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艺术教育,许多人都会想到坐在课室里,看着各种视频和图片、文字资料,听老师讲课。然而越来越多人和组织开始意识到艺术教育应该有动手的快乐,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越是简陋自然的工具,越是能够体现艺术的创意性。
第11届弗里兹艺术博览会于2013年10月17~20日在伦敦摄政公园举行,虽然规模比往年略有缩小,却更为注重观展空间的舒适体验。本届弗里兹艺术博览会还为较小的画廊设立了两个较小的展区,以及专为年轻艺术家设立的弗里兹项目。
面对一个焕然一新的城市,人们不得不驻足观看,甚至起了探索之心。 对爱丁堡人来说,无论是沉溺于历史的迷思,还是跟随城市的旋律徘 徊,结论都是一样的:这座城市到处都隐藏着秘密。它还有个别名叫 “老雾都”,盖尔语称为“Auld Reekie”,雨雾氤氲中,一切事物都 有了足够的理由去探寻。
渐入深秋,凋谢与更替的话题在艺术家Aisha Al Saif的手中变为凝固的陶瓷花蕊。“Fleeting Realm”是Aisha为它们取的名字,她用瓷器作品记录下花朵绽放时美妙的瞬间,也记录下它们枯萎的模样。
说起艺术教育,许多人都会想到坐在课室里,看着各种视频和图片、文字资料,听老师讲课。然而越来越多人和组织开始意识到艺术教育应该有动手的快乐,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越是简陋自然的工具,越是能够体现艺术的创意性。
作为新兴的当代文化艺术区,草场地有不少画廊,但观众总忍不住抱怨周围没有合适的地方能买杯咖啡、吃点东西—现在有A+ Café了,并且在装修和食物上品质都不错。
中国式炒房团仿佛已经将“红旗”插遍了全世界,冰岛、西班牙、葡萄牙、太平洋岛国……而最接地气的,或许是清迈。
拥有一个纯黑色空间的BLAKK深藏于交道口的胡同里,作为刚成立的时尚、艺术空间,它比其他同类的买手店更关注时尚与艺术跨界的产物,长期展览并售卖全球各地新锐设计师和艺术家们的作品。
时隔一年,又至金秋北京国际设计周,家天地再次发出品鉴邀约—齐聚家天地北京国际设计周项目外围展“家天地DomusTiandi艺术生活盛宴”。该系列活动不但邀请到著名设计师石大宇与收藏家马未都一同诠释时下设计界热议的环保与公益等诸多话题,同时还有家装、健身、美食等诸多展览,感受健康积极状态,品味极致私享生活。
消费者不是物品,而是有思想的人。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其实是人性化!
人性就像深埋地下的矿藏,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就像钻探,通过大量的尝试和失败,找到人性的需求。
小说家路内一直书写青春,他并不以他的局限为耻。按照原计划,他应该先写完他的“追随三部曲”,谁让前两部都是令人意外的成功:处女作《少年巴比伦》和随后《追随她的旅程》都是先在《收获》上发表(来自纯文学杂志的肯定),然后在年轻人里热卖。
从1947年的“New Look”到John Galliano的疯狂设计,再到当下Raf Simons对优雅的新诠释,Dior的时装一直都在时装界占据着重要位置。这次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的这场“迪奥精神”展,除了最核心的时装之外,手绘插画、雕塑创作、视频短片、电子互动、工匠与制香师的现场展示…… 各种形式交织出现在展览中,展示出一个时装品牌与艺术超越时空的交流。
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最广为人知的是他上下颠倒的绘画作品,在位于巴黎东北部附近的庞坦的达太·罗帕克画廊 (Galerie Thaddaeus Ropac)类似loft的副楼里,他悠然斜靠在扶手椅中。这位75岁的艺术家在这里展示一组新的雕塑和绘画作品。
Louis Vuitton向来对跨界艺术合作兴趣满满,Sol Lewitt、André Putman、村上隆、Stephen Sprouse、Richard Prince和草间弥生等这些响当当的名字都曾参与其中。在2013秋冬系列中,品牌邀请了三位新生代街头艺术家—Eko Nugroho、Eine以及eL Seed,为品牌最具代表性的织品—真丝大方巾创造出年轻而颇具街头感的新鲜形象。