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20条查询结果

当科学联通了“视觉”与“听觉”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种主要形态,同样源自那些杰出的思想和智慧,在人类的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交相辉映,共同构建了我们对世界、对自我的认知体系,并为人类的未来提供新的图景。科学与艺术的碰撞是否可以产生非常不一般的艺术创想并作用于生活?跨界行为对于艺术和艺术家的个性塑造又起到什么样的意义?

她改变了芭蕾世界

现年47岁的希薇·纪莲(Sylvie Guillem)小时候是运动员,自幼学习艺术体操的她,曾经是法国国家队的奥运替补队员。大概正因为艺术体操打下的基础,铸就了希薇超人般的身体能力,凭一个足尖便能轻松立起整个身体。然而这高超的技巧在日后却成了一把双刃剑。

《超级工程》采访补记

“大家可能觉得工程方会特别乐意宣传,其实不是这样,我们这几个工程没有一个是有强烈表述自己欲望的。这些都没必要做宣传,所以我们需要反复协调沟通,还要签署保密协议。”第二次采访时恰逢总编导李炳的团队在开会准备下一个拍摄,于是有了一些主题之外的故事。

西珍东进—西洋古董掘金记

著名古董商罗杰曾言:“购买、收藏一件西洋古董艺术品,实际是在投资一种生活方式,建构一种收藏观念。”而对于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和都市新贵来说,购买、收藏一件西洋古董艺术品更是对个人审美哲学的体现,以及对精致生活价值观的诉求。

“骨头先生”的艺术魅力

被誉为最有亲和力的科颜氏“骨头先生”不仅是陈列在店铺中的道具,更具有激发艺术创作的潜在可能性。2012年9月,由10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华人艺术家就以“骨头先生”为基础,创作出各自的艺术作品,并将全部艺术作品募得善款捐赠予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扬帆计划”,开启新一轮的慈善热潮。

景像:置于景象之外

“景像2012——中国新艺术”,上海美术馆最后一次大型当代艺术展。 “新”字开头,并未囊括新一代的艺术家面孔。自从庞大而庞杂的“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开幕之后,诞生一系列“青年报告”专题。青年们陈列于展厅的“新”现象,却并未在唇枪舌剑后建起“新”的气象。难怪“景像”策展团队在搜罗近百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后,最终放弃并重摘一批成熟名单。只是,“新”字背后真是一次对未来文化供存性的有效预测?还是又一场笼络明星的“新曲+精选”?

“拥山抱水”的当代经验

在杭州书画界,袁进华属于特立独行的一类,尽管是学院出身,他并没有因袭传统,而是大胆地以一种现代文人的情怀放眼当下的社会生态与生活。

LIST艺文榜单 2012-09-22

理查•盖利安诺世界巡演上海站、梅赛德斯-奔驰国际音乐节、全新收藏交易类节目、刀刀十周年特展

暗黑到骨子里

陈玺 装置艺术家,看他的作品已经不在于体会形式和结构那么简单,好像走进了他灵魂深处最暗黑的那个世界。作品于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和上海锦江迪生鉴藏家商店出售。

无浪潮,抑或这世上 所有的浪潮

纽约No Wave 运动代表乐队之一,成立于1982 年的Swans 在上世纪末闹过一阵解散,却终于坚持度过了组队30 周年的纪念。关于或为此出版的新唱片《the Seer》—乐队领袖Michael Gira 声称它耗费了30 年来制作:“它位于Swans 先前出版的所有唱片、我参与过的全部音乐,乃至我想象中可能做到的一切好音乐的顶点。”

胡德夫,大武山的儿子

如果有人能像胡德夫一样黝黑,并敦实地吹动音乐的风,那么他的心一定能拨开乌云,在命运的终极站和苦难相安无事。

LIST 榜单 2012-09-22

11名韩国艺术家以无等山为中心, 通过现场调查和学术考察、采录的口传故事,用现代的手法来阐释。展览空间以韩国传奇故事中经常登场的龙的形态构成动线,使各个作品的意图和形象互不冲突并各自以独立的故事呈现出来。由韩国光州市立美术馆和北京今日美术馆共同策划。

永无止尽的可能

创想计划迈进第三个年头,当活动本身已经不算是一件突破性的创意,怎样将已经逐渐形成习惯的“例牌”做得富有新意,才更是需要艺术家们去“创想”的挑战。当艺术与科技深层碰撞,合作之下产生的魅力,真正吸引着年轻人去主动亲近。

当艺术遭遇科技

如果有一天,人们最终知道了《蒙娜丽莎的微笑》和《戴着珍珠耳环的少女》的真正身份;如果有一天,所有关于世界名画的猜想都被科技手段一一侦破,人们会因科技与艺术联姻的成果而欢呼,还是希望依旧能享受与艺术之间产生的一份距离美?

空间再定义——用空间重塑生活形态

人们设计着自己的生活空间,空间则反过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形态。在艺术家和设计师的眼中,我们最常见的生活空间是否会有别样的再定义?上海当代艺术馆请来十多位建筑师,和多位艺术家一起,试图将这座人民公园中的三层小楼演绎成一座连通普通人生活和建筑师对空间思考的实验之宅。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