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20条查询结果

Nestor Perkal与荒诞共处一室

艺术家Nestor Perkal位于巴黎的住所俨然成了一个艺术博物馆。在这里,1980年代的老照片和画作交错有致,把玩着色彩与材质游戏,讲述着光与影的哲学。

ARBITER 2013-08-03

体验艺术的方式正在改变,连接消费者与收藏家之间的画廊渐渐地将战场转移到网络之上。佣金比率低、能增加艺术品曝光率、更多人的参与进而发现真实价格、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收益及完成交易是促成这一现象的四大主因。于我而言,免除奔波与疲劳,还可以最及时地看到艺术品,何乐而不为?

非主流艺术合伙人

在当代艺术的语境里面,“另类”这个词虽然早已经失效,但是如果想要概括KETCHUP给人的感觉的话,一时间还真找不到哪个更贴切的字眼了。这个成立于2012年,由三个“非职业艺术家”组成的艺术小组,从他们的同名首展“KETCHUP/茄汁”开始,便让人陷入一种不易界定的困扰之中。

艺术与我们的距离

英国全民海选“50件最受欢迎的英国艺术家作品”、街头自动贩卖机还有艺术品出售而中国人仍在说着:“我根本不懂艺术,我也没钱买艺术品。”艺术品对于中国民众来讲似乎是一件奢侈品,与极少数人的财富关联。为什么别人在逛博物馆的时候,我们在商场血拼打折货?可见中国人缺的不是钱而是对艺术的审美意识。

GEOFFROY ×Koons玫瑰人生

对于香槟王Dom Perignon的首席酿酒师(chef de cave)Richard Geoffroy来说,制作顶级年份香槟不仅看当年的气候水土,还要挑意趣相投的合作艺术家。在近期邀请过David Lynch担纲设计,并推出过向Andy Warhol致敬的限量系列之后,他又选中最擅长从美国大众文化中萃取灵感的艺术家Jeff Koons为2003年版玫瑰香槟特别创作艺术品。

随便说说

什么是公共艺术?这个名词在当下被越来越多地引用和提及。在我看来,“公共”二字带有一定敏感性,它涉及到主体、空间、场域等等话语权问题,到底谁有权力去解释“公共”的含义,谁有资格去享有“公共生活”,似乎变得暧昧不清,欲语还休。

爱丁堡艺术节:不只是一颗文艺心

毫不夸张地说,爱丁堡艺术节适合每一个人。它像个自行运转的小宇宙,把高雅、粗俗、有趣和严肃统一了起来。在这个艺术盛会里,除了最久远的国际艺术节和边缘艺术节,其他子节也层出不穷,包括爱丁堡艺术展节,图书节,电影节等。

趣味盎然的画布

作为斯沃琪公司成立30周年的庆祝表款,Swatch Faces在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一经亮相便以独特而又艺术的设计带来别样的视觉体验。全新的Swatch Art Specials腕表分别由西班牙多元艺术家José Carlos Casado和纽约平面设计工作室GOTO DESIGN设计。José Carlos Casado创作的“OFF”作品,表盘绘有黑色地带萦绕炫彩图案,并从表盘内部贯穿至表带。

艺术与流行共舞

7月10日,纽约一个炎热的周三,佩斯画廊内临时设置了一个贵宾间,挤满了来自艺术界的各色人等:艺术家Marilyn Minter、Kalup Linzy、Lawrence Weiner、艺术生产基金联合创始人Yvonne Force Villareal、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Lisa Phillips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名誉馆长Agnes Gund。看上去像一次盛大的艺术界新年晚宴。但事实上,他们是受Jay-Z之邀,参与音乐录像“Picasso Baby”的拍摄,收录于他的新专辑《Magna Carta Holy Grail》(大宪章圣杯)中。

城市笔记

日前,杭州温德姆至尊豪廷大酒店推出纯净客房。所谓纯净客房,是指经过七个科学步骤,消除空气中94%~99%的刺激物,包括病毒、细菌、霉菌、尘螨以及由污染物导致的气味等,净化室内空气环境。

城市戏剧新思潮

艺术是人类最原始和自由的表达,而戏剧因其丰富的表演形式深深地影响着人们。而今天,戏剧不再只是表演,它更是人们的真我表达,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文艺榜单

肖像画和室内绘画在视觉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一直以来,许多艺术家试图借由描绘人的面孔或环境来捕捉和呈现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此次展览集合了中国的陈丹青、毛焰和荷兰的让•沃斯特、菲利普•阿克曼四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执迷于肖像或室内主题的创作。

敞开心灵,一同迎接艺术的“大时代”

《蝴蝶夫人》的余音还在耳边萦绕,6月的广州大剧院,“BMW大师殿堂”又为我们呈现了另一部依旧由国际顶级歌剧指挥家丹尼尔•欧伦(Daniel Oren)先生担纲指挥的伟大歌剧《图兰朵》。丹尼尔•欧伦先生也是继杨丽萍女士之后正式成为“BMW大师殿堂”的第二位荣誉艺术顾问。作为整个项目的推动者和亲历者,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市场副总裁梅晓群好像有说不完的故事要和我们分享。她会感动于杨丽萍对细节、对完美的极致追求;感激于丹尼尔•欧伦先生在指挥时倾注的全部激情;更感谢观众们回馈的热烈掌声、同事们一路以来的全力付出。她希望通过“BMW大师殿堂”将这些触动自己心灵的演出传递给观众,一同享受艺术给予我们的喜悦。

年轻艺术家的“港台证”

“加油站”是Vanguard画廊专为年轻艺术家设置的展览项目,今年已经第六年。来自台湾的许哲瑜和来自香港的林博彦成为这次“加油站”的主角。因为地域的不同,分别出生于1985年和1988年的两位新人,在选择媒介和主题诠释上亦呈现出各自的成长氛围。许哲瑜的录像装置,偏重历史与新闻,实则是对媒体消费的思考;主修建筑的林博彦,摄影作品中人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也是香港创作空间日益萎缩的侧面。借助港台两地艺术家的阐述,反观的是内地年轻人在全球语境里的异同。

小时代

大体量艺术是否总是好艺术?当然在Instagram的时代,任何规模宏大之物都很难受到质疑;人们很容易被诸如“怎么把它弄到这儿的,它是怎么造出来的,花了多少钱”之类的问题震慑并且乐此不疲。总之他们忘了如下这些基本问题:“它是什么?为什么是它?”你难道未曾料想过在2008~09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将会回归经典的艺术买家经验法则:“如果它不适合安在壁炉上方,那就别买!”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