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将《奥黛丽在罗马》看成是一个儿子给母亲的“情书”,还不如将之当成赫本小儿子卢卡•多蒂打开的一扇窗,让读者看到他母亲一个个私密然而美丽的瞬间,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奥黛丽•赫本。
我们对于奥黛丽•赫本知之甚多,她定格在黑白光影之间的美丽,或是她的善心,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被世人景仰、赞叹并提起。而在她逝世20周年之际,赫本小儿子卢卡•多蒂出版了新书《奥黛丽在罗马》,重新还原了赫本不为人所熟知的另一面,也是她持续了17年的另一个身份—家庭主妇。对于卢卡而言,赫本不是好莱坞明星,而是行走在罗马街头最美的母亲。
2013年2月15日早晨,一块陨石划过俄罗斯天空发生爆炸,明亮的火球变成一场陨石雨,巨大的冲击波导致窗户被震碎、建筑被损毁,并造成一千多人受伤。在全新特集节目《俄罗斯陨星坠落事件》中,Discovery探索频道将深入幕后,全方位探索自通古斯大爆炸以来最大的陨星撞击事件。
法国媒体给奥朗德总统起了一个绰号“Mr.Weak”(软弱先生),这不仅是嘲讽他忽左忽右、不善决断的作风,也隐喻了在他执政一年之后疲软不堪的法国经济。当我们谈起法国经济的年景,不是看LV店门口游客排起的长队,而是要看本地人路过杂货铺的时候,犹豫着是不是要进门买一瓶可乐。这种问题,杂货铺主人或者烤瓷牙制造师更有发言权。
叙利亚内战正酣,以色列数次空袭叙利亚目标,这引起了外界对于新一场“地区战争”的担忧。不过由于以色列和周边四国异常复杂的“五角关系”,小规模冲突难免,大打出手的可能性却不大。
45岁的缅甸僧人维拉督袈裟披身,目光低垂。面对摄像机镜头,他几乎从不正视。声音平稳沉着,柔软的缅甸语,发出的号召却是杀戮。
欧洲的需要和欧洲人的渴望并不一致。现在需要的是以强大、一致的行动来解决欧盟金融危机,但在过去60年中推动欧洲融合的群众支持正在消逝。
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担当援助领头羊角色的德国并没有一面倒地获得赞誉,反而类似德国绑架欧元、压迫危机国家的声音不绝于耳。本报记者专访了欧洲经济问题专家拉法沃•乌拉托夫斯基,探讨德国在欧债危机当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德国本身的经济改革给予债务危机国家的启示。
5月7日,巴基斯坦前总理谢里夫在白沙瓦附近举行的竞选集会上发言后,搭乘直升机离开,人们纷纷躲避。巴基斯坦于5月11日举行的议会选举意义重大,是巴国民选政府首次完成执政期。
马来西亚国民阵线(国阵)主席纳吉布庆祝选举获胜,再度出任马来西亚总理。人民联盟的领袖安瓦尔质疑选举结果,并发起了大规模集会活动。外界预料纳吉布这一任期或许步履艰难。
俄罗斯总统官方网站发布普京签署的第480号总统令让全国炸开了锅:副总理、政府办公厅主任苏尔科夫出于“个人意愿”辞职。
朴槿惠带着“半岛信任政策”来到美国。尽管双方在朴政府提出的对朝“接触和震慑”政策上有不少细节上的不一致,但在大方向上,奥巴马显然还是十分欢迎朴槿惠到来的。
从前我们谈大陆和台湾的商业,俨然是一个“贸易打造的世界”,而现在首先是一个“智趣打造的世界”—管你是大陆产的还是台版的,如果不够酷,都请离我远点儿。
工作学习,有时少就是多。与其把全部精力扑在一个项目上,不如换换脑子,这样灵感反而可以涌现。
身边有朋友是小众设计师品牌的忠实拥趸。这些品牌就像是茫茫人海中与失散兄弟相认的暗号:一般人看不懂那些很小的Logo,一个细节的Chic,某个特别图案是在讲什么,而拥有者若在陌生人那里看到同等的呼应,就会眼睛一阵闪光,如通电般默默互通有无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