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娱乐化,娱乐艺术化,现代艺术与娱乐从来密不可分。巴塞尔艺术节Art Basel近日在美国迈阿密开幕,这个12年历史的艺术交流会近年成为美国人民一年一度的流行艺术狂欢。
Salvatore Ferragamo致力于将创始人Salvatore Ferragamo先生的理念以活力四射、充满新意的形式引入数字时代,拍摄系列短片《A Man’s Story》。
科颜氏将连续第6年与知名艺术家合作设计节日限量版产品,携手国际著名艺术家组合 Craig &Karl推出了2014节日限量版包装,强烈而缤纷的纽约风格装饰了品牌一系列明星产品。
Givenchy创意总监Riccardo Tisci 与中国年轻偶像李宇春一同登上了本期封面。自2005年入驻以来, 这位从意大利南部走出的热血沸腾的创作人,执掌Givenchy已十年之久。
最近,“××就是任性”刷爆了微信群、朋友圈和广告,是个人都在说“任性”。这为何走红?首先,这词形象地描绘出中国近年来的暴发户阶层,即那些老板们粗暴地挥舞着钞票和权力大棒的嘴脸。
与更便宜的商品比起来,更平等的权利,从来都不是人们的刚需。
《华盛顿邮报》摄影师Michel DuCille去利比里亚拍埃博拉前,曾对好友说:请为我祈祷。没想到,一语成谶,拍战争和灾难拍了几十年的他在利比里亚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他走得太早,这个世界需要他这样的信念坚定、知行合一的人。
英国摄影师Sean Gallagher给自己取了个充满古韵的中文名字—韶华。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善意的提醒,从中汲取行动的力量,并且相信,只要继续推进防治战略和国际间的合作,我们终将收获一个绿色的未来。
性爱机器人开始从科幻电影银幕走入现实世界,由于它很可能同时具有性与情感功能,因此它将会引起关于性与爱的争论—性爱只是繁衍所需?性和爱能分离吗?这些源远流长的问题,在性爱机器人真正到来前夕显得越发需要解答。
曾经,我们认为只有优秀的电视人才有可能挤进电影圈,而不过是数年前,优秀的电影人却开始反攻小荧屏,甚至愈演愈烈。如今,美剧开始向电影借题材,让早已过气的经典电影题材焕发新生。无疑,美剧已经走进黄金时代,与电影一分天下了。
无论是早期的《霍金传》、《凡•高:画语人生》,红遍全球的《神探夏洛克》, 还是《星际迷航》、《维基解密》,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为世界塑造出一个又一个经典形象, 并为自己博得“天才扮演者”的美名,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
贫穷和边缘化已经不是新兴恐怖主义滋生的主要原因。“平等”、“穆斯林至上”、“热血”,这些附在极端组织ISIS上的标签,对大多数加入其中的西方青年来说有着致命吸引力,但对宗教理解几乎为零的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这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程。
文化变革当然也是如今结婚率差距的一个因素。但如果说没有大学文凭的年轻男性不结婚是因为他们太懒,就把问题简单化了。
所向披靡的显赫战功令“伊斯兰国”也将无人机视作最棘手的敌方武器。
如今,三十出头的脸书CEO扎克伯格一人分饰多角:亿万富翁、科技大佬,最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当然还是他“中华好女婿”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