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蒋勋的书有一种奢侈的感觉,因为身为美学大师的他,一直在书写“美”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可现实里,身边大多数人的日复一日是无甚美感的。美究竟是什么呢?仅仅是富丽的肉身吗?蒋勋说,此时众生,便是美。
看到这个直白的题目,不要对“子”字产生误解,它是卵子的意思。春回大地,河鲜海鲜开始活跃,各类鱼虾蟹借此时机养精蓄锐、等待产卵。小小一颗子,不论是矜贵如鲟鱼子鲑鱼子乌鱼子,或平民如鲤鱼子虾子,其实粒粒都是精华,不但营养价值高,鲜味甚至比母体更要浓郁,此时也是最佳品味时期。
游历颇多的荷兰女外交官开创的Ubi Gallery是可以让很多国人都消费得起的艺术空间。绝大部分的作品都是来自于亚洲艺术家,他们用心设计,用手制作,件件都是独一无二的精品。
近年来,绅士文化在中国大热,成为真正的绅士,几乎信条般地成为男士奋斗的目标。作为中国绅士风范极具发言权的领跑者,九牧王男装自去年启动了九牧王“优雅绅仕”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发现潜藏于中国社会精英群体中的“优雅绅仕”,成就了优雅之境,孕育了绅士风潮的鼎盛时代,最终诞生的9位“优雅绅仕”将共同向各界传递绅士典范的正能量。
如果听巴赫本身已能够带来无限的满足,为什么还要读书?《莱比锡之旅》的副标题是“巴赫《平均律曲集》发掘与探索(附谱例别册)”,是一本写给音乐爱好者的书。更确切地说,它是一本写给那些已将《十二平均律》听过100遍以上,反复比较了古尔达、席夫、古尔德、里赫特、索科洛夫的版本,纳为心爱,终于忍不住问自己“这部音乐是如何谱写的?它究竟为什么动听?又为什么百听不腻?”的音乐爱好者的书。
春风不知何时绿了草地,红了樱花,花瓣飞飞洒洒叫人储备好了踏青的心情。但这几日沪上气温如坐过山车一般,反常得离奇;空气质量的卡通娃娃又总以哭脸相示;外加江面来历蹊跷的漂流物,叫小百姓们何来心情赏春。这时候,心灵鸡汤大师告诉我们,不妨先换换自己的心情。就往幼年的童话世界里跳一跳吧,这些纯美感足以让人麻醉。更何况,童话总给设计师以无穷灵感,小鹿斑比也跳上了Givenchy的秋冬秀,你也赶紧对着镜子卖个“萌”吧。
“夫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此话用于形容当今缤纷各异的设计世界并不为过。尤其在电脑技术已被广泛运用到了多媒体的领域时,让设计行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读图时代再次回归的同时也孕育了更多可能性。在浅叶克己这个老顽童的眼中,设计就是一个森罗万象的宇宙。他总是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浮游于森罗万象之中的细微之物,并将其不差毫厘地表达出来。没有缓冲,直击内心。
每个人心里都有着对绿色建筑的一幅图,绿色建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也许这些设计师和专家们能够给大家描绘出大致摸样。
谁说诗人吟诗作对、画家挥毫泼墨只是风月闲趣之谈?有时候,历史学家还得求助他们呢。若不是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你怎么知道乌衣巷曾是贵族士大夫的集居地?若不是有“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你如何得知西湖边上曾有一座贾公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佐证了当时的佛教之盛,“林立秋千挂彩绳”描述了当时的寒食节习俗,还有《清明上河图》,历史的诸多细节生动且直观。
在贝多芬的故乡德国,音乐早已像啤酒一样融入人们的生活,夜晚走在大街上,响起《月光曲》就像月牙初上,清风似薄纱一般划过脸庞,在歌剧院《命运交响曲》总能让人感受到激烈的曲调犹如浩瀚的海洋波澜壮阔。近日,郎朗来到德国慕尼黑,与指挥大师杨松斯及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合作的贝多芬《第二钢琴协奏曲》再次引起轰动,杨松斯连呼三声:“郎朗是天才!天才!天才!”巴伐利亚广播电台向全德国进行了现场直播。
观看现代舞《界限•街道图》是种奇妙的体验。没有固定的舞台,也没有固定的观众席,观众跟随舞者,在由一块块活动板壁组装的空间里穿行,一会儿走进狭促的“小巷”,一会儿来到开阔的“广场”,不知不觉成为舞蹈的一部分。
每一季都有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潮流突然袭击我们,比如去年的荧光风潮,杀大家一个措手不及,瞬间就占领了各大街头。今年开春不久,一个花裤子的潮流迅速赶到,连Marc Jacobs都穿了一身来谢幕,许多人都陷入了“怎么穿”的迷思之中。
在座无虚席的广州方所书店,《生活》月刊创意总监/联席出版人令狐磊谈着他的写作与理想,副主编张泉、资深记者晏礼中分别以“生老病死”和“刀枪剑戟”为主题穿插着分享《生活》在中国各地采访旅行中发现的许多鲜活、生动甚至怪诞的人和事。
我国传统的药方书认为,到了春季人们的身体免疫力有所下降,各项身体机能运转不是过快就是过慢,因此容易导致肝火旺盛或者疲乏,中医提醒多摄入一些五谷杂粮,可以给人体迅速提供健康能量而不会造成额外负担,而广义五谷里的各种豆类,有祛湿补肾等功效,尤其适合于南方的春天。
早春三月,一个乍暖还寒的周末,伫立在方所展览区凝视那一幅幅喷绘在坯布且绷在油画框上的老照片,感受万象更始,希望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