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41807条查询结果

纳粹劫掠艺术珍品重见天日

由一次普通越境火车上的税务检查,引出了藏匿在民宅中的1400余幅稀世画作,进一步牵扯出二战期间纳粹艺术品劫掠的悬案,这不是电影,而是最近发生的震惊全球艺术界的新闻。

亲,双11你买了吗?

在2009年之前,11月11日并不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四年后的11月11日却成为了全中国网民的购物狂欢节,2013年单是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便创下了逾350亿人民币的破纪录线上交易总额。因为有够多孤独的1同时出现而被冠以“光棍节”之称的这一天,令电商们嗅到了商机,错开线下促销的黄金档期,以更大规模、更多元化的手段投入这场水深火热的战役。

不宜过度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月9日~12日举行,随后通过媒体和网络发表了公报。当晚,中国各新闻媒体都推出了公报解读专版,而外媒驻华记者也都发回了自己对此的解读。微博、微信、推特等社交媒体上,三中全会也成为了当晚的讨论热点。

你不曾想到的护肤恶习

所谓的护肤恶习,总是和时代有关。现代生活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护肤坏习惯,有谁会知道,健康饮食计划,自己在家用蔬果调配护肤品,还有高温瑜伽,这些看似健康的现代生活习惯,却为皮肤带来不小的美丽风险?不过别担心,我们请来皮肤科医生、睡眠科学家,以及运动专家,帮你改掉这些顽固的护肤恶习。

Audrey in Rome 跟着奥黛丽•赫本之子游罗马

奥黛丽•赫本的一生都与意大利罗马有着撇不清的关系。1953年,她在罗马拍摄了成名作《罗马假日》,随后又于1956年在那里完成了《战争与和平》。从1969年起,她以罗马为家10年,她的次子卢卡•多提(Luca Dotti)更是彻头彻尾的罗马人。借着为新书《Audrey in Rome》宣传之际,卢卡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向我们介绍了他与母亲心目中最美的罗马。

波特兰:假装在幽灵岛

从波特兰回来之后有人问我为什么去那里,我一时答不上话来:英国转瞬即逝的夏天早已不见踪影,此时去波特兰这个只有夏天才挤满人的小岛好像的确需要一个理由。

Next Zakka club新鲜感杂货店

零售业,早已从摆设货品为目的转化为概念与产品更丰富的地方。零售空间也逐渐成为一个叙述着公司、品牌,甚至店主个性的空间。“不只有论点,还说故事。”犹如《未来在等待的人才》作者Daniel HPink所预测的其中一种元素,零售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创新。

派往巴黎的粤菜厨师

试想一下,30年前的北京,根本就没有法餐,那么当时马克西姆开业的时候,厨师团队是如何培养出来的?为此我们采访了当年就在马克西姆餐厅工作、如今已经成为厨师长的单春卫师傅,让他讲述了当年的来龙去脉。

漫游马德里文学区

马德里文学区(Barrio de las Letras)位于维尔塔斯城区的圣阿娜广场周边,是16、17世纪西班牙黄金时代文人墨客的聚居区,如今的文学区作为西班牙黄金年代的象征,其数量众多的小酒馆、餐厅和书店依然保留着浓厚的人文气息。

新书榜

查尔斯•布考斯基,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小说家之一。阿尔贝•加缪称他为美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时代周刊》评论他是美国底层社会的桂冠诗人。他的创作继往开来,独树一帜,被誉为“地狱的海明威”。

The Beauty of Prudence 谨慎之美

很多美好的设计出自于谨慎的考量:多方位地思考产品从生产到使用到废弃这一整个流程中所牵涉到的所有的层面。这样细密的考虑所得来的结果往往看上去是内敛的,但是效果却能出乎意料。Aēsop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在统一而整洁的琥珀色瓶包装里,有的是对可持续护肤体验锱铢必较的认真和执着。

Pierre Huyghe 虚拟的处女地

皮耶•雨格(Pierre Huyghe)在巴黎蓬皮杜中心举办的同名展览是本年度当仁不让的最与众不同的展览之一。观众穿梭在虚构化的现实场景之间,比如一只看上去古里古怪、爪子染成粉色的瘦白狗(没错,是条真的狗),一个黑色的溜冰场,粉色和绿色的粉尘堆,装着寄居蟹和树脂面具的鱼缸,一座侧躺的脸部呈蜂窝状的女性裸体雕塑,喷射的雪、雨和雾。这场展览自成体系,充满惊奇。展览随后将巡回至科隆路德威格美术馆和洛杉矶郡立美术馆,回顾了雨格20年创作生涯中的50多件作品,并着重突出了艺术家近期对“现场情景”的痴迷。雨格向来热衷于看到苔藓在他的雕塑作品上缓慢生长,让鲜活的环境入侵展览冰冷的“表征空间”。

史蒂芬•金 为恐怖而生的畅销小说家

11月12日,史蒂芬•金低调地出现在巴黎新书发布会的现场,接受全世界两百多家媒体的访问。作为唯一一家受邀的华人媒体,《周末画报》的特约记者得以和他近距离接触, 也得以看到这位创造出《闪灵》、《肖申克的救赎》等经典著作的“金大师”的多面性: 一个为恐怖而生的世界最畅销惊悚小说家,一个忠于恐怖、忠于暴力、忠于美学的社会学家, 同时也是一个忠于做自己、忠于岁月流逝的老男孩。

理想的建筑与建筑师的理想

任何一种经过设计的物品都会透露出它所支持的心理和态度。建筑无疑是最有人工痕迹、最具有设计属性的物品,那么“理想的建筑是什么样的”一定是个伪命题,因为设计师们各有志向,每个人都很有想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深圳华•美术馆的《筑作—小建筑•大建筑•非建筑》展不可能解答这个问题,它是探讨,通过澳大利亚丹顿•廓克•马修(Denton Corker Marshall,简称DCM)事务所近年来的一系列作品,探讨建筑与人、与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它无法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能引发很多思考。

给地狱的情书

小野洋子今年2月整80岁,不到半年后,推出了这张《Take Me to the Land of Hell》。老而弥坚这个词不一定是褒义,你可以将之理解为一个人越老越坚持某事,也可以理解为他越老越固执,乃至冥顽不化—— 从后面这个意义上来说,至少音乐风格上,洋子可一点也不想成为老而弥坚的人,而要企图成为一位永远让乐迷找不到北的、至死不渝的先锋派。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