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内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双 11 购物狂欢节”。这个专门给中国网民在网上购物的“节日”自 2009 年开始,当时只是国内主要电商淘宝在国庆节和圣诞节之间的促销噱头,到今年已成为各大电商的“兵家必争之地”。其消费总额屡创新高,全国乃至全球都为中国式的购物漩涡感到诧异,甚至无所适从。
经过了漫长的抗争、囚禁、暴力,缅甸的反对党终于在体制内取得胜利,赢得了这次国会大选:而缅甸人的女神、全球尊敬的民主斗士昂山素季,也终于戴上了民主的灿烂皇冠 ─ 虽然她无法担任总统,但是她说,她会成为那个实质的决策者。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进行了第四场辩论,同之前互相攻击占大部分辩论时间相比,最近的辩论显然以阐述各项经济政策和议题为主,特别是在税法、国防开支以及移民议题方面。土豪特朗普( DonaldTrump )重提当选后将“非法移民全部遣返”,遭其他参选人一致反对。号称从零开始拼搏实现美国梦的代表、本职是医生的候选人卡森( Ben Carson )近日处于守势,人们对于他的过去提出了很多疑问,包括他宣称西点军校曾给他提供全额奖学金,当晚他表示愿意接受审查。杰布 • 布什( Jeb Bush )不过不失,卢比奥( Marco Rubio )和特鲁兹( Ted Cruz )表现出众。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和卡森的支持率分别为 25% 和 21% ,继续领跑。
2010 年缅甸新宪法颁布后举行的首次议会选举,到 2015 年举行的 25 年来首次公开竞争的大选,缅甸的民主进程在这五年过渡期中体现无遗。而形成缅甸权力制衡局面的其中一派力量——少数民族政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言权,但他们从“地下”转至“地上”的同时,自身资金缺乏、吸引力不足、各自为政等缺陷仍需克服。
原“基地”组织分支,在叙利亚内战中发迹的“伊斯兰国”( IS )在当下实践宗教经典中的“理想天国”,公然向西方开战,在极端分子中有毒品般的蛊惑力。要战胜它,恐怕要借鉴西方冷战胜利软硬兼施的经验:切断所有“伊斯兰国”的金融和人力支持,团结一切力量并实施军事打击;尝试消除西方对穆斯林个体的歧视政策,放弃不谨慎的军事攻击如无人机,让穆斯林不再感受到明显的排挤。
缅甸大选尘埃落定,由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赢得多数议席,民盟在这轮政坛洗牌中实现政党交替几无悬念。但战斗才刚开始打响,将成议会第一大党的民盟不仅要面对明年总统与副总统人选的提名,参与组阁,建立新政府,还需要与军方合作,与少数民族武装和解,逐步推进民主。
要观察缅甸的民主化程度,除了这场举世瞩目的大选本身,其它领域发生的细微变化也昭示着这个国家不断更新的步伐。在仰光,一支由平均年龄不及 20 岁的学生组成的技术团队,他们开发的缅甸历史上首款大选手机 App — mVoter 2015 ,正成为人们获知投票信息的便捷渠道。信息化和智能化无疑在缅甸近年发展和此次大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废话,光棍不看脸,还指望“双 11 ”那天没剁手呢!在上周的“双 11 ”变成“买买买节”之前,这个日子曾经是单身人士一个看似庆祝单身,其实用于摆脱单身的借口。不管上周你是否过节,都有正当理由观望这些“国际级光棍”,而且“官大颜好”。
美国热衷于将转基因或者非转基因大豆推向世界,是因为意识到粮食是国际秩序中的薄弱环节,想利用其作为对外施加影响的理想工具。怀着这般美好理想,美国将大豆引入阿富汗战后重建,最后却上演了一出黑色喜剧。恶劣气候遇上阿富汗人的口味问题,大豆推广在当地受阻。而这,与美国试图输出的民主状况何其相像。
中微子是一种质量非常小的基本粒子,几乎不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但它却是除光子外,宇宙中含量最多的粒子。 2015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日本科学家 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 • 麦克唐纳,以表彰他们发现中微子振荡,证明中微子有质量。然而你可能还不知道,中微子振荡是什么,以及这两位科学家为什么获奖?
关于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的历史故事我们读得不少,但基于有据可查的史实,用文学的自由体裁,对其进行一番“戏说” — 个性化地呈现其内心和情感世界,则不常见到。法国作家马迪亚斯 • 埃纳尔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让一个自信骄傲、敏感多情,还有几分野心和傲骨的米开朗基罗走到我们眼前。
对许多缅甸人来说, 2015 年 11 月 8 日,缅甸国会大选投票日,是迟来了 25 年的正义。 1990年,昂山素季带领的民主联盟已在大选中大获全胜,但军方很快否认了这一事实,并把昂山素季投入监狱。
曾经英国夺取了印度珍宝,南京遭遇大屠杀,但时代在变化,美国政府已经支持《平权法案》,而杰布 • 布什则想要干掉希特勒……每周名人时语,为您搜罗于此。
:当地时间 2015 年 11 月 13 日晚,巴黎血色围城。堪称“欧洲版 9• 11 ”的巴黎恐怖袭击事件让世界震惊、愤怒和警惕。
将“纵情生活,英年早逝”( live fast, die young )奉为信条的人们,心中或许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却只有一个科特 • 柯本( Kurt Cobain )。他和他的涅槃乐队( Nirvana )打破了音乐的边界,无愧为跨越多个世代的精神象征。只可惜经年累月,伟大而神秘的柯本已被过度符号化。于是我们庆幸,此时此刻,还有这么一部纪录片,细述了有关他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