔伊斯用100个英文字母拼成的“雷击”一词,模拟雷声隆隆不断。在作品完成之际,乔伊斯放言说,阅读《芬尼根的守灵夜》是一个永远无法完成的过程,而“这本书至少可以让评论家忙上三百年”。日前,本书部分专家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有些作家穷其毕生营造一个世界并以此流传后世,比如加西亚·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有些作家则刻意求新求变,对营造不同的世界、尝试不同的风格和文体充满了好奇,比如胡利奥·科塔萨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