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惯了传统的歌舞话剧,那些一成不变的传统舞台效果难免让人感到厌倦。在新媒体时代,剧场须找特别的存在形式才能让其生命力得以延续。
尹默近期在极具空间艺术感的春在中国风家具馆举办了一场春夏新品媒体预览。
安迪·沃霍尔,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争议而又有力量的名字,关于他的一切都是人们好奇的对象,他所引领的波普狂热直到今天,在世界上影响仍非常巨大,而今香港艺术馆展出的《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满足了大家一窥这位传奇艺术家的欲望。
菲律宾首个综合旅游度假胜地─马尼拉云顶世界不久前透过2012马尼拉云顶世界嘉年华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展示菲律宾文化中丰富多彩的艺术、美食、娱乐及种种欢乐时光。一连六星期的庆祝活动中最值得推荐的节目当然是由本地以及世界各地艺人担纲的多个音乐会。
爱法国艺术的人有福了。“Slash.fr”是一个法国艺术展示网,更是一个法国艺术目录库。它不仅收藏法国现代艺术作品,同时还收藏了古往今来,历史上闻名遐迩的众多艺术创作。
李津是当代水墨艺术的一枚奇葩,他颠覆了人们对水墨题材的一贯印象,你无需任何美术功底一眼便能看懂—画的无非人生两大事:吃和睡。
李津是当代水墨艺术的一枚奇葩,他颠覆了人们对水墨题材的一贯印象,你无需任何美术功底一眼便能看懂—画的无非人生两大事:吃和睡。
2012年6月至8月,袁远远赴苏格兰德夫镇参加格兰菲迪艺术家驻村计划。12月起,名为“宾至如归——A Home from Home”的展览是袁远在香格纳画廊的首个个展。在此之前,他的作品曾于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国内艺术平台上亮相。
纸板画、现成物系列、照片、仿KTV装置及其新作《每一口气》勾勒出这次拍摄的主场地,也呈现了香港年轻艺术家李杰在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内地的首个个展。
千万不要被书里这些宗教、哲学甚至考古等内容给吓得打退堂鼓,这其实是一本关于西方思想史的“侦探故事”。
“躬耕”之于这次展览的四位艺术家来说正如其字表的含义:屈下身体进行劳 作。平躺的画布就是一亩田,于其上一遍一遍繁复地劳作恰好成为陈文骥、江大海、苏笑柏、王光乐创作过程中一项鲜明的统一特征,而不同的是,他们的作品有的需要近赏细节,有的则需远观全貌。
关于最近上映的《少年派的奇妙漂流》,网络上有绝妙的一句话点评:现实有多残酷,想象就有多美丽。文学是想象的艺术,而电影却是呈现具象的艺术,而当电影与文学相遇,那便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于是你才能在今年的冬天看到绚丽梦幻的“少年派”,看到舞台剧幕拉动的“安娜•卡列尼娜”,又或是在如泣如诉中吟唱悲伤的“悲惨世界”。
“艺术走进生活,设计创造价值”——2012首届杭州国际设计周在杭州南宋御街成功举办。南宋700多年古老的文化沉淀与国际创新的设计理念相交融,一股艺术与艺术的融合气息在杭城悄然弥漫。
在未来,新东城K11将成为集合艺术、设计、时尚、文化的中心,此次我们邀请了城中的意见领袖们分享属于他们的新东城故事。
国外在地性创作不算新鲜,作为设计界盛事的伦敦设计节,就恨不得动员全城力量,将设计品安放在人流涌动的广场或街道。在中国,这个概念起步不久,今年春天开始每年举办两届的COART亚洲青年艺术现场,可以算得上在实践中进步,第一届仅仅是把一些艺术品搬到束河做展览,而刚结束的第二届,在地性的创作实践,让人看到了把“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从理念变为现实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